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之濱曹妃甸,這座以世界大港為依托、產業新城為載體、自貿片區為引擎的活力之城,正以獨特的魅力蓬勃發展。在這片希望的沃土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步伐鏗鏘有力。高位統籌、科學布局、提質培優,為區域的長遠發展筑牢根基。
優化布局 破解難題
曹妃甸分析研判新城、主城區、工業區、南堡開發區四大板塊適齡人口峰谷變化、城鎮化進程等客觀因素,科學優化布局,總投資10.8億元,建設曹妃甸國開實驗學校、曹妃甸區實驗學校、南堡第一中學綜合樓,新增義務教育階段學位7530個,有效緩解各板塊學校學位緊張問題。
隊伍建設 提升素質
深入推進“培根鑄魂”工程。不斷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每年評選百名優秀教師、百名師德標兵和“育人先鋒”。先后出臺教師規范化管理、職稱管理等一系列機制建設文件,全區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全面推進“師資更新”工程。通過到重點師范大學校招、人才引進、公開招考等形式,三年來共招聘義務教育階段事業編教師906名,極大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
扎實推進“紅燭匠心”工程。先后聘請百余名省市區名師、骨干教師開展講座、示范課,培訓教師2萬余人次,選派一批教師到京津名校跟崗學習。實施“青藍工程”,838對教師結成對子。
合理推進“一專多能”工程。推動教師跨校、跨學段交流,三年來共交流校長、教師401人。創新反向支教,調配39名農村教師到城區任教;實施“火炬計劃”,優質校教師到薄弱校幫扶任教。
加大投入 補齊短板
曹妃甸嚴格落實“兩個只增不減”。2022至2024年,全區教育投入分別為8.24億元、8.41億元、8.50億元,逐年遞增;普通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分別為24148.70元、24181.31元、25615.05元;小學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分別為21737.53元、22696.97元、22739.34元,逐年遞增且高于省平均水平;三年來,安排12.5億元區級統籌資金精準支持義務教育,改善辦學條件。
部分學校通過新建、擴建體育場館、多功能廳等辦法,積極解決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運動場館面積緊張問題。
推進智慧教育基礎升級,率先實現一體機及智慧黑板班班全覆蓋,教室與宿舍空調全覆蓋。補足更新設施設備,新建改建微機室29個、實驗室21個(含高標準吊裝16個)、高清互動錄播教室12個、機器人教室8個。(圖文)全區教學儀器均按教育部最新標準配置。
提質培優 促進均衡
曹妃甸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增強學校發展的內生力和原動力,構建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義務教育發展新格局。
以系統改革推動教育提質增優。圍繞五育并舉核心,構建“大思政”育人體系。以“高效課堂”建設為突破口,構建“品質課堂+品位課堂+品牌課堂”三維發展模式。依托“京津唐基礎教育聯合體”,建立“教-學-評”一體化教學體系,建立學科區域集體備課機制。深入落實“雙減”政策,打造民樂、機器人等200余個特色社團,形成冰雪運動、藝術教育等特色品牌,勞動教育基地面積達6.2萬平方米,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創新機制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探索建立“城區優質校+農場學校”聯盟體系。按照“地域相鄰、優勢互補”原則,組織城區學校與農場學校結對發展,通過教育理念研討會、專家駐校指導、師資互派交流,助力農場學校在教學質量、師資隊伍、文化建設等方面實現顯著提升。
借力京津資源打造區域教育高地。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十年跋涉,風雨兼程,辦學影響力顯著增強,“唐山名校”初現崢嶸,2024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國開實驗學校高點起步,實現與天津南開區中營小學、崇化中學兩所百年名校合作辦學,2024年9月,首年在校生達1400人。全區9所基礎教育學校加入北京名校集團,與京津知名學府簽署協議,聯合辦學、資源共享、培訓交流,為曹妃甸教育事業發展引來源頭活水。
杏壇花開紅勝火,優質均衡寫華章。三千名曹妃甸教育人必將執改革之筆,繪均衡畫卷,讓每所學校都成為精神高地,讓每個課堂都綻放智慧光芒,讓每個孩子都沐浴公平陽光,以奮進之筆續寫立德樹人的嶄新篇章,用教育之光點亮渤海之濱的璀璨未來。
文章來源:曹妃甸區教育體育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