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迷茫了很長一陣子的阿里和騰訊似乎在一夜之間找到了新方向,這個新方向,便是AI。
無論是阿里巴巴最新開源的QwQ-32B模型,還是騰訊元寶超越deepseek成為下載榜的第一,無一不是這樣一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不難預料,隨著AI開始與阿里、騰訊的業務產生化學反應,或許將會釋放出更大的能量,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如果我們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一年前,甚至更遠的年代里,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無一不是在經歷著摸索期。
雖然它們業已意識到以互聯網為主導的發展模式開始走下坡路,但是,大象畢竟難以快速轉身,戰略的調整,同樣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周期。
于是,我們看到了阿里股價的大幅度縮水,我們看到了騰訊股價的艱難支撐與維持。
盡管如此,阿里、騰訊一直都在尋找著突破原有互聯網發展模式的方式和方法,無論是阿里的去資產化,還是騰訊的老樹發新芽,無疑不是在情勢尚未明朗的情況下,尋找新的破局之道。
當AI開始逐漸成熟,特別是當以deepseek為代表的開源模型開始以勢如破竹之勢迅速地鋪展開來,我們看到了阿里、騰訊在AI上的逐漸發力。
至于文章開頭,我們所提到的那些現象,僅僅只是阿里歸來,騰訊狂飆的一個表現而已。
一
不得不說,現在的AI,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深入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如果我們對deepseek出現之前的AI發展看成是一個僅僅只是停留在AI玩家們身上的存在的話,那么,在deepseek出現之后,AI的發展則是開始飛入到尋常百姓家。
可以說,現在的AI,業已成為了全新的流量爭奪主戰場。如何盡可能多地將自身的業務與AI結合,并產生化學反應,已經成為了幾乎所有玩家們的共識。
對于阿里、騰訊這樣的玩家們來講,在經歷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后,它們的業務早已足夠豐富和完備,可以說,它們如果將自身的業務與AI結合,必然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
這并不是最為關鍵的,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阿里、騰訊本身就擁有著龐大的流量基礎,一旦它們可以借助AI將這些流量留存,并激活,無疑可以釋放出最強大的能量。
這一點,我們業已從阿里、騰訊的股價上漲上,看出了一絲端倪。
對此,筆者有一個判斷,即,AI時代的市場地位是建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流量基礎之上的。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玩家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海量的流量基礎,縱然是在具有顛覆性的AI應用,同樣無法在新的牌桌上取勝。
當然,類似deepseek的應用,并不包含在內。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看到了當阿里、騰訊一旦開始與AI發生化學反應,特別是一旦將自身的業務接入到deepseek這樣的應用之中,我們便開始看到了它們開始王者歸來,一掃以往的沉悶與死寂。
無論是阿里股價因自身的開源大模型的飆漲,還是騰訊的元寶大模型因與deepseek的結合而釋放出來了巨大的能量,無一不是這樣一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未來阿里、騰訊與AI結合的深入和全面,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積極想象的發生。
二
回顧以往阿里、騰訊的發展,其實并未釋放出來如同現在這樣的能量,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難看出,在很多時候,雖然阿里、騰訊對于AI進行過布局,但是,它們的這些布局僅僅只是局限在各自平臺和生態之下的布局,它們對于AI的布局,更多地是為了維持自身平臺和生態的地位。
雖然阿里、騰訊的這些布局,可以讓自身的業務有一定的起色,特別是能夠讓資本市場看到它們對于AI的布局,但是,這些布局依然還是延續互聯網的打法,并未真正找到適合AI的發展模式。
因此,雖然阿里、騰訊有相關的布局,但是,這些布局并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功能和作用。
