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譚商業
作者|知譚君
在減費讓利已成為銀行業一大趨勢的時候,卻有一部分中小銀行開始反向收費。稠州商業銀行最近發布公告稱,決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新增幾項服務收費項目,分別是境內郵寄費20元/次,境外郵寄費300元/次,境外機構賬戶管理費200元/年。
一般情況下,銀行增加中間業務收費,多與經營業績不佳、凈息差變低有關。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平均凈息差水平為1.53%,處于歷史低點。面臨息差收窄的壓力,部分中小銀行只能將目光投向了中間業務收入。在稠州商業銀行之前,甘肅農信社、青海銀行等城農商行已經發公告增加或新增市場調節價部分業務費用。
但稠州商業銀行卻與上述銀行不太一樣。因為它的凈息差并沒有降低,反而漲了不少。數據顯示,浙江稠州商業銀行2024年末凈息差為2.63%,同比增長0.24個百分點。不過凈息差漲了并不意味著稠州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變好了。
2024年,稠州商業銀行首次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全年錄得營收100.97億元,同比增長2.01%,凈利潤12.95億元,同比大降36.94%。同時,稠州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也在2024年出現持續性收縮,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該行的資產余額為3405.45億元,較年初的3585.77億元,縮水了5.03%。
除了經營上的乏力,稠州商業銀行的內部治理問題也值得關注。1月21日,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商·金融家》雜志刊登浙江稠州商業銀行黨委委員、擬任行長陳希林專訪,外界普遍認為稠州銀行迎來了新任舵手。不過,截至目前,陳希林還未收到國家金管局的任職批復。然而,2024年12月20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副院長陳穎淑率隊前往稠州銀行開展訪企拓崗,彼時陳希林便以稠州銀行黨委委員、行長的身份接待了陳穎淑一行,相關文章也稱其為稠州銀行行長。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未經任職資格核準實際履職乃是違規行為,2024年7月3日,浙江稠州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就因未經任職資格許可實際履行高級管理人員職責等14項違規行為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罰了108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1月,當時由陳希林擔任董事長的浙江稠州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也曾被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罰了65萬,處罰原因之一是董事長薪酬決定未經股東大會審議。
內憂棘手的同時,稠州銀行還有外憂難解。由于剛成立時,稠州商業銀行吸納了大量民營資本,股權結構分散且股東質量參差不齊。所以當民營股東的經營陷入困境,稠州商業銀行的股權就面臨被拍賣的命運。僅在阿里資產拍賣平臺,與稠州商業銀行股權相關的拍賣信息就有上百條,其中有不少股權的持有人都被申請破產,股權也經歷了多次流拍。
比如1月18日,2000萬股的稠州商業銀行股權的拍賣成交價為2368萬。而4月3日,又將有1800萬股的稠州商業銀行股權要上架阿里拍賣平臺,這次起拍價為1980萬元,也就是一股只要1.1元。不知道1月份拍下的買家會不會覺得自己虧了呢。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