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中國國際友誼博物館里展覽著一件精美的天鵝雕塑,此件展品不只精益的做工引人注目,其背后的意義更是讓人贊嘆。它代表的是中美建交的成功,中國立足于世界的標志。
1972年,尼克松訪華,送與毛主席的禮物便是一對精美的瓷天鵝。但這件精心準備的禮物,在千里迢迢來的路上卻發生了意外,險些讓中美之間來之不易的建交毀于一旦,但卻被毛主席一句話巧妙的化解了危機。
瓷塑《天鵝之家》
那么這件天鵝雕塑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毛主席又是如何機智的化解了兩國建交的危機呢?
與毛主席會面
1972年,新中國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那就是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這位總統的訪華代表著中美兩國關系的正常化。
但當尼克松踏上中國土地的時候,他就開始有一些疑惑,因為在中方安排的行程里似乎沒有與中方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的見面。
原來毛主席在尼克松訪華前不久剛剛大病初愈,此時的身體狀態還有些虛弱,所以不便接待對方。
毛主席
尼克松本以為這一次訪華將無緣與毛主席會晤,但在當天宴會沒有開始之前,周總理突然告訴他毛主席希望與他見一面,但由于身體原因只能在主席的住處進行此次會面。
尼克松最初有些猶豫,因為他不希望別人認為他是被毛主席接見的,這關乎到美國的面子問題,但他又對毛主席這個聲名在外的優秀領導人十分好奇,最終還是決定進行會面。
尼克松與毛主席見面
于是在周總理安排下,尼克松乘車來到中南海,來到了毛主席的臥室。據尼克松事后回憶,剛到毛主席的房間就非常震驚,在他的印象里,主席的住所,不說是金碧輝煌,也應該有貴重物品擺放裝飾一下。
可是毛主席的房間并沒有那些東西,只是一個非常質樸的小屋。毛主席的房間,映入眼簾的除了書籍,還是書籍。
如果不是告訴他這是要去見毛主席,他會以為去參觀一個普通的圖書室。這樣的裝飾給了他重大的視覺沖擊和心理沖擊,久久不能回神。
在真正見到毛主席的時候,尼克松怔怔地定住了。因為眼前的這位老人,雖然年齡已經不小,但精氣神很足,強大的氣場仍不能讓人忽視。面對毛主席,尼克松說:就像看到了一個慈祥且睿智的老者,讓人發自內心的尊重、信任。
毛主席見到尼克松,主動伸出手去握尼克松的手,尼克松尊敬的側身過去,伸出手與毛主席握住。簡單的寒暄慰問,毛主席表示:我的身體原因,行動受到限制,說話也不是很利索,如果有什么怠慢之處,敬請見諒。
初次到訪,雙方合作,依照禮節,是要互送禮物聊表心意。而兩個國家之間的交往更是如此,送的禮物不止貴重,更代表著特殊的意義,是代表著整個國家的禮物。
所以在到中國之前,選擇禮物的環節上,著實讓尼克松犯了難。最后在多番斟酌之下,尼克松選擇了一件陶瓷的天鵝工藝品,并且以私人名義相贈。
這個禮物可以說是很用心的,因為中國的英文單詞翻譯過來就是瓷器的意思。中國在開始建設絲綢之路時最出名的就是絲綢、瓷器、茶葉。
通過絲綢之路暢銷西方,甚至一度被西方上流社會所喜愛,千金難求。而且天鵝也是美好純潔的象征,非常的有心意的一件禮物。
可是如此珍貴的禮物卻在來的路上出了意外,這讓尼克松總統非常的愧疚。
美國與中國相隔甚遠,所以禮物在長期的顛簸中出現一點意外,珍貴的陶瓷天鵝的第五根羽毛出現了斷裂,只能用膠水將其粘連。
如此失誤,在國禮上實屬不該,所以在她向毛主席講明禮品有所損壞時,在場的領導都感到了些許尷尬。
但沒想到毛主席卻大笑出聲,說到:”中美關系不是讓你們接上了嗎?“毛主席的這一句話,不止緩解了現場尷尬的氣氛,更是給尼克松一個臺階下,也更加說明中國對兩國關系的重視。
