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微短劇已經成為眾多人日常消遣的一部分,其吸引力不言而喻。然而,在這背后,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些潛在的陷阱。
微短劇的魅力在于其緊湊的劇情和引人入勝的元素,使其迅速成為觀眾的寵兒。這些劇集往往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其快節奏和短反饋周期使得觀眾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滿足感,這也是其深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春節期間,我回到農村老家,觀察到一種有趣的現象。在團圓飯的場合,年長者和年幼者各有其圈子,而處于中間年齡段的我們則顯得相對沉默。我驚訝地發現,我的堂弟、堂姐們竟都沉迷于微短劇,邊吃飯邊看得津津有味。
在與嬸嬸們的交談中,我得知他們自放假以來,每天都沉迷于刷劇,甚至犧牲了一日三餐的時間。這種對微短劇的過度依賴讓我和嬸嬸們都感到困惑。從她們口中提到的“龍王”、“贅婿”、“白蓮花”、“穿越”等詞匯中,我大致了解了他們所沉迷的短劇內容。
這些短劇往往以固定的情節模式吸引觀眾,比如男主角從窮困潦倒到突然被神秘勢力尊為“龍王”,或是女主角在經歷陷害后得到霸道總裁或武士的救贖。這種迎合觀眾心理的劇情設置,讓人欲罷不能。
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過度沉迷于微短劇可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市場規模雖在不斷擴大,但其對社會和心理層面的影響也日益凸顯。專家指出,過度使用手機觀看微短劇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如免疫性腦炎,同時還會降低人們的認知能力和思考深度。
曾有一則新聞報道,浙江臺州一名13歲少年因過度使用手機導致癱瘓和智力衰退,這就是微短劇成癮的極端后果。更普遍的是,許多人因沉迷于微短劇而忽視了長期目標,陷入“窮人陷阱”,無法自拔。
此外,根據網絡調查,微短劇的付費用戶主要集中在保姆、保潔、保安等“三保”人群及其家人,且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是其主要受眾。這一現象進一步凸顯了微短劇在特定人群中的普及程度。
但怎么都覺得這些微短劇的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家人身上。可我錯了。沒想到微短劇在鋤禾君家里的第一批受害者竟然是我爸!
那還是去年清明假期,我帶老爸去祭拜祖先,晚飯過后,原本應該早早睡覺的老爸,竟然躺在沙發上連續看了兩三個小時的手機。出于好奇,鋤禾君湊了上去才發現,老爸竟然在追劇,而且追的都是微短劇。我的腦袋瞬間炸裂,怎么這些讓少男少女欲罷不能的微短劇,讓我爸上癮了?
后來和母親聊天才知道,春節之后我爸經常是早早就上床,但如果說睡覺也就罷了,他竟然在熬夜追劇。一個70多歲的人干著20多歲學生黨的事情。進一步溝通后,媽媽道出了讓我更震碎心靈的事情,那就是:每天熬夜看劇到4點,春節后已經為微短劇充值超2000塊錢。基本發下來的養老金秒沒,怎么勸都沒用。說自己掙得養老金怎么花是自己的事。
鋤禾君也是一頓勸,結果從那次勸了之后,到現在都不接鋤禾君的電話,也不允許登門。
面對這些負面影響,我們必須強調自律和克制的重要性。雖然微短劇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過度沉迷只會讓我們陷入困境。因此,我們應該保持理性,適度享受其帶來的樂趣,同時控制觀看時間,關注身心健康。
微短劇作為一種娛樂形式,確實給人們帶來了樂趣。然而,我們必須警惕其潛在的風險,保持理性態度,避免陷入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