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枯木
關于素酒和葷酒最早出現在雜劇小說中,尤其是《西游記》和《水滸傳》中比較明顯。于是有好奇者在知乎上討論何為素酒?何為葷酒?并且百科詞條也有解釋,其實大多數人和百科都是錯的。
百科詞條解釋:“素酒,是一種未蒸餾過的低度酒,出自《西游記》,是和尚和尼姑可以飲用的酒。”這條解釋為大多數人贊同,并列舉各種原因。
四大名著里面創作最早的是《水滸傳》,據考據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最早根據諸多元代雜劇以及傳說加以整編而成,成書年代在元末明初。關于素酒在第四十四回“楊雄醉罵潘巧云石秀智殺裴如海”:“眾僧都坐了齋。先飲了幾杯素酒,搬出齋來,都下了襯錢。”
而更早提到“素酒”一詞的,筆者查到元代佚名創作的四折雜劇《爭報恩三虎下山》(水滸傳前期版本)第四折中:“你饒了俺,我買餅好肉鲊,裝了一卓素酒,請你吃。”因而百科詞條中的出處首先是錯的。
《水滸傳》中提到素酒較少,最突出的是《西游記》,其中提到“素酒”一詞多達十余處。如第五十四回:“女王卻又笑吟吟,偎著長老的香腮道:‘御弟哥哥,你吃葷吃素?’三藏道:‘貧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須得幾杯素酒,與我二徒弟吃些。’”八十二回:“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強吃了,還得見佛成功;若是葷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墮輪回之苦!”“他知師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鍾。”第八十八回:“有幾瓶香糯素酒,斟出來,賽過瓊漿。”等等。
從上文可知素酒是指葡萄糯米等釀造的酒,和葷酒相對。葷和素相對,這是沒有疑問的。何為葷酒?我們先來解釋“葷”,葷有兩種意思。一是指辛辣腥臭的蔬菜。比如先秦典籍《儀禮·士相見禮》:“夜侍坐,問夜膳葷。”鄭玄注:“葷,辛物,蔥韭之屬。”
東晉后秦高僧鳩摩羅什譯本《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蕖,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南宋羅愿《爾雅翼》:“西方以大蒜、小蒜、興渠(阿魏)、慈蒜、茖蔥為五葷,道家以韭、蒜、蕓臺、胡荽、薤為五葷。”
葷另一種意思是和“素”相對,指的是雞、鴨、魚、肉等一切動物肉食。這時我們再看“葷酒”,所謂五葷(辛)植物自古以來都不是釀酒原料,那么我們完全可以確認葷酒指的是第二種意思,也就是用動物肉類釀成的酒。可是為何百科和知乎上大多數人都認為和蒸餾與否有關系的酒呢?