毛主席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充滿了超高的智慧,展現了他高超的語言技術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這不僅化解禮物的尷尬,更是直奔主題,一語雙關,并且還把主動權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拉近了雙方關系,還讓會議的氣氛更加和諧自然。
特色佳肴
當晚的國宴也給尼克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乃至他回國后也對此津津樂道了多年。
在國宴上,尼克松的夫人帕特看到了桌子上擺放的煙筒,上面赫然印著兩只可愛的大熊貓。這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十分重要。帕特看到圖案后也擋不住可愛的熊貓的誘惑,說了一句:”好可愛“。
周總理聽到帕特的贊嘆后說:”送你們一對“帕特聽到后感覺十分驚訝,以為周總理要送的是煙,并且指著煙筒到:”你說這個嗎?“周總理淡笑搖頭:”是這上面的熊貓,可愛的熊貓。“
在尼克松結束一周的旅程后,中國真的給帶回去了兩只熊貓——興興和玲玲。這是第一對出國的國寶。
國宴的菜陸續呈上來了,首次招待美國賓客,從食物到餐具,無一不是彰顯著中國特色。此次菜品主要以淮揚菜為主,精致而不失特色,且符合外國賓客的口味。
菜品有葷有素,有冷盤有熱盤,豐富多樣。面對如此琳瑯滿目的佳肴,尼克松感到非常奇特,在尼克松的心里,如此普通的菜品,能烹飪出如此豐盛美味的佳肴,是一種神奇的存在。
此次國宴也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包括食材的選取,菜單的擬定,包括廚師,都是經過深刻考量。而且毛主席也參與其中,所以最值得推薦的便是毛主席參與擬定的三個菜品:燒滑水、魚翅仔雞、牛排。
魚翅仔雞其味道極其鮮美,是經過時間慢慢熬制而成,要時刻掌握火候,是一款需要耐心、時間的菜品,非常具有中國特色。
牛排是西方特色菜品,遠道而來,怕不適應中國菜,得以安排了其本土特色菜品。通過這兩道菜便可以看出我國此次招待的用心,既不失禮數,又照顧個人特點。
但是,在毛主席所選擇的三道菜中,最具有特點的卻是燒滑水。從其食材的選取上來看,燒滑水選用的是新鮮的青魚的尾巴上肉,提取而成,青魚刺多,且很難挑出。
因青魚刺多,很多人都不喜歡將它搬到餐桌上,吃起來很費時費力。可是這道菜偏偏被毛主席選到宴請尼克松的國宴上,可見其中深意。
毛主席講述此道菜的用意,便是:”青魚在水中力爭上游,而推動他的力氣全部在他的尾巴上,它的尾巴便是他沖向前的動力“
而這道菜的用意也是于此,如尼克松來訪華一樣,這次的行動,就向這魚的尾巴一樣,是中美關系的推動器。
當晚的宴會
在尼克松了解到這幾道菜的用意時,便深深的愛上了,尤其”燒滑水“。
此次宴會除了食物之外,還有飲品。在飯桌上飲品也是決定宴席質量的重要環節。此次便選取的是,素有酒中鼻祖之稱的茅臺酒。
當茅臺酒被打開后,一股獨有的酒香便從古典雅致的白陶瓷酒灌中肆意出來,引來了周圍外賓的好奇。
服務員便把酒杯盛滿,周總理也舉起滿酒的杯子向尼克松介紹:這是遠近馳名的茅臺酒,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酒精含量在50度以上。
純凈透明、醇厚幽香的茅臺佳釀,憑借自身魅力把外來賓客深深地迷住了。
而其實尼克松對于中國的印象,也不僅僅是這一次晚宴中的新奇體驗,從他落地中國開始,周總理的安排就讓尼克松十分的滿意和愉快。
尼克松到華
尼克松訪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十分重要的一次外交活動,因此國家非重視,整個訪華的行程安排都由周總理親自確定和陪同。
在尼克松到達之前,周總理就對外交部下達了全面的指令,如何接見,如何安排,提前部署了縝密的計劃。
此次外交周總理表示:我們只要以禮相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盡地主之儀,不攙不寐,不卑不亢,大方自然,不強迫,讓我們的客人賓至如歸。
