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制造業專家屈賢明:這些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如何打造的

0
分享至



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2024中國(保定)制造強國年會暨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發展大會在河北省保定市成功召開。在27日下午的建筑行業綠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榮譽主任,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專家委員會委員屈賢明出席大會,并以《如何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為題作主題演講。


本文是根據嘉賓現場演講速記整理: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建設產業集群,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已經成為各地非常關注和追求的一個目標。目前經過了幾次大賽,全國產生了80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特別是最后一次集群的競賽還是非常激烈的。有一百五十幾家集群參加了最后的競賽。我們保定還是很榮幸的,在今年的競賽當中,保定與北京經濟開發區、北京順義區、天津濱海新區、河北雄安新區聯合申報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榜上有名。

我現在簡要地講一講我對產業集群的一些認識,以及作為評委參加大賽的一些見解,特別也受工信部的委托,調查了很多家的產業集群,對他們的發展也有了一些的了解。

產業集群的形成

形成產業集群是各國工業化過程中的普遍現象。早在1891年美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產業集群是一群具有“外部分工”性質的小企業為了某類產業生產而聯合形成的群體。

這就是最早的集群的初心。隨著工業的發展,這個產業集群,形成了一些特征。首先空間集中。第二,他有極強的成本優勢。你想多個企業集中在一起,企業之間的交易就方便了,不用跑到外面去和其他的企業進行洽談交易,那個時代交通也沒現在這樣的方便,所以運營成本就可以大大下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創新優勢,互相之間的借鑒、信息交流。它主體是多元化的,不僅有制造業企業,還有圍繞這個主機制造各種零部件、各種服務形成的一塊一塊的網絡化生態組織結構,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資金鏈更加密切,輻射帶動作用強。像我們保定集群,不僅僅發展新能源的一些裝備,現在帶動了這個建筑和新能源的一體化。

還有一些產業集群,還有自己特定的文化,我們保定也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那么下面就希望我們在建設集群的時候,把保定的文化這個因素能夠注入我們的產業集群當中。


我國產業集群的演進過程

大家知道,2020年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在此過程中,我國產業集群發展迅速,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1.0版本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民營經濟快速崛起。面對單打獨斗的競爭劣勢,浙江等地的小企業通過“塊狀經濟”模式自發集聚,形成“螞蟻雄兵”式的協作網絡,擁有了和大企業競爭的能力。

2.0版本就是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集群從企業簡單扎堆轉向有機協同。以河南長垣起重機械集群為例,初期百余家企業扎堆生產電弧,同質化嚴重。通過引入防爆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企業,比如說佳木斯或南陽的防爆電機到這里建分廠,逐步構建完整產業鏈,實現從單一環節到全鏈條協作的跨越。這一階段的標志是“專業分工+本地配套”的生態雛形形成。

3.0版本,2019年,工信部推進具有國內先進和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我把它稱之為國家制造業產業集群。各地也越來越重視。

4.0版本,產業集群又會上升一個新的版本,就是要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的形成可歸納為兩種模式:

一是按市場經濟規律形成,如浙江溫州樂清的低壓電器集群,上世紀80年代,起步于2家4兄弟,用20萬元起家,經過40年風風火火形成正泰、德力西兩家百億元級龍頭企業、5家單項冠軍企業、4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萬家企業組成的“熱帶雨林”式生態體系,2023年集群總產值2715億元,產業鏈配套率85%,低壓電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65%。

這類的還有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 ,東莞市移動智能終端集群、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蘇州高端科技儀器集群等。

二是政府有計劃地布局和推進形成,如西安市航空產業集群、成都市德陽市高端能源裝備集群、洛陽現代農機裝備集群、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等。

至今已形成80家國家級產業集群。


這幾年產業集群競賽越來越受到各地的重視,競爭十分激烈,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是各地建設制造強省(市、自治區)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各地領導普遍認識到,本地有效資源有限,不能大水漫灌,只有集中力量打造幾個本地有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幾個在全國領先、在世界有影響力的集群,才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確保本地區在全國的地位。

二是打造先進的產業集群已成為建設制造強國的主要路徑,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是制造強國應具備的主要特征。我們現在在評估這10年制造強國建設的進程的時候,有一個觀點感到在開始的時候并沒有把產業集群當一個大事,但是經過這個10年的實踐,產業集群成長很快,受到了各地的高度重視,可以說是有一批在世界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這可以是制造強國應具備的特征。

三是一些集群已具備向世界級產業集群沖鋒的條件。據中國工程院最近的評估,目前我國已有7大產業處于世界領先:信息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家電、紡織服裝;5大產業處于世界先進:鋼鐵、石化、建筑材料、航天裝備、節能汽車。同時又形成了80家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具備了向世界級產業集群沖鋒的條件。各地也在蓄勢待發,準備一搏。


各地打造有影響力的

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好做法

在打造世界打造產業集群的進程中有很多好的做法,一是要選擇主導產業,在本地是具有優勢特色的產業地區,這些集群對地方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強。

二是各地主要領導重視,多是一把手工程。前兩屆河南這么一個制造業的大省卻沒有一家,省里當然壓力很大,我在全國論壇上,我也發表了一個看法,像河南這么一個制造大省,一個集群都沒有,天理難容,應該給他們機會。河南新的省委書記上任以后,我們工程院研究有河南在超硬材料方面,在世界的有影響的。是我們有反制能力的產業集群。所以書記上任以后。一把手工程,親自抓超級材料產業,抓產業集群。這次河南中域擺脫了令人尷尬局面。超硬材料集群,也開始在國內有名了,這可是在一定程度上,省委書記會很高興的在外再認真的我正辦了一件大事,為河南人民遞了一個再一個就是產業。

三是當地的市場占有率要高,對市場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四是對主導產品和核心技術有引領能力,即提高創新能力是關鍵,投入建立公共的技術中心。

五是,打造安全可控的產業鏈,集群的自主配套率在60%以上

六是公共服務能力強(如設有質量檢驗中心),有較強共享制造能力。

七是第三方的推進機構很重要。盡管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培育,但長期系統性推進離不開兼具資源整合能力與行業洞察力的專業化團隊支撐。

在湖南考察的時候,湖南就有一個基于超級計算機國防科大,所以它的信息的系統和安全方面的有一個優勢,這個集群有一個第三方推進機構以及一個帶頭人,曾經是國防科大的校辦主任,計算機系領導,所以他非常熱心。他用了6年的時間,把這個產業集群做到了現在將近2000億,解決了國家在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方面的一個熱點的問題。

第三方機構的專業性與執行力是集群突破技術壁壘的核心要素。比如說前不久在紹興,他們是瞄準了建設世界級的紡織產業集群的目標,將上游的PTA、聚酯、紡織,中游織造、染整,下游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塊狀產業整合成上萬億級的完整產業鏈。特別是圍繞這個產業,投資50億元建設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構建萬億級全鏈條協同體系,終結企業“散兵游勇”狀態。

我們現在工信部建設的33家創新中心,投資才4個億,跟它這樣一個創新中心的規模是沒法比較的。

它還做了一個很有價值的事情,印染、污染,各地都把它拒之門外。認為環保風暴一來又要關門。它卻首創印染企業跨地區搬遷聚集,將236家企業整合成108家,用綠色染整技術和裝備、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投資150億元,打造以印染為核心的藍印時尚小鎮。