百科詞條為個人編撰,沒有來源。自媒體搬運抄襲,以訛傳訛,無足為憑。筆者多方搜索和查找,發現根源大概率是一篇文章,即周巖壁先生的《西游記和水滸傳中的素酒與葷酒》。該文得出結論是:素酒指的是未經過蒸餾工藝的低度酒,如米酒、葡萄酒等,不容易亂性;葷酒指經過蒸餾工藝的高度酒(如白酒),酒精度較高,易擾亂修行者的心智?。
周先生在文中通過對比西游記和水滸兩小說描寫素酒的場景,認為既然唐僧喝素酒不叫破戒,世俗誘惑或妖魔行徑關聯的酒不是素酒。并且從工藝上蒸餾酒浪費大量糧食,且酒精度高,比較辛辣,容易醉酒亂性。得出結論葷酒和素酒的區別在于是否經過蒸餾。
由于以前關注此問題的人很少,也很少有人去探討研究,因而該文就成了很多自媒體搬運的“考據結果”,甚至百科詞條也簡單照抄不誤。那么,究竟素酒和葷酒是不是以蒸餾酒度數高低來判別的呢?我只能說,周先生對釀酒工藝和酒文化不甚了解,也不去查找資料,就自以為是的得出結論。
首先,佛教是嚴禁飲酒的,不管其度數高低,無論其是否蒸餾。這在眾多佛教經義中都有體現,我們略舉幾例。諸如《四分律》卷十六明確僧人禁酒:“若比丘飲酒者,犯波逸提(懺悔罪)。”《大般涅槃經》:“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若能除斷,則遠眾罪。”?《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因而唐僧即便不喝葷酒而喝素酒也是破戒了。不過這不是事實,畢竟《西游記》、《水滸傳》是小說演繹,描述的并非史實,我們不必當真。只能說周先生從這方面論述論據本身就站不住腳。
其次,酒類度數再高再辛辣也不屬于“五葷(五辛)”。從釀酒原料來講就沒有符合五辛(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蕖)的,因而從佛教教義來講蒸餾酒為葷酒是牽強的。
再一個是很多人的誤區,因為古代濁酒的詩詞很多。比如三國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有:“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愿畢矣。”東晉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有:“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唐杜甫《登高》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宋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明楊慎《臨江仙》:“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等等。
于是有人便認為葷酒應做渾酒講,渾酒就是濁酒。素酒和濁酒(葷酒)相對,既然濁酒不是濃稠渾濁的,那么素酒必然是多次過濾清凈的。其實這也是錯的,這也是對古代釀酒工藝不甚了解的緣故。
筆者在以前系列文章《酒令小史》中簡單介紹過,傳統釀酒方式是以曲定酒(香型),取酒方式是通過壓榨和過濾取酒。而以蒸餾方式取酒(燒酒)工藝在唐代就從西域獲得,但是未進入白酒領域,只是在葡萄酒少量應用。
真正采用蒸餾方式釀酒要到了元代,這在李時珍《本草綱目》有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元代以前由于過濾不干凈,并非蒸餾,這樣酒就顯得很濃稠,這里“濁酒”主要是指濃稠的酒,不是現在人望文生義認為渾濁的意思。因而葷酒不等于渾酒,渾酒和素酒沒有關系。
那么葷酒既不和酒精度有關系,也不和渾濁度有關系,又和素酒相對,剩下來只能和原料有關系了,也就是渾酒和肉類有關。哎!歷史還真有記載,并且是歷史名酒,曾幾何時享譽天下。
