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型SUV近幾年是熱點,但人們的視線更多是被新能源所吸引,尤其問界、理想這樣的新勢力,憑借智能化的賣點,成功躋身銷量榜前列。對此,燃油車似乎顯得低調了點,可低調不等于低頭,在補齊智能化短板之后,燃油車的反擊很快就來了,正如今天上市的上汽大眾途昂(參數丨圖片)Pro,各方面產品力大幅提升,特別是在安全方面成為同級標桿。
“途昂Pro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一般人更容易看到第五代EA888發動機、更大的車身尺寸、智能化配置之類,但途昂Pro最核心的價值,其實是圍繞安全方面進行的一系列升級?!鄙頌樯掀蟊姴┍?S店的產品培訓師,陳秋平時接觸更多都是銷售一線的員工,在途昂Pro上市前,他已經對同事們進行過相應的內部培訓,而他每次都會跟大家強調,“安全才是途昂Pro最大的底牌,也是王牌”。
“有同事認為,現在途昂Pro可宣傳的點這么多,智能座艙和智駕方面也都補上了短板,我們是不是該向客戶多傳達一些這方面的信息?”陳秋告訴筆者,持類似觀點的銷售顧問不少,但他每次都會不厭其煩的強調“安全”。
“途昂的對手,以前是包括日系、美系在內的燃油車,現在新勢力也起來了?!痹陉惽锟磥?,作為現階段的對手,無論日系還是新勢力,上汽大眾的安全實力絕對是張王牌,“在一般人眼中,日系車用料不那么扎實,注重的是省油,安全方面只能說湊合;至于新能源,因為電池的存在,安全這方面也成為近年來備受質疑的核心。既然兩大對手都缺這一課,而德系車天生在這方面就具備優勢,途昂Pro打這張牌就顯得順理成章,何況,它本身就具備標桿的實力。”
那么,途昂Pro的安全牌,究竟有多少?從上汽大眾近日舉行的“安全品質開放日”來看,陳秋所說的這張王牌,其實是一系列組合拳,尤其是被動安全方面。
首先就是設計、用料和工藝。作為上汽大眾旗下身板最大的旗艦產品,途昂Pro如今擁有5158mm的車身長度,比老款增加了106mm,更大的車身也就意味著與之匹配的強度,比如高強度鋼的使用,途昂Pro達到了82.3%,尤其是超高強度熱成型鋼的使用比例占到了26.8%,以車身B柱為例,途昂Pro采用了屈服強度最大1450MPa的熱成型鋼,可承受最大2150MPa抗拉強度,其強度是普通零件的5倍。
不僅如此,途昂Pro的車頂、側圍、后蓋等都采用了激光焊接工藝,總長度超過7.28米。激光焊接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不但焊接強度提升50%,還可以提升車身密封性,避免老化和開裂漏水的風險,同時降低氧化和腐蝕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激光焊接與高強度鋼的大量使用,可有效增加車身強度。
同時,途昂Pro全車配了9個安全氣囊,包括2個前排安全氣囊,1個前排中央安全氣囊,2個前排側面安全氣囊,2個后排側安全氣囊,2個超長前后排貫穿式頭部氣簾。其中,貫穿式頭部氣簾長度超過2.8米,體積約55升,可完整覆蓋三排座椅,且氣袋在碰撞發生后可保壓6秒,確保在翻滾或者二次碰撞時能夠有效保護車內乘客。
更重要的是,上汽大眾圍繞被動安全開展的一系列驗證工作,那才是亮點紛呈。
先看一組數據:途昂Pro在整個安全研發周期內投入總計約1.71億元研發費用,投入38輛試驗整車,安全測試項目高達367項,安全研發實驗超2333次。
其中,累計進行了82次整車碰撞試驗,除了常見的正碰、偏置碰撞、側碰、追尾之類,上汽大眾還在GB國標、中汽中心C-NCAP、中保研C-IASI三大標準基礎上建立了一套自己的VW標準,增加了一系列更高難度的碰撞測試項目——僅僅是側面的柱碰撞,途昂Pro就經歷了針對一二三排座椅的多輪碰撞,而C-NCAP只針對前排座椅,就更不用說上汽大眾還自行加量的正面柱碰撞、并在追尾碰撞測試中將臺車重量從GB國標要求的1.1噸提升到1.8噸。
除此之外,途昂Pro還經受了11次翻滾測試,涵蓋沙地,大斜坡和單邊橋翻滾工況,而這在行業標準中都只要求做其中一種工況。
對于消費者而言,或許不少人平時都很少會去關注這些,更容易把目光聚焦到炫酷的智駕功能上,或者沉醉于動力體驗之類,但當真正遭遇事故的時候,上汽大眾在背后默默做出的努力,就會成為關鍵時候護你周全的最后那道屏障,而這正是途昂Pro的底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