世界級產業集群應具有的特征

世界級產業集群擁有什么特征?僅供大家參考,這也是在討論研究當中。

規模表征:要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產業產值占區域內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要超過20%,在國民經濟規模發展中將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產品表征:產業鏈重點環節產品要達到全覆蓋,擁有一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譜系化產品;

企業表征:要擁有至少一個鏈主企業,具備國際標準制定能力、產品定義能力、技術引領能力和產業鏈控制能力,主要龍頭企業應進入世界500強,擁有一批專注于細分領域、細分市場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安全表征:集群內國內產品自主配套率達到80%以上,具備完備的配套體系;

協同表征: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高效協同,充分分工,互相融入下一代產品研發,供應鏈企業間基本實現零庫存;

品牌表征:擁有國際知名品牌;

創新表征:OECD/PCT專利國際領先,研發投入不低于國際同類產業集群;

開放表征:集群具有較高的國際開放度,與國外企業、高校建立廣泛合作,在國外主要地區擁有研發、生產基地,集群內擁有一批合資、外資企業;

人才表征:集群內擁有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和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職業院校,擁有國家級領軍人才;

促進機構表征:能夠支撐政府決策、落實政府職能,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中試驗證基地,定期召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論壇、技術論壇,定期組織供應鏈活動,具備成果轉化落地能力。

謝謝大家。

80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簡介

01

成德綿自涼航空航天集群

成德綿自涼航空航天集群是一個以成都為核心區、德陽、綿陽、自貢、涼山為協同區的一體化發展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該集群在飛機和發動機整機、核心大部件、航電系統和機載設備、維修服務領域具有突出優勢,集中了亞洲最大的風洞群、世界最大的大型鑄鍛鋼制造基地、亞洲最大的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平臺。集群集聚航天領域企事業單位超千家,探索出“小核心、大協作”的模式并得到國家認可和推廣,在國內航空航天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02

哈爾濱航空集群

哈爾濱航空集群以平房區為核心,擁有深厚的航空工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鏈條。作為全國最大的直升機制造基地、重要的航空鋁鎂合金加工基地和航空復合材料生產基地,哈爾濱航空集群聚集了108家產業核心配套企業,其中71家為高新技術企業,并擁有77家科研機構。哈爾濱擁有中航哈飛、航發東安兩大央企,這兩大主機廠的自主可控配套產品生產任務在區域本地外協配套率已達到90%以上。該集群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擁有國際權威適航當局認可的設計研發制造體系,并在復合材料設計與驗證等多項技術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同時,哈爾濱航空集群積極擴大開放合作,與多個國家開展合作,推動產業新集聚,培育自身新優勢。

03

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

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集聚了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大飛機裝機配套供應商,產業鏈相關企業超過900家,工業產值超千億元。該集群以其創新能力、工業基礎和產品配套的完善性而著稱,是大飛機產業中創新能力最強、工業基礎最好、產品配套最完善的集群之一。該集群以長三角一市三省及江西省全域為實施范圍,以上海臨港新片區、江蘇無錫、浙江杭州、安徽六安、江西南昌為核心承載區,目標是到2027年初步建成國際一流水平的關鍵技術自主高地、核心產品供給高地、科技企業集聚高地,打造成為世界級民用航空產業集群。在機體大部件、航空材料、零部件、關聯裝備等領域,浙江具備較強的配套能力,其中西子航空中標國產大飛機C919大型客機中機身(含中央翼)裝配和零件制造工作包項目,是全國三家供應商中唯一的民營企業;華瑞航空是寬體客機C929機身復合材料大部件的初級供應商。此外,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還包括瀝高復合、星箭航空、紅獅寶盛等12家零部件企業進入商飛合格供應商體系,并且有一批企業與波音、空客等建立了供應合作關系。

04

沈陽航空集群

沈陽航空集群是依托沈陽在航空產業的傳統優勢,以沈飛、黎明、沈飛民機等龍頭制造企業和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等研發支撐單位為核心,圍繞“軍民燃+低空經濟”4大產業體系,構建形成的“雙核一基地”空間布局的產業集群。沈陽被譽為“新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在中國航空史上創造了多個第一、填補了多項空白。沈陽航空集群正搶灘布局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賽道,朝著世界級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勇毅前行,力爭全市航空航天產業集群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到2030年突破2500億元。

05

青煙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

青煙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是由青島、煙臺、威海三地共同建設的產業集群。該集群擁有北海造船、中集來福士等總裝建造及配套規上企業約140家,主建船型本地配套率超過40%,并匯集了山東海運、中國船級社青島分社、青島海檢集團等上下游企業超600家。集群初步形成了集研發設計、原材料、建造、配套、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實現了船東、船廠雙贏共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青煙威三地在產業格局上“主業突出、功能互補”,其中青島海西灣船舶與海工裝備基地連續獲評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煙臺成為全球四大深水半潛式平臺建造基地之一,威海形成了高端客滾船、遠洋漁船及游艇等特色產品集聚區。2022年,集群核心產業產值超800億元,近三年平均增速超20%,占全省比重超80%。海工裝備產業規模占全國比重達37%,居全國首位。

06

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

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是中國重要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基地,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和建設安全高效產業鏈為核心,以綠色、智能、深海、極地為發展方向,以遠洋船舶和深海裝備研制為重點。根據《上海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原創技術策源和綠色智能引領的全球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地。目標是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球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高地,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重點造船企業全球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推動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高端船型設計、核心系統、關鍵部件的自主專利基本形成,新材料、機電設備、工業軟件加快研發及應用,船用動力環節自主配套率達到90%以上。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散貨船、集裝箱船等主流船型產品,以及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裝置和深海油氣水下生產系統等海洋工程裝備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自主配套率提升到80%以上;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完成建造交付。智能船舶、重型破冰船、深海采礦裝備、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及再氣化裝置等新型裝備實現重大布局突破。

07

洛陽現代農機裝備集群

洛陽現代農機裝備集群是我國規模大、產業鏈條完備的農機裝備產業集群,以中國一拖為龍頭,關聯企業300余家,年產值約600億元、占全國約30%。集群大中型拖拉機產品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位于行業第一,玉米、小麥等收獲機產品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該集群集聚了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等10余家國家級創新平臺、20余家省部級創新平臺,擁有全國拖拉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導、參與制定國際、國家標準60余項,整體科研實力國內領先。

08

金臺丘陵山區農機裝備集群

金臺丘陵山區農機裝備集群是由金華和臺州聯合打造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以丘陵山區小型農機裝備為核心,涵蓋了園林機械、收獲裝備、茶葉機械、排灌機械等多個領域,形成了特色農業機械集聚區。該集群產業基礎扎實,總產值超900億元,擁有8個國際先進產品和20個國內領先產品,整體競爭實力位居國內領先、國際一流。企業競爭優勢突出,集聚了四方集團、星萊和、三鋒等頭部企業,并累計培育了19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上市企業和32家省“品字標”企業。創新要素富集,建有國家林草裝備科創園、農業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承擔了34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并主導或參與制定了59個國家標準。開放能級領跑全國,建成行銷196個國家的銷售網絡,2023年金臺地區農機裝備出口額達318.9億元,連續15年居全國首位。

09

濰臨日智能農機裝備集群

濰臨日智能農機裝備集群是由濰坊市牽頭,聯合臨沂、日照等地形成的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集群。該集群以濰柴雷沃為核心,是國內產業規模最大、創新能力最強、產品體系最全、產業鏈最完整的智能農機集群。2023年,濰臨日智能農機裝備集群的產值達到了1650億元,占全國農機行業的四分之一,產業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集群內擁有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3家,數量居行業內全國第一。此外,集群還擁有行業內唯一的全系列動力總成、傳動、液壓、電控等核心零部件產業鏈,以及耕、種、管、收、運、烘等全程機械化整機裝備產品體系。集群內還建有全國唯一的智能農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國唯一大馬力農機裝備傳動系統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試驗驗證平臺。