根據周總理的提前部署,在尼克松到達時,我國以海陸空三軍儀仗隊最高禮儀出動,彰顯我國最高禮節待遇。
此次尼克松訪華也由周總理帶領外交部眾位同事全權接待,既禮數周全,也沒失去分寸。每個活動也如周總理事先預料的那樣穩步地進行著,沒有任何偏差。
從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的專機降落在北京機場開始,這是中美兩國歷史性地轉折,也是世界歷史上開始的新的篇章。
早在尼克松到達之前,周總理就帶著一行人在機場外等候,所以在尼克松出飛機就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三軍儀仗隊排列整齊的在外迎接他。
尼克松到達
在尼克松夫婦從飛機上慢慢的走下來,周總理主動向前迎接,握手的那一刻,便被稱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此次握手持續一分鐘,卻改變了世界的格局,維持了時至今日四十多年的和平共處。在機場,周總理與尼克松互相友好慰問,相互寒暄。
在簡單的交談過后,周總理和尼克松一起走過廣場,這次會議對中國十分重要,所以總理安排得十分細致。
在尼克松下飛機后,兩旁是簡單的列隊,沒有雜亂的人群,花團錦簇的紅地毯,只有挺拔威嚴的儀仗隊,頭頂是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和美國國旗。
此次儀仗隊都是從各個部隊挑出來的精英強將,經過戰場的洗禮,渾身充滿鐵血之氣。
尼克松也曾說過,當時從儀仗隊中穿行而過,他們骨子里的精神,是能感受到的。出行這么多的國家,向中國這樣的還是頭一次見,中國軍人的素質也是讓他為之贊嘆的。
雖然周總理精心安排了,但還是出現了一思小小的插曲。便是這種歡迎儀式在我們看來是正常的,但作為初次到來的尼克松卻有些許不適。因為與其他國家的歡迎不同,沒有人群緊簇,沒有記者采訪,沒有熱鬧歡迎的聲音。
在尼克松看來,可能沒有得到重視,在尼克松旁邊的基辛格可能看出了尼克松的疑惑,于是解釋道:這是中國的歡迎傳統,而且與以往的歡迎慣例不同,這次在場人數是以往的2倍,足可見對我們的重視。
在了解到此次歡迎儀式的用心,尼克松立刻釋懷心中不悅,露出了笑容,同時也了解了中國的誠意。
可以說,一次簡單的歡迎儀式便可以看出不同的態度,其中蘊含的力量也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周總理精心策劃的歡迎儀式,雖有波折,但從一開始就打開了尼克松的心門,為之后中美建交如此順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之后的行程中,除了晚宴,尼克松還參觀了故宮、長城,游覽了杭州名勝,最終在上海結束了這次讓全世界為之矚目的中國之旅。
此次中國為期一周的訪問,給尼克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改變了尼克松對中國的看法,甚至在尼克松晚年的時候,曾在記者的面前毫不避諱的表示:
”如果問我在死之前有什么想做的事,那便是到中國去,我要是去不了,就讓我的孩子去。“尼克松毫不吝嗇的表達對中國的喜愛。
而尼克松為期一周的訪華活動,也正式簽訂兩國盟約,兩國打開貿易市場,良好往來,在各個領域切磋交流。并且極大的激發了中美經濟的發展,使中國在各個領域飛快發展。
同時中國也成功打開了國際外交大門,有很多國家慕名而來,中國在國際上逐漸站穩腳跟,而有此等功績離不開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努力。也正是他們用自身的血水和汗水才造就如今的盛世,他們應該是值得我們學習、敬重一生的英雄。
對于尼克松訪華,大家還了解哪些故事呢?大家有沒有見過這件天鵝瓷器國禮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想法和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