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德國政府決定在2030年前禁止德國網絡使用華為的5G技術。現在,德國一家智庫又警告稱風電機組中使用中國零部件存在安全風險,要求德國禁用。但德國大型能源公司EnBW 和 RWE公開反對“禁令”。在海上和陸上都運營大型風電場的兩家公司均表示,如果沒有中國制造商的參與,德國2030年的風電裝機容量的目標將很難實現。采用中國技術有利于解決供應瓶頸且擁有成本優勢。
德國北海的風電場
德國計劃依賴中國供應鏈
根據德國聯邦政府的計劃,到2030,德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預計將增至至少30吉瓦,陸上風電裝機容量預計將增至115吉瓦。截至今年年初,德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接近10吉瓦,陸地約為 64吉瓦。
“此次擴張需要強大的供應鏈。”德國第三大能源企業EnBW集團的發言人11日向《經濟周刊》表示:“目前供應商的數量非常有限。”歐洲缺乏制造和安裝風電機組的供應商。據稱,EnBW 尚未運行任何中國生產的風電機組。不過,該公司希望保留的選擇:“為了跟上全球競爭,我們不想完全排除考慮中國制造商的理論可能性,因為最終這也是出于經濟考量。”
德國《經濟周刊》的報道
能源集團RWE也希望引入中國制造商作為其零部件的供應商。而安全政策方面必須由政治家來澄清。德國第五大能源企業RWE 集團也尚未運營任何中國的海上風力渦輪機,也沒有與中國制造商簽訂任何供貨合同。然而,如果沒有歐洲以外的供應,德國可再生能源的所需擴張幾乎是不可能的。
RWE的一位發言人解釋說:“鑒于離岸供應鏈的全球生產能力有限,從公司的角度來看,中國制造商也在平等的競爭條件下、在歐洲按照我們歐洲的高標準進行生產,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德國北海的風電地圖
中國風電的“三大優勢”
事情的起因是,總部位于漢堡的 Luxcara 公司去年夏天宣布,計劃在海上安裝中國制造商Mingyang集團生產的風電機組。16臺發電容量為18.5兆瓦的巨型風電機組將被放置在博爾庫姆附近的海中。
Luxcara選擇中企合作:一是中國制造商在技術方面趕上了歐洲先驅。二是價格優勢,據稱,中國風電機組的成本平均而言比歐洲或北美的低 20%,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便宜 50% 之多。此外,中企還可以為客戶提供慷慨的融資條款,例如多年的付款延期。
幾年前,意大利地中海首個風電場Beleolico就采用中國風電機組。三年來,十座 3 兆瓦小型發電廠一直向意大利“靴子后跟處”的 6 萬居民提供“中國制造”的風力發電。此外,中企可能還會獲得法國Beleolico海上風電項目合同。這個風力發電場計劃安裝一臺新的巨型 20 兆瓦渦輪機。
中國風電展臺受到關注
德國智庫警告缺乏事實依據
然而,這樣一件中德企業皆大歡喜的生意,卻被一家與德國聯邦國防軍關系密切的智庫德國國防與戰略研究所GIDS)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警告。該研究要求,德國政府應“阻止”中國企業參與德國海上風電機組的建設。理由是,中國產品可以通過傳感器進行間諜活動、訪問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記錄以及存在能源供應中斷等風險太大。
在德媒的熱炒下,德國大選獲勝的基民盟,以及目前的執政黨社民黨和綠黨的安全專家呼吁禁止中國風電機組進入德國風電項目。現任內政部長南希·費瑟 (Nancy Faeser)(社民黨)也表示持開放態度。
對此,歐盟中國商會(CCCEU)回應稱,傳感器來收集數據是不符合事實且缺乏依據的。傳感器僅用于優化系統性能,從而監測錯誤并保護野生動物。“遠程控制”或“數據泄露”的指控只會使歐洲的基礎設施和能源轉型更加昂貴。
德國技術人員在檢查風電機組
德國會“自甘落后”嗎?
這一討論讓人想起了圍繞中國5G技術在德國手機網絡中的討論。去年,德國政府和網絡運營商同意全面禁止中國5G組件。到2029年,華為和中興的部分零部件將從德國移動網絡中消失。從2026年底起,其在5G核心網絡中的使用將被禁止。這是為了所謂的更高的安全性、防止破壞并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德國對華為5G技術的阻礙,也導致德國5G網絡建設緩慢,網速緩慢。
據稱,本周三和周四,柏林將舉行“歐洲能源供應鏈峰會”,會議將重點討論歐洲大規模擴張可再生能源所需的材料和技術人員從何而來。有分析認為,如果德國真的繼華為5G后,再禁用中國風電,預計會在再生能源產業上“自甘落后”,很難讓全球最高之一的電價降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