10

京津冀安全應急裝備集群

京津冀安全應急裝備集群發展定位為全球知名的安全應急裝備先進制造業高地、全國領先的安全應急裝備創新策源地、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試驗田、產業集群治理模式創新示范區。集群發展重點包括圍繞地震和地質災害、洪澇災害、冰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緊急生命救護、城市安全等重點應用場景,推進安全應急裝備高端化、智能化、標準化、系列化、成套化發展,并構建起貫穿監測預警、安全防護、應急救援全產業鏈的安全應急裝備產業體系。此外,集群還確定了核心區、重點區、支撐區的發展布局,包括石家莊、唐山、雄安新區等核心區域,以及中關村科技園豐臺園、天津濱海新區、張家口、保定等重點區域。

根據規劃,到2025年,京津冀安全應急裝備集群計劃初步完善產業發展生態體系,提升集群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優勢產品競爭力,并創建約10家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實施約30個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項目,形成代表全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安全應急裝備先進制造業集群。到2028年,該集群的產業實力、創新能力、先進制造能力、企業競爭力、產業發展生態和集群治理能力將大幅躍升,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機制更加順暢,保障首都、拱衛國家安全能力顯著增強,全面助力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11

衡長株潭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集群

衡長株潭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集群是湖南衡陽、長沙、株洲、湘潭四市聯合打造的國內產業鏈和配套體系最完善、科教資源最豐富、輻射帶動效應最強的特高壓輸變電裝備產業集群。該集群匯聚了749家上下游企業,2023年實現營收2045億元,在全國同行中名列前茅。集群在特高壓變壓器、電抗器產能方面全球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25%;軌道交通牽引變壓器國內市場占有率50%;智能電表、功率半導體、布電線、高壓隔離開關及接地開關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前列;扁型電磁線、絕緣子的生產規模全球第一。據統計,目前集群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35個、省部級平臺161個;集群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強度約5%,累計培育出9個國家單項冠軍企業和61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2

浙東工業母機集群

浙東工業母機集群集聚了20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2023年實現產值近2800億元,占全國近五分之一。 該集群在工業母機領域被認為最有條件、最有希望沖擊世界級的集群,工業母機是制造機器的機器,被譽為制造業的心臟。 浙東工業母機集群在全國每3臺金屬切削機床、每5臺金屬成形機床中,就有一臺產自浙東地區,產業集聚度極高。 集群內部活躍著35家上市企業、13家單項冠軍企業、1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德馬吉森精機、津上精密機床等6家全球整機龍頭企業。集群還建設了全國首個數控機床產業大腦,率先實現產業鏈數字化治理和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主導產品本地配套率達80%以上。集群依托百億級產業基金,加速中試驗證基地、檢驗檢測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四鏈融合”,加快構建安全自主可控的工業母機產業生態。

13

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

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是由陜西省寶雞市、漢中市以及甘肅省天水市共同組成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該集群在工業母機領域具有深厚的發展基礎和雄厚的研發實力,集聚了秦川機床、星火機床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寶雞機床、渭河工模具、天水鍛壓、漢江機床、漢江工具等骨干企業。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涵蓋了從“零部件”到“整機”再到“智能產線”和“市場服務”的較為完備的工業母機制造產業鏈。

14

沈大工業母機集群

沈大工業母機集群以沈陽、大連兩市的產業協同為紐帶,由沈陽機床、大連機床等行業龍頭引領,匯聚了專業化配套企業與高校院所。該集群以突破高端主機、數控系統、功能部件“卡脖子”技術為主攻方向,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工業母機集群。目前,集群主導產業規模超過600億元。沈陽作為“中國機床之鄉”和“中國真空技術發源地”,產業基礎雄厚,主導產品涵蓋廣泛,創新能力突出,擁有眾多國家級人才與創新載體,更秉持國家利益至上原則,構建全鏈條協同攻關體系,并在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成績斐然。

15

蘇州高端科技儀器集群

蘇州高端科技儀器集群以蘇州工業園區為核心區,立足工業儀器、科學儀器、專用儀器三大領域,聚焦工業控制、智能檢測、物性測試、電子測量、智能傳感、數字影像等六大方向。核心區內集聚了高端科技儀器相關企業700余家,培育了8家上市企業,產業總規模近400億元。蘇州高端科技儀器集群的主導產品,如BMS芯片檢測設備、力學試驗設備等,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首位。

16

青島儀器儀表集群

青島儀器儀表集群擁有規模以上企業250多家和科技型企業1000余家,產業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保持超過17%的高速增長。青島儀器儀表集群在分析儀器、電子測試儀器等高端科學儀器及核心部件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突破多項技術難題,打破國際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集群在海洋儀器、電子測量儀器、三坐標測量儀、離子色譜儀等細分領域國內領先。集群擁有8個國家級創新載體、22個省級以上創新載體,嶗山實驗室是海洋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

17

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

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是國內新一代信創產業布局最為完整的產業集群,產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集聚了3.3萬余家優質企業,其中包括5000余家規上企業、80余家上市企業以及5000余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該集群在全國市場占有率超過四成,擁有麒麟、統信兩大操作系統市場占有率超過90%,海光、飛騰和龍芯在黨政、通信、金融等領域市場份額占比過半,聯想集團連續多年占據全球PC市場份額第一,安擎AI服務器在交通、服務、公共事業行業銷量位居第一,奇安信、360、啟明星辰等6家企業穩居安全領域全國前十。

18

京津冀集成電路集群

京津冀集成電路集群是全國最主要的集成電路開發和生產基地之一。該集群在設計、襯底、外延、器件、封裝測試、專用設備、行業應用等領域優勢互補、快速發展,形成了互相支撐、協同創新的發展格局。目前,京津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產值規模占全國比重超過五分之一,制造工藝自主可控水平也不斷增強。北京作為國家集成電路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地,以海淀、經開、順義為重點區域,布局設計業和創新創業平臺,工藝與制造創新平臺及制造、裝備、先進封裝制造、特色集成電路設計,以及第三代半導體。天津以設計業為重點完善產業鏈,打造國產CPU等關鍵產品競爭優勢,以濱海新區為龍頭,帶動西青、津南、北辰、武清協同,推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河北重點發展通信網絡、北斗導航、物聯網、網絡安全等領域關鍵工藝技術研發設計,核心裝備與新型材料研發及產業化等,并在石家莊、邯鄲、保定、廊坊重點布局微波、MEMS器件、光電模塊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制造,集成電路用電子特氣生產基地,太赫茲芯片,砷化鎵單晶生產等。

19

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

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是全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策源地和產業集聚區,擁有130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占北京市的60%,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海淀區集聚了160余家具身智能創新企業,其中人形機器人企業近20家,形成了以“大腦、小腦、本體”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產業鏈條。海淀區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先發優勢,集聚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和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領域開展前沿理論探索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出臺了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的若干措施,打造中關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

20

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

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是由陜西省榆林市、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聯合打造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這一集群位于中國核心區域的能源“金三角”,擁有3個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2個煤制油氣戰略基地和全國唯一的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集群構筑了煤制油氣、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及高端化工品、煤制甲醇—烯烴及下游、煤制芳烴—乙二醇—聚酯、氯堿化工、高性能纖維等多條產業鏈,形成了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氣、煤制乙二醇、煤基精細化學品、煤基新材料等各類產品,是全國現代煤化工領域產品體系最齊全的地區。2023年,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主導產業產值達到5218.4億元。