在我國北宋朱翼中撰著的經典學術著作《北山酒經》中,詳細介紹用閹割過的公羊肉釀酒的方法。《北山酒經·下·白羊酒》:臘月取絕嫩羯羊肉三十斤(肉三十斤,內要肥膘十斤),連骨使水六斗已來,入鍋煮肉,令極軟。漉出骨,將肉絲擘碎、留著肉汁。炊蒸酒飯時,勻撒脂肉拌飯上,蒸令軟。依常盤攪,使盡肉汁六斗,潑飶bì了,再蒸,良久卸案上,攤令溫涼得所。揀好腳醅,依前法酘拌,更使肉汁二升以來,收拾案上及元壓面水,依尋常大酒法日數,但曲盡于酴米中用爾。(一法,腳醅發,只于酘飯內方煮肉,取腳醅一處搜拌入甕。)
明朝高濂撰著的養生專著《遵生八箋》中也有羊羔酒記載。《遵生八箋·飲饌服食箋·釀造類·羊羔酒》:糯米一石,如常法浸漿。肥羊肉七斤,曲十四兩,杏仁一斤,煮去苦水。又同羊肉多湯煮爛,留汁七斗,拌前米飯,加木香一兩同醞,不得犯水。十日可吃,味極甘滑。
那么有人會說,這只是一種釀造方法,不能代表其廣泛性和知名度。那么我們可以用詩詞佐證,關于羊羔酒宋元明清詩詞多達上千余首,我們略舉幾首。
南宋文壇盟主周必大有詩:
《臘旦大雪,運使何同叔送羊羔酒,拙詩為謝》
未雪兵廚已擊鮮,雪中從事到尊前。
淺斟未辦銷金帳,快瀉聊憑藥玉船。
醉夢免教園踏菜,富兒休詫饌羅膻。
爛頭自合侯關內,何必移封向酒泉。
南宋刻書家陳造有多首羊羔酒詩,如:
《張守送羊羔酒,將以三絕次韻答之。》其二
小槽清凝帶膻香,釀法知非羸角羊。
拜賜未辭乾講舌,呼兒留得薦蒸嘗。
《冬至日雪》
【南宋】王炎
日腳初添一線長,飛花撩亂壓微陽。
朱門滿酌羊羔酒,誰念茅茨有絕糧。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有【雙調】《得勝樂·冬》
密布云,初交臘。
偏宜去掃雪烹茶,羊羔酒添價。
膽瓶內溫水浸梅花。
明代都靈文壇二十年,“后七子”之一的文學家王世貞有專門點評當時天下名酒的《酒品前后二十絕》,其中排第四和第十八的酒就是用羊肉和鴨肉釀造的:
《酒品前后二十絕·其四·羊羔酒》
出山西汾州孝義諸縣。白色瑩徹,如冰清美饒。風味遠出襄陵(平陽襄陵酒,明代酒類排第一)之上,小挾膻氣耳。
清心玉映五銖衣,可是朱顏有慍羝。
為道皋蘭秋月下,流蘇帳底見明妃。
《酒品前后二十絕·其十八·蕩口酒》
范氏、華氏以鵝肫蕩水釀絕,如菉竹色,而清旨爽冽,釂之涼風生齒,咽間美而不酲,南酒第一也。余嘗過其地,醉者兩日。
波如竹色酒如波,勸客仍傾翡翠螺。
縱醉欲拋拋不得,教人無柰憶時何。
《飲酒七首·其四》(節選)
【明末清初】錢謙益
羊羔產汾州,葡萄釀安邑。
刁賈主人名,桑落應候出。
一一走京華,種種煩置驛。
肩荷慮顛躓,車馳或汎溢。
抱攜如懷繃,登頓敢奔汨。
一夫致一罌,一石數金直。
由上可知,不但從宋代就有用羊肉釀酒的歷史,而且是宋元明時期天下名酒。《水滸傳》、《西游記》創作于元末明初,當時葷酒馳名天下,而且當時佛教道教盛行,因此有可能部分信徒飲素酒。于是作者在創作時就把社會生活實況移植到唐宋時期,畢竟是小說不必認真。
天下名酒羊羔酒流傳到清代基本銷聲匿跡,近些年山西河北有幾家酒廠恢復其名。但是工藝并不一定還是老工藝,畢竟糧食釀酒和羊肉釀酒成本差別太大,只好用以前的名字噱頭罷了。
另外,知乎有人解釋素酒,說出自《宋史》記載。其實是該人故意歪曲事實,把宋史里面本指釀酒周期的“小酒、大酒”偷換成“素酒、葷酒”。先把原文開列如下。《宋史·志·卷一百三十八·食貨下·酒》:“自春至秋,醞成即鬻,謂之‘小酒’,其價自五錢至三十錢,有二十六等;臘釀蒸鬻,候夏而出,謂之‘大酒’,自八錢至四十八錢,有二十三等。”
以上就是筆者對素酒和葷酒的解釋,恕余魯鈍,倉促寫就,難免有所失誤,敬請諸位老師批評斧正。
2025/3/15榆木齋
主要參考文獻: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東晉后秦高僧鳩摩羅什譯本
《四分律》東晉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
《北山酒經》北宋朱翼中撰著
《宋史》元脫脫 主持編修
《水滸傳》元末明初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
《西游記》明代吳承恩撰著
《遵生八箋》明代高濂撰著
《酒令小史》 枯木 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