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當第一縷陽光穿透牛肉面館蒸騰的熱氣,蘭州人的一天從"牛大碗"開始。這家藏在南濱河路的磨溝沿老字號,三十年的湯頭在銅鍋里翻涌,毛細面條裹著紅亮辣油,配上鹵得透香的腱子肉,連當地老饕都會提醒:"面要快吃,湯要喝完,這才是地道吃法。"
順著牛肉面的香氣走到黃河邊,9米長的黃河母親雕塑靜臥在晨光中。花崗巖雕琢的波紋里,母親懷中的嬰兒正伸手觸碰浪花,河風掠過雕塑基座鐫刻的彩陶紋樣,恍惚聽見五千年前先民制陶汲水的聲響。建議往東步行200米,登上黃河索道俯瞰,鐵灰色河面翻涌的漩渦,恰似這座城市剛柔并濟的性格。
橫跨黃河的中山橋在正午陽光下展露全貌。踩著112歲高齡的德國鋼梁,指尖撫過鉚釘拼接的接縫,會觸碰到1909年的故事—!
當年用駱駝運來的建材,在黃河結冰期靠冰面運輸的奇景。橋北端的石碑記載著建橋往事,而橋南的"天下黃河第一橋"牌匾前,總聚集著用手機拍全景的游客。
過橋即抵白塔山公園,建議沿東側步道緩行。山腰處明代烽火臺遺址的青磚上,還殘留著西北風沙打磨的痕跡。
登頂白塔時別急著拍照,先繞塔三圈——這是本地老人傳授的秘訣,據說能看清塔身七級八面的建筑玄機。站在1958年重建的白塔下,整座蘭州城在眼前鋪展,黃河如金帶穿城而過。
暮色降臨時分,正寧路夜市68號攤位的牛奶雞蛋醪糟準時飄香。戴著白帽的老師傅手持銅勺,在翻滾的醪糟里旋出完美的雞蛋花,撒上寧夏枸杞、臨夏葡萄干,最后那勺芝麻才是點睛之筆。
端著溫熱的瓷碗穿行夜市,烤肉簽子碰撞的脆響、杏皮水冰塊晃蕩的清音、油炒粉鏟子刮過鐵鍋的沙沙聲,合奏成最地道的蘭州夜曲。
當中山橋的景觀燈逐一亮起,不妨在河畔茶攤要杯三泡臺。看著蓋碗里春尖茶葉、臨澤小棗、永登玫瑰與冰糖在沸水中舒展,河風裹著潮濕的水汽拂過面頰。
此時回望白日走過的風景,忽然明白蘭州人常說的"白天阿富汗,晚上曼哈頓"——粗糲與精致,古老與現代,都在這座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里水乳交融。
Tips:
1. 黃河索道運行時間8:30-19:00,單程約5分鐘
2. 白塔山公園西側下山道可直達金城關文化博覽區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