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字天德,他出身農家,性情剛毅,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是明朝開國第一大功臣,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
一直以來,民間都流傳著一個說法,徐達是被朱元璋害的。
洪武十七年,即公元1384年,徐達留守北平,后背感染毒瘡,第二年,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進一步加重。
患病期間,醫師曾告誡徐達,此病必須禁食酒肉,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某天,入夜時分,一個太監帶著一個精致的食盒來到徐達的府邸。
太監說,這是皇上賜給徐達的御食。
徐達接過食盒,打開一看,當場渾身一震,感覺全身的血液在一瞬間凝固住,讓其動彈不得。
食盒里,赫然有一只蒸鵝!
蒸鵝一側,還有一尊華貴的酒壺。
徐達聰明睿智,跟隨朱元璋多年,他霎時就明白了:
朱元璋要讓他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當晚,徐達一口蒸鵝,一口烈酒,把朱元璋賜下的御食統通吃光。
第二天,天還沒亮,徐達毒瘡爆裂,暴斃而亡。
在這里,真知君不禁感慨: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古往今來,莫過于此。
朱元璋賜下蒸鵝令徐達暴斃,這個說法并非無的放矢。
明代文學家徐禎卿曾在《翦勝野聞》一書中有所記載,后來,明朝官吏王文祿在其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龍興慈記》中,也記載了蒸鵝一事。
除此之外,朱元璋大肆屠殺有功之臣,參照其種種做法,倒是與賜下蒸鵝讓徐達暴斃一事不相違背。
另外,很多影視劇中,出現的情節也是朱元璋賜下蒸鵝,令徐達毒發暴斃。
不過,《明史》中的記載,卻和上面的說法大相庭徑。
《明史》中寫道,徐達之死是因為他病情加重,最終不治而亡,全然沒有提朱元璋賜下蒸鵝一事。
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徐達死后,朱元璋親自來到徐達的葬禮上,他面色悲痛,表露出對徐達極大的思念與不舍。
朱元璋把徐達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其為中山王,謚號“武寧”,配享太廟,更是把徐達的子孫都封為王爵,世代尊享富貴,可謂殊榮至極。
徐達死后,朱元璋的種種行徑,讓人有些捉摸不透。按照常理來講,如果朱元璋有心要除掉徐達,那么又何必在徐達死后,如此厚待徐達以及他的后代。
歷史的真相撲朔迷離,隱藏在迷霧之中。
徐達之死,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聰明睿智的讀者老爺,你們更認同哪種說法呢?
不妨把自己的想法發表在評論區,供大家探討。
參考文獻:《明史》、《翦勝野聞》、《龍興慈記》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
歷史是嚴肅的,歷史也是有趣的,以史為論,在真實與客觀的基礎之下力求生動形象地描繪與品讀歷史,歡迎關注與我共同見證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