說到底,AI,還是不能是互聯網玩家們劃分勢力范圍的手段,還是不能是互聯網玩家們維持自身市場地位的工具,還是不能是互聯網玩家們的護城河。
打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壁壘,彌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鴻溝,真正讓市場重新站在一個共同的起跑線上,或許才是正確看待AI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當阿里、騰訊不再拘泥于自家的大模型,而是開始將自家的大模型、業務全部都接入到deepseek的體系之內的時候,便開始爆發出來了巨大的能量。
如果我們將以往阿里、騰訊在互聯網的機制之下所取得的創新和突破,看成是它們在互聯網技術之下的存在的話,那么,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阿里、騰訊在deepseek的機制之下所取得的創新和突破,則是在AI技術之下的存在。
在「互聯網+」時代,阿里、騰訊通過將互聯網技術與業務場景、行業的深度融合,成就了自身體量的龐大,那么,當deepseek開始出現,阿里、騰訊開始通過「AI+」的模式,通過將業務場景、行業的深度融合,實現一場全新的革命。
對于互聯網紅利的把握,真正成就了阿里、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地位,那么,當deepseek開始出現,阿里、騰訊對于AI紅利的把控,正在確立它們在AI時代的優勢地位。
說到底,AI的布局,還是不能成為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平臺劃分自身勢力范圍,鞏固自身市場地位的手段,而是應當成為新商業、新機會的源頭。
只有真正以奇點時刻和源頭思維來看待AI,才能在AI時代有所作為。
對于阿里、騰訊來講,正是因為它們看到了deepseek出現之后,AI所展現出來的這樣一種全新的發展趨勢,所以,它們才會全面擁抱deepseek,它們才會全面接入deepseek。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現在的阿里、騰訊全面接入deepseek,正如以往的阿里、騰訊全面接入互聯網一樣。
三
如果說,海量的流量基礎,以及豐富的業務場景,真正讓阿里歸來,騰訊狂飆的話,那么,阿里、騰訊關聯的行業與AI產生越來越多的聯系,則為它們提供了新的藍海。
這一點,我們同樣可以從阿里、騰訊的崛起上,看出一絲端倪。
我們都知道,阿里、騰訊之所以會成為互聯網行業的頭部巨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互聯網時代,有如此多的行業,有如此多的場景,有如此多的領域并未與互聯網相連,并未經歷過互聯網的改造。
這些并未被改造的行業和場景,對于阿里、騰訊來講,恰恰是一個巨大的藍海。
當AI時代來臨,其實,同樣的場景,開始出現。
不可否認,阿里、騰訊的確有豐富的流量,豐富的應用場景,并且這些流量和場景,都是沒有經過AI改造過的。
試想一下,如果阿里、騰訊能夠像它們在互聯網時代改造這些流量和場景的習慣、消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話,那么,它們將會釋放出多大的能量。
因此,如同以往互聯網藍海一樣的AI藍海,才是阿里歸來、騰訊狂飆的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所在。
對于阿里、騰訊來講,如何用電商、社交為代表的衍生而來的AI應用來激活流量,重塑行業,才是它們可以釋放出更大的發展能量的關鍵所在,才是它們之所以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獲得如此巨大的發展的關鍵所在。
對于阿里、騰訊來講,如何將盡可能多的場景、行業用AI來改造,并以此獲得獲得更大的發展,才是關鍵所在。
這,其實是擺在幾乎所有的玩家們面前的共同的課題。
對于任何一個想要在AI時代有所作為的玩家們來講,只有不斷地將AI落地和應用到更多的場景、行業之中,才能釋放出更大的能量,才能為自身的發展找到新的動力源泉。
結語
曾經在黑暗中摸索了許久的阿里、騰訊,開始找到了一個逐漸明晰且確定的發展新方向。
這個新方向,便是AI。
于是,我們看到了阿里開始歸來,騰訊開始狂飆。透過阿里歸來,騰訊狂飆,我們看到的是,AI時代的話語權依然還是建立在流量和場景的基礎之上的,依然還是建立在開源和應用的基礎之上的。
當AI的新畫卷開始慢慢地鋪展開來,阿里、騰訊們開始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線上。
如果我們將互聯網看成是阿里、騰訊崛起的起始之地的話,那么,AI將成為阿里、騰訊的重生之地。
這個時候,互聯網,成就了以往的阿里、騰訊,AI,則成就了新的阿里、騰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