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風吹,大會開,加上ai科技等產業騰飛帶來的經濟發展愿景,一年之中難得的樓市“小陽春”來了。
更重要的是,多地的實時數據均顯示,二手房成交同比大幅增加。
△數據來源:冰山數據
也就是說,這段時間拿出真金白銀入市的買家變多了,這也是業主賣房的好時機。
目前廣州放盤的二手房源約15萬套,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順利賣房?恐怕也是眼下大家最想了解的。
最近,我也接到很多粉絲關于賣房的私信咨詢,今天就索性一次性將別人收費299元/399元/1999元的付費咨詢內容都講一講,也都是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的親身經歷和掏心窩的話。
賣房真的可以做成一整個系列,這次算是開篇。我用的是“編年法”,讓大家了解自己的房子在樓市的時間流中,到底屬于什么段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當然買家也可以對號入座,做到對廣州的二手房有譜。
說到賣房,首先要了解自己手中物業的情況,而不是稀里糊涂地找中介放盤,完全讓中介帶節奏,依賴中介為自家的房子貼標簽。
下面這張是最近20年廣州房價的走勢圖,大家可以先對照一下,心中有數。
1、上世紀90年代以前
如果是上世紀90年代以前,甚至時間更早的房子,并且還是樓梯樓,基本都屬于“老破小”這一類了。
這類房子多數產品較為過時、裝修老舊,會在二手買賣時遭嫌棄。業主首先要考慮的是,是否真的要將房子變現的問題。
如果沒有迫切的資金需求,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渠道,然后算一下租金回報率,又甚至達到3%-4%以上,那么現階段,房子留著繼續收租,靜觀其變,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也是在國內存款利率不斷走低之后,北京、上海等地的“老破小”逆市走紅的原因。有人已經開始去撿漏市中心那些熱租的“老破小”了。
因為這波降價之后,其租金回報率已經遠高于銀行的大額訂單了。風險也比其他的金融產品可控多了。
2、1990年-2000年
這個時期廣州房價相對平穩,除了商品房之外,也有不少單位的房改房(1998年左右才全面停止福利分房)。
當時市場競品不多,房價也相對低位。120-140㎡做三房,90㎡只做兩房,在這個時期很常見。
這個時期的商品房戶型間隔屬于舒適型,但就是實用性弱。優點則是房價便宜、密度低,物管費也更低廉。
這些個優點,也就是你賣房時應該重點強調的賣點,類似直擊買家痛點的話,如“現在的超高層住宅,怎么能住得下真正懂生活的人?”
需要避免的是,室內仍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客廳吊頂裝修,時代色彩太過濃烈,較難讓買家接受。
有條件的話,不妨趁現在的政府裝修補貼政策,薅一波羊毛。但切忌搞成華而不實的網紅ins風格的“炒家房”,還是要以品質住家,經典簡約風為主。
3、2001年-2007年
廣州房價穩步上升時期,尤其是2004年以后,房價升勢更為明顯。
緊湊型三房逐漸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產品,商品房戶型比前一時期好一些。
相對于2010年以后的項目,這一時期的樓盤價格仍是洼地。只要你是一手業主,現在房子怎么賣都還是穩賺。
但以降價來換取快速成交是最蠢的辦法,因為在信息非常透明的時代,一套房子的掛牌價一降再降,等來的就是準買家更厲害的大刀和等等黨的心理。
你需要做的是從線上、線下、鄰居處,了解現在小區二手房的真實房價。找準自己那套房的定位,比如我是優質樓層、正南朝向,房屋保養很好,那放盤價最起碼就是市場價,讓買家自行對比同一樓盤的其他房源即可。
4、2008年-2016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樓市遭遇了第一次回調。
這一次深度調整的時間雖然不長(2009年底開始回暖),但樓價跌,人們不買樓,對樓市放水的操作也多了起來(類似現在的戶型新規)。
比如開始出現“偷面積”的產品,很多經典的“N+1”戶型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所以,不用總覺得有新規加持的新房得房率,就秒殺所有二手房。
這個時期也有不少得房率接近100%的產品,而且是房間不需要睡窗臺榻榻米,三面都能下床的那種。
直接自信告訴買家:超大的入戶花園、“N+1”房、陽臺等都只計算一半面積,而不是室內贈送的空間,多來自窗臺就好。
5、2017年-2021年
樓市最后的瘋狂時期,地價不斷上升、地王頻出。隔壁地塊“面粉”還貴過在售樓盤“面包”的現象頻頻出現。
為了讓新房能賣出兩倍的“面粉”價,這個時期有一種叫“咬合式復式”的產品橫空出世。
它是一種錯層的復式設計,通過拔高層高(通常為5.4米左右,達到6米則需要兩層計算)的方法,來從名義上實現“買一層送一層”的效果。
△咬合式復式示意圖
不過,這種產品的優缺點都十分明顯。室內有樓梯的設計對于家中的幼兒和老人來說都不太友好,比較適合年輕的悅己單身一族。
所以,雖然說二手樓現在是買方市場,但賣家也還是可以“挑客”的。
就比如有人覺得有點雞肋的這種小復式產品,為特定人群規劃好正中下懷的生活場景后,再發票圈,咨詢量會翻倍。
6、2022年以后
這兩年的二手房有點尷尬,可能不少人真的屬于悲催的“高位站崗”。并且有可能戶型實用率的確沒有現在的新規產品高。
不過,不少房子還是期樓或者剛收樓不久,以及就是證不滿2年交易的話,還要繳納5.3%的增值稅。
現在又有新盤夾擊,愿意接手的“大冤種”真的不多。
就如有朋友跟我說,他前兩年入手的老黃埔樓盤有買家接盤,但條件是各付各稅,他大概要虧60w的稅費。
權衡了一下,因為也還沒有相中更好的樓盤,所以他選擇等證滿兩年再做考慮。
有一點提醒大家,達到條件后,盡早完稅辦證哦,這樣也能盡早“滿2”解套。
由于篇幅的問題,“賣房”系列的開篇,我只是按時間軸,從面上梳理了一下廣州二手房的總體情況,后面這個系列還會持續更新,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