21

大盤綠色石化集群

大盤綠色石化集群是以大連、盤錦為“雙核”,致力于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和精細化工集群。2023年,該集群的產業規模達到了6351億元。

22

包頭稀土新材料集群

包頭稀土新材料集群已形成從采冶、加工到應用、研發完整的產業體系,擁有稀土企業209家,包括國家級、自治區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家,創新型企業26家。在原材料方面,包頭市礦產品、冶煉分離計劃指標分別占全國70%、67%,居全國第一;在新材料方面,拋光、儲氫、催化助劑材料產能均居全國第一,永磁材料產能預計今年底將達到全國第一。集群內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13個、院士工作站10家,自治區級技術創新平臺93個,專利授權量2653件,全國領先;制定各類稀土標準28項,全國第一。包頭市正圍繞打造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目標,建設稀土產業集群,推動稀土應用產業向高端和前沿領域拓展。

23

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

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是以金昌和白銀為雙輪,近距離布局蘭州、武威兩大基地,打造面向前沿材料和高端產品研發生產功能區和轉化應用功能區的產業集群。該集群通過耦合帶動關聯產業發展,輻射全省,形成鎳鈷銅新材料及應用融合產業帶,打造“一帶雙輪三基地”集群產業發展格局。集群集聚企業310家,擁有世界500強企業1家,中國500強企業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10種產品國內市場份額第一,4種產品國際市場份額第一,廣泛用于“天宮一號”“華龍一號”等超級工程,營業收入達4700億元以上,成為亞洲第一、世界領先的鎳鈷銅新材料產業集群。此外,集群積極實施企業組團出海行動,參與制定國際標準4項,參與建設中國·南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PCT國際專利授權量達130件;金川集團等企業與30多個國家地區開展合作,并購6家境外礦業公司、10座有色金屬礦山。2023年集群進出口總額為170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已達297億元。

24

滇中稀貴金屬集群

滇中稀貴金屬集群以昆明高新區為重點,打造稀貴金屬催化劑、稀貴金屬高純材料及信息功能材料2條產業鏈,以武定、祿豐為重點,鈦產業形成從鈦礦采選到鈦精礦、鈦白粉、海綿鈦、鈦材加工貿易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集群擁有真空冶金國家工程實驗室等8家國家級創新平臺,集群內企業向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產業提供500多個產品、4000余種規格的貴金屬產品,20個系列600多個品種的錫銦新材料產品,以及大批的鍺、鈦、鎵等稀貴金屬新材料產品,集群在冷軋鈦帶卷、液態金屬導熱膏等多種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新型紅外智能整機系統、磷化銦、高純鍺粉、光纖級四氯化鍺、高耐蝕鈦合金等一批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集群并配套提供一體化服務,輻射國內外5000余家上下游企業。

25

鄭南商許超硬材料集群

鄭南商許超硬材料集群是河南省鄭州市、南陽市、許昌市和商丘市聯合打造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以鄭州為中心,南陽、許昌、商丘為協同,形成了全球最為完整的超硬材料產業體系。該集群擁有規上企業361家,2023年產值達到317億元,占全國超硬材料行業總產值的31.72%。超硬材料單晶、微粉、復合材料、培育鉆石等產品的全國市場占有率均超過80%,核心裝備六面頂壓機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95%。集群內擁有高性能工具全國重點實驗室等20余個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形成了從技術研發到原料及輔料生產、生產設備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及應用的集中完善的全產業鏈條,產品遠銷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

26

鷹饒撫昌銅基新材料集群

鷹饒撫昌銅基新材料集群以鷹潭為核心,聯合上饒、撫州、南昌,打造各具特色、協作融合的銅產業集群,引導銅產業鏈式集群發展。2023年,鷹潭市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3900億元,占全國銅工業的15%,占全省銅工業的55%。集群內已初步形成銅原料、銅加工、銅研發、銅檢測等“八位一體”的產業體系,并擁有國家級銅冶煉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4家國家級平臺,為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集群還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擁有國家級“5G+互聯網”應用示范工廠(場景)10家,并建設運營全國銅行業唯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推動銅產業壯大和全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27

蘇南特鋼材料集群

蘇南特鋼材料集群是南京市牽頭,以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南鋼)為龍頭企業之一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集群覆蓋了南京、無錫、蘇州、常州、鎮江等蘇南五市,已經逐步建立起規模領先、品種高端、配套完善的特鋼產業體系,產業規模和綜合競爭力居全國首位。2023年,集群主導產業產值達到8215億元,產量約3000萬噸,特鋼產量占比約23.5%,顯著高于全國10%的水平。在細分領域中,軸承鋼、齒輪鋼、合金彈簧鋼、合金工具鋼、高溫合金、電熱合金等特鋼材料的產量在全國占有重要比例。集群內現有相關企業600多家,包括多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上市企業,集聚效應明顯。

28

環杭州灣現代紡織服裝集群

環杭州灣現代紡織服裝集群以紹興、杭州、寧波、嘉興為主體,產業規模已超過萬億元。該集群占全國比重近五分之一,規模穩居全國首位,為全球提供了近三分之一的紡織原料,全球四分之一的紡織品在這里交易。 集群在化纖、印染面料等10個細分領域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球第一。集群內活躍著2家世界500強企業、6家中國500強企業、40余家上市企業、6500余家規上企業,以及6萬多家市場主體,形成了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企業梯隊。集群的產業鏈強大完備,能夠實現從一滴油到一件衣的完整生產流程,不出集群即可完成。集群正推動紡織品向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交通運輸、醫療衛生等產業用紡織品領域轉型,2023年,浙江產業用紡織品出口占全國的30.5%,居全國第一。

29

泉州現代體育產品集群

泉州現代體育產品集群以休閑體育為特色、紡織鞋服為核心,融合了石油化纖、體育器械、紡織服裝、皮革制鞋、體育服務等多個行業領域。這個集群形成了從“一滴油”到“一雙鞋、一件服裝”再到“一場賽事”的全產業生態鏈,孕育了安踏、特步、三六一度、匹克、鴻星爾克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目前,該集群的年產值超過8000億元。

30

成渝地區生物醫藥集群

成渝地區生物醫藥集群是成都和重慶聯合打造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總規模超過6500億元,聚集了6700戶相關企業,生物醫藥規上工業營收2700億元,約占全國的9.1%。聚集生物醫藥相關企業6700戶,上市企業達4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60家。形成了涵蓋生物藥、化學藥、中藥、醫療器械,貫通研發、生產、應用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成都和重慶分別出臺了相關政策,成都著力打造世界級醫藥健康產業高地,重慶則著力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產業體系。成都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以“三醫+”核心產業為主體的生物產業體系,重慶則力爭“十四五”末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成渝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在創新藥品和創新醫療器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31

綏哈大齊生物制造集群

綏哈大齊生物制造集群依托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城市的產業基礎和優勢,以生物醫藥、食品加工、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為切入點,加強產業鏈做強、價值鏈做優、供應鏈暢通等領域的開放合作。主要聚焦于玉米生物發酵產業,形成了從玉米種植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集群內現有規模以上玉米生物發酵企業11戶,設計年加工能力388萬噸,2023年實現產值55.7億元,分別占綏化市規模以上玉米深加工業的35%、39%、20%,占全省規模以上玉米深加工業的11%、13%、7%。中糧生化、肇東星湖、成福等龍頭企業加速成長,形成集中帶動,已生產出玉米油、食用酒精、腺苷、鳥苷等主要深加工產品20余種。隨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層級日益提升,肇東市玉米生物發酵產業已成為綏哈大齊玉米生物制造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32

