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臺積電宣布在美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迅速引發了各方的關注。如今,事件還在繼續發酵,重點是受到島內民眾的激烈反對,甚至有聲音讓張忠謀再次出山。
畢竟張忠謀創辦了臺積電,還曾在退休后二次出手挽救臺積電,如今臺積電又站在了風口浪尖。不僅如此,近日美媒再次爆出勁爆消息,臺積電再次成為島內抨擊焦點。
為了平復中國臺灣省島內民眾的激動情緒,臺積電現任董事長魏哲家專門召開記者會進行回應,表示這次在美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主要是為了滿足美方客戶的需求。
同時,魏哲家還表示,臺積電在中國臺灣省的投資不會受到影響,還會再建11座廠。
然而,魏哲家的表態根本不能讓島內民眾信服,滿足客戶需求只是表面理由,再說臺積電的資金總體有限制,1000億美元超過近三年利潤,怎么會不擠奪本土建廠投資。
明眼人都很明白,臺積電這1000億美元投資主要是因為美方的壓力,尤其是特朗普一直叫囂的對中國臺灣省半導體加征100%關稅,所以才會無條件答應擴大投資的。
不然的話,為什么之前不擴大投資,而在美方芯片補貼激勵下,三次才650億美元。
更為關鍵的是,宣布1000億美元投資還是在白宮,明顯是魏哲家和特朗普見面后溝通的結果,特朗普用加征關稅進行威脅,沒有給出任何交換條件,臺積電就答應了。
另一方面理由就是之前美方傳出的合資經營英特爾工廠消息,美方有意讓臺積電和英特爾合資經營英特爾的晶圓廠,讓臺積電出資、出技術,但又不讓臺積電進行管控。
這樣的結果就是,臺積電不僅錢出了,還得交出技術,那還不如自己投資建廠。所以也有分析認為,臺積電這次痛快地答應在美增資1000億美元,就是避免合資建廠。
然而,近日彭博社發布了相關消息,情況根本不是這么回事,臺積電根本難以避免。
臺積電在美增資1000億美元,根本不能避免參與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的合資經營。也就是說,在美增資1000億美元建廠是一回事,跟英特爾合資經營又是另一回事。
其實用簡單的話來講就是,美方先薅了一把羊毛,還計劃繼續薅臺積電另一把羊毛。
據美媒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臺積電不想單獨參與,已經向英偉達、AMD、博通等美企發出提議,希望這些客戶共同入股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爭取共同合作。
臺積電應該很明白,參與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的經營不是那么容易的,畢竟兩家的經營模式和技術路線等都有區別,臺積電純晶圓代工,而英特爾之前一直是IDM模式。
盡管英特爾把代工業務獨立出來,但兩家的代工技術路線差異很大。再說,英特爾處理器業務與其制程工藝技術緊密綁定,讓臺積電參與,還有可能導致機密技術泄密。
因此,別說臺積電不太愿意,英特爾某些高層也很反對,那樣會助推廣臺積電更強。
本來,英特爾就以趕超臺積電、三星為目標,一旦讓臺積電參與合資經營,就會進一步弱化英特爾的代工業務未來。再說,英特爾18A又取得進展,不想就此停止進取。
而臺積電為了拉上客戶共同參與,還表示將會負責晶圓廠運營,并且持股比例不會超過50%,但客戶似乎都不太感冒,尤其是博通CEO不表示,目前不會考慮參與收購。
據說,高通此前也曾收到過臺積電的提議,但高通已經退出了收購英特爾業務的討論。
恐怕臺積電也沒有料到,客戶們對共同入股都不感興趣,大概率都明白此舉不會有好的結果,畢竟這是美方給臺積電挖的一個坑,他們可不想跟臺積電一起跳進去受損。
對此,有外媒直接評價道,臺積電預料的結果突然反轉了!本以為能拉上美企客戶共同參與,以避免承受更大的損失,如今看來人家都不上套,結果只能是自己入坑了!
對于這個情況,島內民眾更是反應強烈,認為臺積電要被掏空,徹底變為美積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