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自卑的孩子,他們都是散落在人間的天使,他們只是暫時迷失了方向。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
然而,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挑戰。
而孩子的自卑問題,無疑是讓很多家長為之頭疼的一個。
有很多家長不理解,明明已經很鼓勵孩子了,他為何還會自卑呢?
自卑心理給人一生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自卑的人常常會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過分在乎他人的評價。
自卑的孩子,長大之后往往活得很累、很辛苦,難以立足于社會。
其實,自卑心理是一種性格缺陷,是低自尊的體現,自卑的性格,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美國兒童心理治療專家霍爾曼認為,自卑的孩子會出現很多早期“征兆”,比如過度害羞、情緒低落、害怕社交等表現。
心理學家提醒:如果發現孩子有3種表現,往往很自卑,家長一定要注意。
01
自卑孩子
常說的3句口頭禪,家長要注意
孩子常說這3句話,說明孩子已經很自卑了,家長要多留意。
1、我不敢。
生活中,你會發現有很多孩子特別聽話,在家很安靜,在學校也很遵守紀律,聽課也很認真;
就是讓他參加活動,或者在公開場合讓他表演節目,他會說:“我不行、我不敢、我不會…”
孩子格外膽小、害羞,很有可能是自卑的表現。
在人際關系中,害羞是一種不舒服和壓抑的狀態,它影響一個人的人際交往是否順利,進而影響能否順利達到人生目標。
害羞具有普遍性,在幼兒、中小學生當中更為普遍,只不過程度輕重不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人們常常賦予“害羞”這個詞太多的貶義意味。
當孩子被告知自己害羞的時候,容易產生焦慮和自卑情緒。
比如下面這些話:
你怕什么,怎么嚇成這個樣子,至于嘛!
膽子怎么那么小,真是服了你了。
你看看人家,表現的多好,你跟他學學。
這樣的語言,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著孩子弱小的心靈,讓他更加擔心別人關注他、議論他,索性就干脆不嘗試,直接說“我不會、我不敢”。
2、我只是想讓他高興。
前幾天朋友跟我聊天,他家女兒的好朋友,總是用“我不跟你玩了”來威脅她。
小姑娘基本上每次都會妥協,對方說玩什么就玩什么。
朋友說,每次跟孩子聊天都覺得女兒挺討好那個孩子的,心里也跟著著急。
朋友曾經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可每次孩子總是說“我只是想讓他高興,跟我一起玩”。
討好型人格比較典型的體現就是:
不敢說出自己心里真實的想法;
不懂怎么樣拒絕別人;
做事情習慣看別人的臉色。
孩子在討好別人之下,不經意間做出了自我犧牲。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委屈自己,方便別人;
他們的童年記憶里,有很多委屈和遷就;這樣的孩子,太讓人心疼。
討好別人,看似善良大度,但其中隱藏的,卻是滲到骨子里的自卑。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表面看似乖巧聽話,內心卻極不快樂。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非常聽話,幾乎從不頂嘴,那你應該注意了。
3、也沒什么了不起。
有心理研究發現,自卑感強的孩子,總感到自己步入別人,但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優秀的表現。
也就是說,自卑的孩子內心比較矛盾,一方面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卻不敢表現出來,另一方面有恐懼別人超過自己。
自卑的孩子,往往不會喜歡比他優秀的孩子。
著名心理咨詢師武志紅曾說:
“心存嫉妒的人,他們的幸福不是建立在自己不斷的努力上,而是建立在和別人的比較上。”
當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由外界掌控時,她一定是可怕的,同時又是極度可憐的。
她們不僅容易自卑,也都難免活得焦慮。
02
孩子自卑還是自信,
取決于父母
一個孩子的自卑感最先來自家庭,再是老師和同齡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往往與其背后的家庭教育有關。
著名的音樂天王邁克爾·杰克遜,曾經在一次專訪的時候說,自己從小就和父親在博弈,而自己一直處于下風,這讓他長大后曾經非常自卑。
原來,杰克遜父親一直以嚴厲、古怪的方式教導子女。
比如為了讓孩子們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要打開窗戶,他會戴上面具扮成竊賊,爬到兒子的房間大叫,令杰克遜多年來都做噩夢。
在父親眼里,杰克遜就是一個笑話,他曾嘲笑杰克遜長的太丑了,他的這些話深深傷害了杰克遜。
雖然后來杰克遜很出名,但父親的影響力卻根深蒂固,他不斷在自己身上修修整整,更是接受過十余次的面部整容手術。
哲學家詹姆斯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自卑的,孩子之所以自卑,大多都是源于不當的家庭教育。
比如下面這些行為,你是否也曾經對孩子做過?
1、沖著孩子大吼大叫。
父母的吼叫和責罵,會成為孩子的“內在批判聲音”。
這種否定和批判,會讓孩子變得自卑。長此以往,這種自卑感會深入骨髓,讓孩子變得膽小、不敢去嘗試。
一個人的自卑膽小心理,99%都是在長期打擊、對比中形成的。
這種比較可能來自于你自己,也可能來自于你周圍的人。
2、否定和打擊孩子。
家長隨口一出的一句否定,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
總是生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容易自卑、做事沒主見、缺乏行動力。
一是,孩子變得自卑。
一味的否定自己的孩子,他們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自卑情緒,習慣性的看低自己,從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越容易活成父母否定的那個樣子。
二是,導致心理疾病。
父母長期的否定孩子,孩子的心理就會產生偏差。
孩子產生偏差行為,在潛意識里,是做給最親近的、最愛的人看,是告訴他們“救救我吧,我不舒服,我很難受”。
03
父母這樣做,
培養出強大自信的孩子
阿德勒說:“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
孩子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自卑后,依然得不到正確的對待。
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心理,養出一個超大自信的孩子。
1、多看看孩子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長處和不足。
孩子的自卑最大原因是沒有被善待,因此父母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不要只關心自己孩子比別的孩子領先還是落后,更不要拿別的孩子長處跟自己孩子短板相比較,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只有尊重孩子,溫柔對待孩子,他才會心甘情愿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愿意改正。
多看看孩子的長處,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和引導。
2、父母正向影響很重要。
要讓孩子走出自卑心理,父母的正向影響很重要。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應該給予他應有的尊重,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對他訓斥、粗暴、冷淡甚至漠不關心。
當孩子嘗試做事情沒有成功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予諒解和寬容,并教給他一些正確的方法,鼓勵他再來一次。
不數落、不凌厲,以積極的心態看待面臨的事情,孩子會從父母自信的表現中獲得良性的暗示。
作家畢淑敏曾說:
“自卑出現了并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擺到桌面上來,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現,從容面對,自卑就成了一只紙老虎,一戳就破了。”
每個自卑的孩子,他們都是散落在人間的天使,他們只是暫時迷失了方向。
父母溫情地教育、愛的智慧和力量,是點亮他們自信的明燈。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在家長的耐心引導、精心呵護下,自信、陽光、樂觀并堅強地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