烏昌石光伏集群

烏昌石光伏集群是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市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這一集群地域相鄰、產業相融,是新疆自然條件最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最強、人口和城鎮聚集程度最高的區域。烏昌石光伏集群聚焦國家發展所需與新疆所能,推動光伏產業全面深度參與國際競爭。目前,集群內有重點企業104家,包括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7家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此外,集群還擁有國家級智能工廠3家、國家級智能優秀場景3個、國家級綠色工廠12個、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2家。在環保和能耗方面,工業硅產品綜合能耗低于國家能耗先進值,多晶硅綜合能耗低于行業標準21.7%,工業硅污染物排放低于國標50%,生產工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把烏昌石光伏集群打造成為全球重要的綠色能源生產基地、世界級光伏技術創新與應用實驗示范區、“一帶一路”產業協同發展樞紐和兵地產業融合發展典范。

33

鹽常宿淮光伏集群

鹽常宿淮光伏集群是江蘇省鹽城、常州、宿遷和淮安四市聯合打造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形成了覆蓋硅片、電池、組件、輔材輔料、裝備制造、應用系統、組件回收等環節的全產業鏈,產業鏈完整度超過90%。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分別為176GW、320.7GW和344.3GW,分別占全國的18.5%、34.5%、36.9%。2023年總產值達到3705億元,占全國比重超過1/5,該集群充分發揮各市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綠色光伏產業集群,加速向世界領先產業集群邁進,致力于建立光伏全產業鏈碳足跡數據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綠色光伏領域的高端產業集群。

34

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

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是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東莞市、惠州市和中山市共同打造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集群以廣州和深圳為主,東莞、佛山、惠州等城市為輔,輻射粵東粵西粵北的產業集群,涵蓋了整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傳感器等關鍵配套供應商、創新平臺機構、網聯技術服務方、第三方行業組織等,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廣東作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全球重鎮,產業基礎雄厚,擁有世界級新能源車企比亞迪、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廣汽集團、東風日產等龍頭企業,以及AutoX(安途)、小馬智行、文遠知行、滴滴自動駕駛(廣州)、百度阿波羅(廣州)等智能網聯頭部企業。該集群的建設目標是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共享創新資源,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新高地。

35

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

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是京津冀三地共同推動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該集群旨在建成立足京津冀、輻射北方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保障基地,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產品測試、驗證和生產基地,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質生產力發展示范樣板,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中承載空間。該集群規劃總面積達8000畝,分布在北京順義、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三個園區。京津冀三地提出了“共造一輛車”“共建一條路”“共享一個生態”的發展愿景,致力于從根本上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持續加強產業鏈薄弱環節韌性,提升整車產業鏈發展能力,將京津冀產業集群打造成為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36

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

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是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集群之一,首批入選“國家隊”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覆蓋了生物藥、化學藥、中藥、醫療器械等多個產業板塊,并形成了從技術研發、臨床試驗到檢測審批、生產加工、銷售流通的全產業鏈條。在產值方面,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實現了超6000億元的產值,產業規模和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此外,京津冀三地已啟動共建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工作機制,以圖譜繪制運用為抓手,推進圖譜成果轉化,加強產業生態建設,完善產業政策,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協同 。

37

保定市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

保定市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在2022年11月24日被工信部公布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功躋身“國家隊”。集群企業數量已達到606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40家,高新技術企業314家,上市企業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2023年總產值達到1470億元,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15% 。同時,保定市還在積極構建綠色能源裝備制造最全產業鏈,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到85%以上,這表明保定市在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領域擁有較強的產業協同和集聚效應。

38

長春市汽車集群

長春市汽車產業集群作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正積極推動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長春市以一汽集團為龍頭,依托強大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致力于建設成為世界級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 。汽車產業是長春市的支柱產業,也是吉林省的第一大產業,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實現區域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長春市共有紅旗、解放、奔騰3大自主品牌,大眾、奧迪、豐田3大合資品牌,建有紅旗、解放、奔騰、大眾、豐越5大整車廠,以及在建的奧迪PPE新能源第6大整車廠,生產車型覆蓋各級乘用車,中、重型卡車和客車,總體規模穩居全國頭部城市。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1034戶,50億級企業6戶、10億級企業36戶、規上企業401戶,產值規模最高達到1600億元。大陸、緯湃、本特勒、李爾等世界百強零部件領軍企業以及富維、富奧、富晟、旭陽和吉通等本地骨干配套企業,助力長春形成了涵蓋動力系統、車身系統、汽車電子、底盤和新能源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擁有汽車仿真與控制等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工業等9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還擁有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等86家獨立科研機構,吉林大學等21所駐長高校開設汽車專業。作為長春工業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汽車工業正帶動全產業鏈發揮出巨大能量,推動省市全力打造世界級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

39

贛州市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集群

贛州市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集群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發展潛力。贛州市素有“稀土王國”的美譽,中重稀土資源儲量占全國80%、占全世界60%以上,是全球最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業集聚區之一 。目前,贛州稀土應用產業聚優成勢,涌現出中國稀土集團、金力永磁等一批龍頭企業,產業規模達千億元級,稀土新材料及應用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贛州市市長李克堅表示,將繼續瞄準產業高端、產品終端、科技前端,強化科技創新賦能,加快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建設永磁變速器、永磁電機和硬質合金、電子級高純金屬材料生產基地,著力將贛州打造成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40

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

呼和浩特市的奶業產業鏈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現代化、全產業鏈發展的千億級產業集群。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作為兩大奶業全國龍頭企業,分別位于土默特左旗和和林格爾縣,這兩個地區產業鏈比較完善,企業數量較多。截至 2022 年底,呵呵浩特乳制品先進制造業集群擁有產業鏈上下游規模以上企業百余家,世界 500強企業5家,國家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2家,主導產品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研發人員達到 3500余人,累計研發投入 41.8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有效發明專利 2689個,創新驅動力進一步顯現。2022年,集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乳制品產量189萬噸,占全國的6%,全區的 45.5%,主導產業完成產值1936.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69.9億元。近年來,呼和浩特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全產業鏈布局,打造全球一流的乳業全產業鏈生態圈。建設了以乳業為核心產業,全球產能最大、裝備技術先進、數智化程度高、生態環境良好的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和中國食品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形成了從草業研發、牧草種植到飼草料加工,從科學育種、規模養殖到全品類乳制品生產、食品包裝、冷鏈物流、產業觀光體驗的完整產業鏈條。《呼和浩特市乳制品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計劃到2025年,乳制品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形成2-3家百億級龍頭企業,推動集群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邁進。

41

西安航空集群

2022年,西安市航空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首批集群中西部地區唯一入選產業、全國航空領域唯一入選集群 。西安市航空產業主要集中在航空基地,這里聚集了大量航空領域相關企業,涵蓋飛機設計研發、制造、維護等全產業鏈 。西安市的航空航天裝備產業鏈已經較為完善,包括原材料供應、核心零部件制造、整機制造以及下游應用和維護等各個環節 。擁有包括中航西飛、嘉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城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66家航空領域相關企業 。根據規劃,到2025年,西安將力爭使航天基地地區生產總值翻倍,達到615億元,并將西安市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領域的產值規模提升至1200億元以上,以實現產業集群的進一步發展和升級。

