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在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獨特的“方塊字”也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魅力。在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中,已經將文字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含蓄”、“內斂”的民族氣質,將那些用語言無法傳達的精髓訴諸于紙端,不僅巧妙地將直白表意柔化,也更能體現出傳遞者的文化素養。漢字文化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已經是非常完善了,但是漢字在發展進化的過程中,卻碰到過非常多的困難和挫折,甚至還出現過因為一個字而引發大規模社會輿論的場面。
漢字文化有時候真的很神奇,同樣的讀音可以有很多種表現方式,甚至是同樣一個字也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和搭配,就像同為動物的小狗、小貓和狼,我們在形容的時候所用的數量詞只能是,一條狗、一只貓和一匹狼,所以很多外國人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就是因為漢字的用法實在是太多了,作為很多中國人來說有時候都難以完全使用準確,更別說是外國人了。
漢字在人稱代詞的使用上一般有三個,那就是單人旁的“他”,女字旁的“她”還有形容動物和無生命物體的“它”。其實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是沒有“她”這個用法的,只有“他”和“它”,不管是形容男性還是女性都是用單人旁的“他”。那么究竟是因為什么,使得“他”演變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她”呢?這就要從國民時期的一位語言大師劉半農說起了。
不知道大家對于劉半農這個人有多少了解,但是在民國時期,他可是響當當的一號人物,劉半農不僅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先驅,提出并倡導了許多先進自由的思想,而且在文壇上也有一定地位。劉半農對于語言文字上的研究非常深入,一直致力于完善中國的語言文字體系,為此他不僅翻閱了許多古代文鑒,還廣泛地涉獵西方先進文化,并且與中華文化相結合。其中他所做的所有事情中,最有名的就是創造了“她”這個漢字。
劉半農是怎樣產生這個想法的呢?當時在涉獵了許多外國的思想之后劉半農發現,許多國家對于男人和女人的人稱代詞都是有區分的,就比如傳播范圍廣泛的英語,是用“HE”來代指男性,用“SHE”來代指女性。但是中國漢字就沒有性別上的區分,只有一個“他”,他便由此萌生了重新創造一個專用于代指女性的人稱代詞,以此來區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用法。劉半農原本也是出于好意,想要讓中國的漢字文化能夠更加地貼近國際趨勢,但是誰知道,這個方案一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女性同胞的強烈抗議。
我們都知道,在舊社會人們對于女性有很大的歧視,女性的地位在舊社會非常的低,這好不容易到了新社會,五四運動帶來了先進開放的社會思想,幾乎所有中國人的思想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眼看著廣大女性同胞的社會地位一點點上升,女人也能在社會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沒想到劉半農卻在這時候提出要專門為女性而設立一個獨有的人稱代詞,一下子就讓女性群體覺得受到了空前的歧視?!澳信降取钡暮袈曇惶焯靿汛螅O立一個專門的“她”,無異于是在當時再次拉開了男人和女人的距離,所以引起社會的騷動也是在所難免。
正如我們現在所見,“他”和“她”的用法早已成為了每個人心中的共識,我們卻并不知道在當時的社會,劉半農提出這樣的倡議受到了多大的攻擊和謾罵。社會上的女性同胞在法案通過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持續對劉半農造成身體和心靈上的摧殘,改革者的路注定是要走得很艱難。即便是現在,仍然有人覺得,“她”是對女性的一種歧視,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