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手剛從越南代表肩上挪開,河內的打印機就吐出了滾燙的征稅令。誰也沒料到,這場看似皆大歡喜的簽約儀式,會在短短幾天內讓東南亞的產業鏈天翻地覆。
越南總理范明政簽字時,鋼筆上的汗漬都沒干。這份談了三個月的協議,表面上把 46% 的懲罰性關稅降到 20%,可暗地里藏著兩把刀:對中國轉運商品征 40% 的稅,還要對美國全面零關稅開放。
越南也是沒辦法。四個月前美國一加關稅,越南股市當天就跌了 6.7%,匯率創 31 年新低。要知道,越南對美年順差 1230 億美元,占了 GDP 的三成,電子產業 120 億美元的產值更是懸在半空。
可協議剛簽,越南工貿部就對中國熱軋卷鋼征了 27.83% 的反傾銷稅。要知道,這種工業骨架材料,越南六成都是從中國進口的。這一刀下去,中越三十年的產業鏈協作,咔嚓一聲斷了。
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整個供應鏈都亂了套。胡志明市的寶成鞋廠,200 臺自動裁床因為中國刀片斷供,齊刷刷停了,每小時就損失 3 萬美元。三星電子基地趕緊停了中國攝像頭模組的進口,佳能工廠也慌慌張張換了馬來西亞的軸承。
東南亞各國連夜站隊,忙得不可開交。泰國工業部長帶著 15 家汽配企業直飛廣州,樣品箱里塞滿了新能源車部件。上海自貿區的大屏上,越南計算機配件通關量三天跌了 15%,可泰國榴蓮進口量卻暴漲 38%。墨西哥蒙特雷的 TCL 工廠里,工人正撕下 “越南制造” 的標簽,據說佛山家具商的 8 條生產線正跨洋轉運過來。
中國企業也沒閑著,想出各種辦法突圍。廣西紡織集團搞出 “越南織布 + 墨西哥成衣” 的雙跳板模式,硬扛著三成的成本上漲,穿過 40% 關稅的火線。
越南付出的可不光是經濟代價。為了減稅,河內答應讓美國海關在越南監管,甚至允許美方實時監控工廠原材料比例。這簡直是把經濟主權一點點交出去。
哈雷摩托零關稅在越南街頭跑,本土的 Vinamilk 乳企在美國資本的傾銷下,只能降價求生。更諷刺的是,20% 的關稅比原來還是高一倍,美國也沒承認越南的市場經濟地位,高科技出口管制一點沒松。
越南工貿部悄悄改了進出口條例,把供應鏈披露條款刪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自救,畢竟中越合作的鐵路項目還需要中國技術,美國可不會輕易給技術。
中方的反擊那叫一個快。協議簽署當天,中國商務部提前 7 小時宣布對歐盟白蘭地加征 34.9% 關稅,直接打在馬克龍的票倉上。友誼關海關也同步啟動 “原產地雷霆行動”,越南火龍果車隊堵了三公里,通關速度跌了 47%。
更狠的是規則層面。要是嚴格執行 “增值 30%” 的原產地標準,越南去年 170 億美元 “洗產地” 的商品就全沒了。深圳鴻富精密對越南硅麥克風膜片加收 50% 保證金,要知道這部件占了越南市場的 65%,越南工廠想找替代貨源都找不到。
胡志明證交所里,受反傾銷保護的 Hoa Phat 鋼鐵連漲三個漲停,可公司倉庫里的熱軋卷鋼庫存只夠撐半個月。發言人小聲說:“沒有中國的合金添加劑,月底就得停產。”
這場風波讓東南亞的格局徹底變了。泰國趕緊抱中國大腿,工業部長帶著 15 家汽配企業飛廣州。越南這邊不行了,那邊泰國的榴蓮進口量就暴漲 38%。
珠江口緝私艇截獲三艘鐵殼船,“柬埔寨制造” 的標簽下,露出的是越南平陽工廠的包裝帶。深圳鹽田港的 “東方西班牙” 號啟航,甲板上數萬箱掃地機器人印著 “泰國制造” 的新標簽。
越南這步棋走得究竟值不值,現在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東南亞的產業鏈格局,已經被徹底改寫了。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