42

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

近年來,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川渝兩地創新實力最強、產業基礎最好、滲透范圍最廣、經濟增長貢獻最多的萬億級支柱產業。成渝地區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領域,共建“云聯數算用”全要素集群和“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聚集華為、京東方等行業領軍企業50余家,培育衛士通、極米、天邑康和、新易盛、創意信息等本土上市企業31家。全球50%以上的iPad實現在蓉生產,擁有全國首條、全球第二條6代AMOLED產線,量產國內首顆x86服務器芯片,工控安全、密碼等安全產品全國領先。

43

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

沈陽擁有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國家級科研院所,誕生了中國第一臺工業機器人樣機和第一臺水下機器人,為沈陽乃至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研基礎。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涵蓋了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并在國際市場上展示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創新能力。作為東北地區首家制造業獨角獸企業,沈陽微控專注于電力調頻用飛輪儲能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擁有全球領先的五自由度主動磁懸浮軸承、高速電機、電力電子等核心技術,是國內唯一實現量產的飛輪企業 。2021年,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的主導產業產值達到1213億元,聚集了1980家相關企事業單位,成為東北地區智能制造的“領頭羊” 。

44

寧德市動力電池集群

寧德市動力電池集群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時代”)和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新能源科技”)為龍頭,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全球領先地位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寧德時代的技術水平全球領先,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提供商,擁有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寧德新能源科技主要生產消費類軟包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連續多年位列全球第一 。2021年,寧德市鋰電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41家,完成產值1580億元,增加值增長92.1%,其中寧德時代和寧德新能源科技合計產值1384億元 。寧德市動力電池集群覆蓋核心材料、電池構件、智能制造裝備等三大類配套項目以及服務型制造等產業延伸新業態。已建成投產和在建電池總產能合計超過300GWh,產業布局總產能500GWh 。寧德市政府發布了《寧德市動力電池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動方案》,規劃到2025年全市鋰電產業集群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家,形成330GWH鋰電池的產能規模,產業鏈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

45

合肥市智能語音集群

中國聲谷自2013年誕生以來,形成了從基礎應用技術、底層硬件、數據計算到智能終端及行業應用的全產業生態體系,已成為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基地。目前,入園企業超過2200家,營收超十億元企業達20余家、專精特新企業近200家,2023年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科大訊飛是集群中的重要代表,其開放平臺聚集了370萬開發者團隊,生態合作伙伴超500萬,開發出157萬款應用,覆蓋36.6億終端設備,構建了完善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合肥市智能語音集群計劃在“十四五”期間,聚焦打造世界級智能語音產業集群,錨定5000億元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打造全國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地標。

46

成都市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

經過20余年培育發展,成都軟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由2003年66億元增至2022年的6349.6億元,增長約95倍。軟件產業市場主體超過25萬戶,A股上市企業超過200家;軟件從業人員超63萬人。軟件業務收入對成都全市GDP增長貢獻率達35.3%,產業綜合實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已成為成都的支柱產業之一。根據《成都市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培育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成都力爭全市軟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規模突破10000億元。打造“123456系列工程”,即:首批入圍中國軟件名園1個,建設重點項目超過200個,打造重點創新平臺超過300個,載體建筑面積超過4000萬平方米,累計引育高端人才超過500名,累計培育億元級企業超過600家 。

47

成(都)德(陽)市高端能源裝備集群

成(都)德(陽)市高端能源裝備集群占全國能源裝備產業總產值超20%,貢獻了全國60%的核電產品、50%的大型電站鑄鍛件、40%的水電機組、30%的火電機組,發電設備年產量全球第1,太陽能電池片產能全國第1。集聚了包括東方電氣、國機重裝、通威太陽能等龍頭企業在內的2600多家能源裝備企業,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80余個,8萬噸模鍛極限制造能力全球第1。集群在關鍵“卡脖子”技術攻關上取得突破,攻克了40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其中近70項達到國際一流水平,21項填補國內空白,131項重大技術裝備獲得國家、省首臺套認定。成功研制“華龍一號”、白鶴灘百萬千瓦水電機組、50兆瓦重型燃機等一批“國之重器”。

48

武漢市光電子信息集群

光電子信息產業是湖北武漢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十四五”期間湖北武漢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武漢在全國乃至全球光通信領域擁有重要戰略地位,從“產業最完整”到“產業鏈自主可控”,已發展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制造基地、全國最大光電器件和設備基地、全國最大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擁有新型顯示、下一代信息網絡等三大國家級產業集群。武漢是我國最大的光纖光纜研發生產基地、最大的光電器件研發生產基地。集群匯聚海思光電子、長飛光纖、烽火科技、光迅科技等龍頭企業及100多家光通信生產企業。光纖光纜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25%,連續多年銷量穩居世界第一。同時,武漢也是我國激光產業重要發源地、最大的激光產業基地。集群擁有銳科激光、華工激光、帝爾激光、逸飛激光等一批龍頭或領軍企業,已經形成以激光器、工業激光和醫療激光設備等為主的能量激光產業集群,是全球激光服務鏈、產業鏈最完善的地區之一。在新型顯示領域,武漢是全國唯一集聚華星光電、京東方、天馬微電子三大國產面板巨頭的城市,建成全國重要的全尺寸面板生產基地。湖北光電器件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激光設備占全國市場份額的50%,光谷的光線光纖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截至2021年底,光谷“光芯屏端網”產業規模達6000億元,加速向萬億級規模沖刺,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光電子產業競爭的主力軍。

49

“武襄十隨”汽車集群

武漢市、襄陽市、十堰市、隨州市共同構成的“武襄十隨”汽車集群,以其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和強大的生產能力,成功獲評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集群內擁有整車企業20家,包括東風本田、吉利路特斯等知名品牌,以及1400余家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商用車和專用車產量在全國領先,成為全國重要的輕重型商用車、中高檔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基地 。根據規劃,到2025年,“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將實現整車生產規模400萬輛,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跨越萬億臺階,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超過40%,智能網聯汽車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千億量級,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產業大走廊 。

50

株洲軌道交通裝備集群

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擁有80多年的發展歷史,形成了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研制基地和國內最完備的全產業鏈體系。2023年集群規模達到1600億元,產品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產業新地標” 。株洲軌道交通裝備集群在電力機車、新型軌道交通、新能源技術、磁懸浮技術等方面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集群內企業主導和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達到84項、國家標準112項 。集群匯聚了包括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在內的425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3家,形成了龍頭企業和“小巨人”企業交相輝映的產業生態 。集群涵蓋軌道交通裝備全行業十大核心系統和20種關鍵配套部件,5公里范圍內可解決80%以上的配套產品和技術需求。

51

長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集群

集群匯聚了長城、飛騰、麒麟、湘江鯤鵬、國科微、景嘉微等一批龍頭企業,首創了“兩芯一生態”技術路徑,掌握了CPU、GPU、SSD、DSP、操作系統、北斗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目前,1400多家先進計算骨干企業深耕長沙,形成涵蓋硬件、軟件、系統、整機的產業生態,成為目前全國唯一實現核心芯片全類型設計國產自主的城市。2023年,集群規模超2000億元,帶動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5萬億元,正著力打造“世界知名、國內領先、行業主導”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52

