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商業晨刊
光明乳業(600597.SH)曾是中國乳業的領軍企業,早年憑借巴氏鮮奶在上海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并于2002年成功上市,成為“中國乳業第一股”。然而,隨著伊利(600887.SH)、蒙牛(2319.HK)等全國性乳企的崛起,光明乳業逐漸在市場競爭中落后,過去幾年更是深陷營收停滯、利潤下滑、管理混亂、產品投訴激增的困境。
2024年,國內乳業經歷“價格戰”和“需求疲軟”雙重打擊,光明乳業的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根據公司最新披露的業績報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84.13億元,同比下滑10.89%;凈利潤僅1.16億元,同比暴跌63.94%。尤為值得警惕的是,第三季度單季公司虧損1.6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盈利,情況可謂急轉直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光明乳業的行業地位持續滑落,市值早已被伊利、蒙牛遠遠甩開,其在全國乳制品市場的份額也被后起之秀不斷蠶食。如今的光明乳業,不僅難以突破300億元的營收瓶頸,還因單一市場依賴、境外投資失敗、成本失控等問題,陷入長期的經營低迷。
區域依賴嚴重,全國擴張受阻
光明乳業的核心業務模式依賴巴氏殺菌鮮奶,這本應是其競爭優勢,但由于對冷鏈配送、牧場半徑的高度依賴,該業務難以實現全國化。盡管公司近年來不斷嘗試拓展全國市場,但效果極為有限。數據顯示:上海市場仍是光明乳業最核心的收入來源,占比長期維持在25%-33%之間,但2024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上海市場營收均出現顯著下降。外地市場營收同比下滑超過20%,擴張不利進一步拖累了整體業績。
相較之下,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以常溫奶、奶粉為主力產品,全國渠道建設更加完善,而光明乳業的全國布局卻遲遲未能突破。這也意味著,當上海市場增長受限,公司便難以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最終導致營收下滑、市場份額萎縮。
產品結構單一,盈利能力持續走低
光明乳業的產品矩陣過于依賴鮮奶,而該品類毛利率較低,價格競爭激烈,導致整體盈利能力長期處于低位。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僅為19.28%,遠低于行業平均30%左右的水平。相比之下,伊利、蒙牛不斷升級產品結構,打造高端奶粉、功能奶等高附加值產品,而光明乳業在新品研發方面投入不足,導致利潤空間持續受限。
此外,隨著新乳業、君樂寶等區域品牌加速崛起,光明乳業的市場壁壘正在迅速被攻破。曾經依賴的社區配送模式,如今已難以支撐競爭優勢,公司在全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正被逐步削弱。
境外投資拖累,財務壓力加劇
光明乳業不僅在國內市場競爭乏力,其海外投資也成為了一場災難。近年來,光明乳業對新西蘭新萊特(Synlait) 投入大量資金,試圖借此完善全球供應鏈,切入高端乳粉市場。然而,新萊特經營不善,資產負債率高企,長期虧損,導致光明乳業不得不反復“輸血”。2024年,光明乳業因新萊特計提大額虧損,進一步拖累公司凈利潤,但即便如此,公司仍無法擺脫新萊特的財務泥潭。
光明乳業的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貨幣資金僅為34億元,而有息負債卻高達36億元,這意味著公司手頭資金已無法完全覆蓋債務,財務風險顯著增加。相比之下,伊利、蒙牛在海外市場布局更加成功,既能獲取優質奶源,又能通過海外產品補充國內高端市場,形成有效協同,而光明乳業則在全球化競爭中失去了主動權。
管理層頻繁更迭,戰略執行混亂
光明乳業的高層管理層在過去十年間多次更換,部分高管甚至因腐敗或違規被調查,公司治理問題嚴重影響了業務的穩定發展。高管更替頻繁,導致企業戰略缺乏連貫性,市場決策滯后。在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光明乳業仍然未能建立長期的產品創新和品牌升級機制,導致市場份額持續被蠶食。
此外,公司近年雖提出“數字化轉型”和“全產業鏈管理”,但這些改革措施尚未在業務增長上體現明顯成效。如果管理層無法穩定下來,光明乳業恐難以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產品質量投訴頻發,品牌形象受損
作為乳品企業,光明乳業的產品質量本應是其立身之本,但近年來,公司卻因多起食品安全事件頻遭消費者投訴。
光明乳業近期典型投訴事件:2025年1月,消費者在美宜佳超市購買的光明酸奶保質期內變質,出現發黑發綠異物。2024年10月,孕婦飲用光明莫斯利安酸奶時,發現產品含有鮮血和血腥味,最終導致其住院治療。2024年5月,消費者飲用光明牛奶后,全家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癥狀,被醫生診斷為細菌感染性腸炎。
光明乳業的售后服務也飽受詬?。合M者投訴訂奶服務中途停止,相關負責人失聯,退款無門。公司處理投訴態度消極,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投訴量達433條,占蒙牛投訴量的11.54%。
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發,無疑嚴重影響了光明乳業的品牌信譽,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產品質量問題若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消費者忠誠度恐將進一步下滑。
光明乳業曾是中國乳業的先行者,但如今卻因市場布局單一、產品創新乏力、海外投資失誤、管理混亂、產品質量問題等一系列因素,逐漸陷入困境。面對行業巨頭伊利、蒙牛的步步緊逼,光明乳業的挑戰越來越大。
未來,公司若想扭轉頹勢,必須從全國化布局、產品結構升級、成本優化、品牌管理等方面入手,否則,其市場地位和投資者信心都將繼續下滑。如果不能盡快找到破局之道,光明乳業或將被進一步邊緣化,甚至有可能淪為乳業市場的二線品牌。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