以科技賦能大消費共塑產業新質未來
由全球知名咨詢機構沙利文與中國大消費CXO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福布斯中國特別支持的“2025中國大消費產業盛典暨福布斯中國頒獎禮”3月7日在上海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穩大盤,真需求,謀創新”為主題,匯聚800多位政商學界領袖、行業龍頭企業及投資機構代表,圍繞消費與科技深度融合、產業新質生產力培育、消費政策與市場趨勢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為中國大消費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擘畫藍圖。
(中國大消費CXO創新中心 創始人 王金川)
當前中國經濟雖面臨“需求不足”等挑戰,但消費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構市場邏輯。科技賦能消費、新質生產力培育與宏觀政策協同,正成為中國提振內需、突破增長瓶頸的核心動能。
福布斯中國集團首席戰略官晏格文表示,當前消費市場正迎來變革與創新的黃金時代,科技驅動、數字化升級、綠色消費和健康消費等趨勢正在深刻重塑行業格局。福布斯中國推出的“2025福布斯中國大消費系列評選”,旨在推動大消費領域的持續繁榮。他指出,在消費理念升級和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企業唯有不斷創新和優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實現高質量增長。
(福布斯中國集團首席戰略官 晏格文)
新質生產力重構消費價值鏈
“當食品工業年收入突破10萬億,我們需要的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或定價內卷,而是用高技術、高質量、高效能重塑產業邏輯。”著名經營管理專家、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宋志平在演講中表示,企業用新質生產力取得戰略優勢,“新質生產力”成為論壇全場的高頻詞。這一理念在多個維度得到印證:在農業領域,佳沃集團董事長陳紹鵬以藍莓產業為例,展示了“第四次農業革命”的圖景,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縮短育種周期,“國產藍莓從實驗室到貨架的時間比進口產品縮短60%,價格下降40%,但利潤率提升15%。”這種“效率革命”正在從生鮮向全品類蔓延。
制造業的變革更為明顯。優必選黨委書記張鉅描繪的人形機器人藍圖令人震撼,在多模態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下,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 Walker 成為了具身智能機器人,走進了新能源汽車行業,成功落地到了制造業場景。最近優必選人形機器人落地極氪工廠,創造了全球首例多臺、多任務、多場景群體智能的重大技術突破。接下來人形機器人不但賦能制造業場景,也將賦能大消費產業,重塑消費端的服務場景,引發產業變革,為廠家降本增效,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
數智化供應鏈:消費企業的生死線
“供應鏈能力從未像今天這樣決定企業存亡。”當蜜雪冰城憑借2.2萬家門店的智能調度系統實現“15分鐘原料補給”,當瑞幸咖啡通過AI動態定價系統將損耗率控制在1.8%,傳統零售的競爭維度已被徹底改寫。MPP集團創始人、合印網絡科技CEO貝念軍表示,“當渠道不再是管道,當數據開始產生溫度,當新制造開始產生靈魂,當供給開始產生智慧,我們將共同創造零售的新時代紀元。”
麥德龍董事長兼聯合CEO許少川揭示了跨國企業的應對策略:“我們正將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50%,這不是簡單的貼牌游戲,而是基于全球供應鏈網絡的數據中樞——通過分析23個國家消費數據反向定制商品,讓德國酸菜能適配四川火鍋場景。”這種"全球資源+本地智慧"的模式,正在打破供應鏈的物理邊界。
跨境電商代表渝歐跨境則展現了技術重構的力量。其自主研發的SaaS系統已覆蓋10萬家門店,通過分賬系統實現“千店千價”的動態管理。“過去跨境物流需要45天周轉,現在通過需求預測算法,我們能把海外倉滯銷率降到3%以下。”渝歐跨境董事長兼總經理蘇毅的案例證明:當供應鏈從成本中心進化為利潤引擎,消費企業的護城河將堅不可摧。
文化自信與消費升維的雙向奔赴
“8000年前的紅棗文化,今天正在通過低GI黑金棗重新定義健康食養。”好想你董事兼總經理石訓的演講,揭示了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層變革。從新疆灰棗的國際標準制定,到并購百草味構建零食生態,這家企業證明: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工業文明的融合,能釋放出驚人的商業能量。