長沙工程機械集群

長沙工程機械集群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21世紀初快速成長。是湖南首個千億產業集群。2023年,集群規模企業總產值突破2200億元,連續14年保持全國領先。長沙工程機械集群擁有12大類、100多個小類、近500個型號規格產品,涵蓋全國工程機械品種的75%,形成了從主機到零部件的全產業鏈覆蓋。集群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等五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為引領,形成"五駕馬車"的發展格局,推動產業整體競爭力不斷提升 。

53

株洲市中小航空發動機集群

株洲市蘆淞區被譽為“中國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的搖籃”,自1954年新中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在此誕生以來,經過70年的發展,形成了以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為主,涵蓋航空配套制造、通用航空飛行器整機研發生產、通用航空運營及服務保障的航空產業體系 。集群擁有包括中國航發南方公司、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等在內的主機企業,以及山河科技等整機制造企業,形成了完整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測試、維修產業鏈。2023年,株洲中小航空發動機集群規模突破539.85億元,占全國該產業總產值比重達75% 。株洲產的中小航空發動機、輕型運動飛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90%、80%。

54

杭州市視覺智能集群

杭州正通過建設“中國視谷”標志性工程,推動數字安防產業向視覺智能躍升發展。2023年成功將數字安防集群更名為視覺智能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視覺智能產業鏈在總體規模、研發投入、先進制造和產業生態等方面全球領先,2023年,實現營收7763.2億元,同比增長7.1%。海康、大華常年居全球數字安防領域第一、二位。在產品競爭力方面,DVR、NVR、攝像機等視頻監控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50%。在產業創新方面,建有國家級創新載體46個,頭部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長期保持在8%—10%之間,創新實力國內領先。

55

溫州市樂清電氣集群

樂清電氣產業集群以其規模大、配套全的特點,成為國內低壓電氣產業領域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樂清電氣產業集群擁有“中國電器之都”“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中國斷路器產業基地”等多張國字號金名片,主導產品低壓電氣占全國市場份額達65%以上 ,代表企業包括正泰集團和德力西集團。2023年,樂清電氣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168.13億元,同比增長6.2%,擁有超1.4萬家電氣企業,其中包括1189家規模以上企業,209家超億元企業和16家上市企業。

56

寧波市磁性材料集群

寧波磁性材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超過40%。寧波是全國唯一擁有“稀土磁材—磁材器件/永磁電機—高端裝備”全產業鏈的城市,集聚了全國20%以上的磁性材料制造企業。寧波磁性材料產業集群中的代表企業包括韻升股份、科寧達工業、復能新材料、寧港永磁等,這些企業均為規模以上企業,占全國總量的22%,并且擁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韻升股份的磁性元器件入選國家級“單項冠軍”產品,科田磁業的釹鐵硼永磁材料入選工信部第五批綠色產品,寧港永磁、松科磁材、菲仕電機等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力爭到2025年,磁性材料產業總產值突破700億元,磁性材料產量全國占比超過45%,年度進出口總額超100億元。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磁性材料高端制造基地、全球領先的磁性材料協同創新基地、全球重要的磁性材料產業生態示范基地,全力擦亮“寧波·磁創之都”這張金名片。

57

寧波市綠色石化集群

寧波作為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是全球最重要的先進石化產業創新中心和綠色石化產業生產基地,綠色石化產業占寧波市工業總產值比重超20%,現有規上石化工業企業280余家,是寧波引以為傲的優勢產業。寧波綠色石化集群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4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寧波綠色石化產業體系完整,基本形成“油頭化尾”的全產業鏈。原油加工量、成品油、石油瀝青等多種主要石化產品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約占寧波規上工業產值五分之一,產業規模位居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前列。陸續引進了法國道達爾、韓國SK、德國朗盛、美國利安德巴塞爾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目前寧波綠色石化產業中,擁有千億級企業1家,百億級企業7家,十億級企業25家。寧波綠色石化產業集群區已經形成了鎮海片區(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侖片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榭片區(大榭開發區)等三個集聚區。三大石化集聚區產值占行業總產值的90%以上,其中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榭開發區位列全國2019十大化工園區第二、第四位。如今,寧波正在奮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石化產業集群。綠色石化作為寧波市重點培育的兩大產業之首位,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的領頭羊,力爭到2025年,將其打造成為世界級的萬億產業集群。

58

青島市智能家電集群

海爾、海信、澳柯瑪這些耳熟能詳的家電都來自青島。截至2023年12月,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集聚企業2258余家,其中規上企業64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97家,獨角獸企業7家,本地注冊上市企業15家。2023年,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主要產品產量達6380.83萬臺,同比增長5.8%?,占全國總產量9.59%?。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形成完整的智能家電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3000億元;到2030年產值規模實現倍增,達到4000億元,帶動集群生態規模突破8000億元;到2035年,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5000億元,帶動集群生態規模突破萬億元 。

59

濰坊動力裝備集群

濰坊的動力裝備產業集群,2023年產值超過4000億,占全國同行業的三分之一。主導產品發動機市場占有率34%?,居國內第一。擁有包括濰柴動力、雷沃重工、天瑞重工等8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上市公司在內的大中小企業176家。濰坊動力裝備產業集群在內燃機、燃料電池、工程機械等細分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形成了以濰柴動力、盛瑞傳動、天瑞重工等核心企業為代表的產業鏈,本地配套率超過50%。濰柴動力在2022年11月發布了具有突破性的商業化柴油機和天然氣發動機,分別實現了52.28%和54.16%的本體熱效率,標志著在科技領域的重大進展。

60

青島軌道交通裝備集群

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是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帶動效應,成為國家“大國重器”和“國家名片”的代表之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作為產業的核心承載區,集聚了全市90%以上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資源,擁有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等9個國家級研發機構,以及包括中車系龍頭整車制造企業在內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2家和超過300家的主要配套企業。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其中包括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以及“復興號”智能動車組、中國標準地鐵等重大創新成果的問世。這些成果不僅展現了青島在軌道交通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打造高端裝備產業新引擎和形成軌道交通領跑新優勢提供了有力支撐 。

61

上海市集成電路集群

集成電路是上海重點發展的先導產業。上海市聚集了超過1200家行業重點企業,匯聚了全國40%的產業人才,集聚了國內50%的行業創新資源,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全國領先。在產業空間布局方面,上海形成了“一核多極,一體兩翼”的空間布局,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核心,嘉定區、臨港地區、楊浦區、漕河涇開發區、松江經開區、青浦區和金山區為主要發展極。張江科學城作為集成電路設計、芯片制造等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匯聚了大量創新型企業和外資研發中心。 張江科學城匯聚2.2萬家創新型企業,擁有外資研發中心171家,在集成電路設計、芯片制造、新藥研發等領域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張江研發+上海制造”的協同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臨港新片區實現工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年均增幅達到30%,加速建設“東方芯港”特色產業園。

62

上海市張江生物醫藥集群

張江,從建園伊始就把生物醫藥確立為重點發展的科技產業之一。經過30余年的迭代發展,張江目前已經成功將“張江藥谷”打造成為上海生物醫藥產業一張閃亮的名片。2023年,張江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收入達1630億元,同比增長23%;截至2023年底,張江1類新藥已累計獲批上市23個,創新醫療器械23款;2023年,全國共有4款國產創新藥成功出海,獲得FDA批準上市,其中有2款來自張江的本土創新企業,1款為張江共同研發。張江生物醫藥集群的發展得益于其完善的產業鏈布局和創新生態體系。張江科學城構建了與生物醫藥產業鏈相匹配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體系,形成了以“投、貸、孵、學”為一體的張江藥谷共服務平臺,以及涵蓋產業鏈各環節的專業技術服務平臺超過100個。此外,張江還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和大科學設施,如上海科技大學、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為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張江生物醫藥集群還積極推動開放式創新,吸引了包括羅氏、輝瑞、阿斯利康等在內的多家跨國藥企設立研發中心或創新平臺。同時,張江也大力支持本土創新藥企的發展,如翰森制藥等,推動了創新藥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進程。

63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集群

上海市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2023年1月至11月,上海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17萬輛,同比增長34.3%;新能源汽車的產值達到3467.9億元,同比增長31.3%。這一數據顯示,中國每生產7.2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來自“上海制造”。上海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力同樣強勁,前11個月的推廣量達到30.3萬輛,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65%,累計推廣量達到131.6萬輛,推廣總量位居全球各大城市首位。在產業集群方面,上海擁有臨港新片區、嘉定、金橋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形成了涵蓋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車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全產業鏈生態。特別是臨港新片區,已經成為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增長極,2023年智能汽車整車產量突破110萬輛,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坐擁上汽和特斯拉等重量級車企的上海,在汽車出口方面,更是不折不扣的“領頭羊”。2023年,上汽集團海外銷量達到120.8萬輛,同比增長18.8%,其中新能源車銷量占比近24%。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全球的出口中心。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全年出口超34.4萬輛電動車,同比增長超26.9%。這表明“上海制造”的新能源汽車正在駛向全球,成為國際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5.69萬混動家轎:油耗0.96L+續航1300km,秦PLUS車主后悔沒等?

5.69萬混動家轎:油耗0.96L+續航1300km,秦PLUS車主后悔沒等?

芭比衣櫥
2025-07-22 02:13:41
四川女籃組豪華陣容戰全運會預賽 李夢韓旭王思雨領銜李緣遭嫌棄

四川女籃組豪華陣容戰全運會預賽 李夢韓旭王思雨領銜李緣遭嫌棄

大嘴爵爺侃球
2025-07-21 17:03:56
史玉柱再陷債務危機,大半輩子都在還債

史玉柱再陷債務危機,大半輩子都在還債

冰川思想庫
2025-07-21 12:31:53
最爛頂薪組合?7年4.04億,三年合計缺席147場,真要砸手里啊

最爛頂薪組合?7年4.04億,三年合計缺席147場,真要砸手里啊

球童無忌
2025-07-19 22:11:06
英國宣布“50天武裝烏克蘭”計劃,英德再向烏提供援助

英國宣布“50天武裝烏克蘭”計劃,英德再向烏提供援助

山河路口
2025-07-21 23:41:22
汪小菲邀請S媽來北京看孩子,費用他全包,馬筱梅趕緊跟了一句話

汪小菲邀請S媽來北京看孩子,費用他全包,馬筱梅趕緊跟了一句話

萱小蕾o
2025-07-21 12:20:07
震驚!小米YU7、尊界S800保險費曝光

震驚!小米YU7、尊界S800保險費曝光

電動知家
2025-07-21 15:34:24
克宮:普京與特朗普會晤時可能達成“重大協議”

克宮:普京與特朗普會晤時可能達成“重大協議”

上觀新聞
2025-07-20 20:42:06
滾出去!中國不是“撿破爛”的:日本混不下去,就想回中方撈金?

滾出去!中國不是“撿破爛”的:日本混不下去,就想回中方撈金?

以絕望揮劍
2025-07-17 21:09:31
特朗普還未登機訪華,五角大樓突然下達禁令,不許任用中國工程師

特朗普還未登機訪華,五角大樓突然下達禁令,不許任用中國工程師

介知
2025-07-22 02:37:16
印度強烈反對無效,世紀水電工程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印戰略格局

印度強烈反對無效,世紀水電工程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印戰略格局

現代小青青慕慕
2025-07-21 03:02:31
美國再現“喪尸”,川普高舉14歲少年遺照甩鍋中國,中方迅速回應

美國再現“喪尸”,川普高舉14歲少年遺照甩鍋中國,中方迅速回應

健身狂人
2025-07-22 00:49:26
火箭記者:不知道哈登退役之前 有沒有最后一季回來的可能性

火箭記者:不知道哈登退役之前 有沒有最后一季回來的可能性

直播吧
2025-07-21 23:50:05
加盟僅半年!泰山官宣25歲巴西中衛離隊,19場2球+曾頭槌絕殺梅州

加盟僅半年!泰山官宣25歲巴西中衛離隊,19場2球+曾頭槌絕殺梅州

我愛英超
2025-07-21 22:28:41
花錢不眨眼的5位女星:有錢也養不起,高消費遠超你的想象

花錢不眨眼的5位女星:有錢也養不起,高消費遠超你的想象

不八卦掌門人
2025-07-20 21:43:30
詹姆斯與巴特勒互換 湖人勇士初步討論方案 打包送布朗尼聯手庫里

詹姆斯與巴特勒互換 湖人勇士初步討論方案 打包送布朗尼聯手庫里

籃球話題團
2025-07-21 01:35:03
央視曝光!又一灰色產業鏈暴雷!0成本套現48萬,還不用還?

央視曝光!又一灰色產業鏈暴雷!0成本套現48萬,還不用還?

觀察鑒娛
2025-07-21 10:20:51
又一個,俄軍第7空降師師長科爾涅夫少將意外身亡,疑似遭烏暗殺

又一個,俄軍第7空降師師長科爾涅夫少將意外身亡,疑似遭烏暗殺

山河路口
2025-07-20 21:55:19
夫妻做試管成功生下龍鳳胎,7年后找到醫生怒道:這個孩子我不能要

夫妻做試管成功生下龍鳳胎,7年后找到醫生怒道:這個孩子我不能要

古怪奇談錄
2025-07-21 16:19:35
突發!一國有飛機墜毀在學校里,死傷已超100人

突發!一國有飛機墜毀在學校里,死傷已超100人

南方都市報
2025-07-21 22:06:25
2025-07-22 03:48:49
園區薈 incentive-icons
園區薈
專注于產業新城的新媒體
1499文章數 258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財經要聞

炒港美股"補稅潮"突襲?一文了解始末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體育要聞

這四位大兄弟,你們真敢要3000萬吶

娛樂要聞

五哈全員為寶石老舅送祝福

科技要聞

劉強東闊氣出手!兩月投了4家具身智能公司

汽車要聞

勞斯萊斯前設計師全新力作 榮威M7正式亮相

態度原創

房產
藝術
健康
親子
數碼

房產要聞

歷時15年!廣州最難拆的一條村,也終于走到了句點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親子要聞

看這小孩調皮的想上窗臺,媳婦炒幾個菜給公婆送,炒蘑菇太好吃啦

數碼要聞

首發 AMD 銳龍 9 9850HX 處理器,雷神預熱獵刃 S Ultra 游戲本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灵台县| 鹤山市| 甘洛县| 南和县| 正镶白旗| 夏津县| 自贡市| 永昌县| 藁城市| 海城市| 敖汉旗| 庄河市| 横山县| 准格尔旗| 苍山县| 兰溪市| 远安县| 胶州市| 偃师市| 新蔡县| 华亭县| 满城县| 扬中市| 芒康县| 开封市| 兴业县| 恩施市| 灵武市| 晋江市| 修武县| 彭泽县| 辽宁省| 宝坻区| 察雅县| 象山县| 东乡| 堆龙德庆县| 大英县| 安多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