這種文化勢能正在多個領域爆發。國風消費以27.6%的年復合增長率領跑市場:漢服產業規模突破200億,瑞幸"唐宋詩詞杯"引發收藏熱潮,比亞迪“王朝系列”將青銅紋飾融入汽車設計。“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商品,更是文化身份的確認。”中華股權投資協會創始人孫強指出。《哪吒2》全球觀影人數破3次人次,創造中國電影史的票房奇跡則印證了產品戰略專家梁寧的判斷:“當供給過剩成為常態,情感共鳴才是稀缺資源。”
可持續消費:從道德選擇到商業必然
在OATLY大中華區總裁張春的敘事中,植物基飲料的崛起被賦予更深刻的意義:“我們用七年時間把燕麥奶從廉價飼料變成健康符號,這不是營銷勝利,而是重新定義了商業向善的路徑。”通過碳足跡追蹤系統,每盒OATLY相比牛奶減少80%碳排放,這種"可量化的善意"正在重塑消費決策邏輯。
綠色消費的浪潮已席卷全產業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5%,有機食品市場以每年35%的速度擴張,甚至零食行業也出現“零碳腰果”等創新品類。作為2025年福布斯年度價值企業的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認為,“可持續發展不是成本,而是新的價值創造維度。”
企業需以長期主義錨定真需求,通過科技賦能、跨界合作與組織創新,在消費升級與健康化趨勢中挖掘新紅利。無論是雀巢本土化、華潤啤酒的高端化、還是老百姓大藥房的健康消費化,大消費企業正在夯實正道并走向復利。
制度創新:護航消費產業的隱形基石
“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確立的四大原則,正在構建更安全的創新環境。”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魏濤的解讀直指要害。當三鹿事件仍被作為風險防控的反面教材時,新一代企業已建立多層合規防火墻:好想你的全產業鏈追溯系統、OATLY的危機預警模型、優必選的AI倫理委員會,這些機制確保創新不越紅線。
政策層面的突破同樣關鍵。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容至165個、數據要素市場加速培育、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縮減68項……這些制度供給與企業的“柔性出海”戰略形成共振。正如華潤集團原總經理,中糧集團、中化集團原董事長寧高寧所言:“在印尼建廠規避貿易壁壘,在匈牙利設研發中心獲取技術協同,中國企業的全球化2.0模式正在打開新空間。”
未來啟示錄:從日本經驗到中國方案
日本著名社會觀察家三浦展剖析日本第五消費時代的“慢生活哲學”,中國企業家看到的不僅是銀發經濟的機遇。我們正在跳過日本的物質過剩階段,直接構建社交型消費生態。這種跨越式發展在數據中得到印證:中國60歲以上人群的線上消費增速是Z世代的1.7倍,但老年電商專門平臺不足日本的1/3,這片藍海亟待開拓。
(日本著名社會觀察家 三浦展)
日本堂吉訶德的案例則提供了逆周期增長的范本。其“24小時娛樂化零售”模式:10萬SKU的尋寶式體驗、門店自主經營機制、IP聯名策略,在人口萎縮時代仍保持9%的復合增長率。“中國市場的多樣性遠超日本,這意味著更多差異化機會。”堂吉訶德第二任董事長中村好明的結論,與梁寧強調的“五代企業家迭代”形成呼應:從鄉鎮企業家到AI創業者,這種多元生態正是中國消費持續進化的底層動力。
在重構中尋找確定性書寫消費強國新篇章
在2025年春天回望,中國消費市場呈現出的不是簡單的復蘇,而是一場由技術、文化與制度共同驅動的生態級變革。當人形機器人走進車間、當漢服元素登上紐約時裝周、當一根紅棗串起8000年文明與量子計算,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14億人的統一市場,更是一個正在重新定義全球消費規則的創新共同體。
正如寧高寧在演講中所說:“悲觀者也許正確,但樂觀者方可前行。樂觀者因為有規劃、有行動、有創造,所以會使社會進步。”中國企業在國際化、新的全球性商業模式、可持續性發展的新產品和技術及持續創新的技術研發上,正在走出一條逆境中發展的新路。
(華潤集團原總經理,中糧集團、中化集團原董事長 寧高寧)
本次盛典不僅是中國大消費產業的年度風向標,更凸顯了“科技賦能消費”的新機遇。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消費企業正以科技創新為矛,以數智化生態為盾,響應國家提振內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政策導向。從食品工業的智能化升級到人形機器人的場景革命,從文化自信的科技表達再到全球供應鏈的數字化重構,中國消費產業正以科技為筆、政策為墨,書寫一部“硬核創新”與“柔性服務”交織的產業新篇章。這場變革不僅關乎經濟數據的增長,更關乎每一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