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清朝初年的政府機構和體系能否可以和歐洲國家的政府相比較?清朝初年的軍隊制度是否可以與瑞典軍事改革的成就相比較?清朝的初年軍隊的作戰方式是否可以和歐洲瑞典軍隊的作戰方式相比較?如果不能,那清朝初年的軍隊戰斗力在世界范圍內是什么水平,就應該心里有數。
西歐國家在17世紀都已經開始進行軍隊和國家的近代化改革,而清王朝還是一個繼承中國傳統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國家,清朝之所以在后續能夠滅掉準格爾,以及和沙俄政權劃分亞洲中部,那是因為清王朝吸收了晚明時期軍事改革的大量成果以及清王朝幾億人口的體量,也是這個原因也使得清王朝在1840年之后茍延殘喘活到了20世紀。
目光回到歐洲,在1618年-1648年歐洲爆發了三十年戰爭,這也是歐洲地區的“世界大戰”,這場戰爭中歐洲軍隊已經初步完成近代化,也就是封建軍隊轉向近代化軍隊,關鍵字:紀律和凝聚力。要知道此前的戰場是重騎兵的天下,就沒有一次重騎兵沖鋒解決不了的戰斗,而重騎兵的裝備所需要的財富只有小型封建領主才能夠培養的起,所以重騎兵從本質上屬于統治階級,屬于特殊的武士階級,也就是武士群體,專業服務于戰爭,崇尚個人武藝和勇敢。但是此后瑞士的步兵長矛方陣出現,紀律和凝聚力重新回到戰場,為了克服重騎兵沖鋒對于步兵造成的恐懼,以及長矛手在戰場的發揮,這需要建立一定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長矛手的反復訓練即使有瑞士山區人民的堅韌特性提升,依舊很難在戰場對重甲騎兵形成碾壓,在16世紀時期西班牙大方陣出現,這已經頗具形勢的近代化軍隊,是由長矛手和火槍手混編組成的巨大方陣,西班牙大方陣的出現其中火藥具有革命性的力量,主要是因為火槍的致命性,一發具有一定重量的子彈在接近音速的情況下,可以迅速打碎甲胄并且造成嚴重的外傷,直接使得士兵當場失去戰斗力,這不是弓箭所能比擬的傷害。在1503年的切里尼奧拉戰役中,貢薩羅·德·科爾多瓦指揮8000名西班牙軍隊面對32000名裝備精良的法軍,法軍以往賴以取勝的重騎兵沖鋒被阻擋,法軍統帥內穆爾公爵 路易·達馬熱中彈,當場陣亡。
不過西班牙大方陣還是具有缺陷,那就是它以冷兵器為主,長矛手依舊充當肉搏的主力。不過此后黑火藥的普及使得火槍手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于是軍事改革就在眼前,西班牙大方陣退出戰場只是時間問題。同時為了發揮火槍的威力,火槍手也變成了近代化軍隊上的“齒輪”,他們不需要有思想、有想法,只需要服從命令,重復做一個又一個簡單的射擊步驟,別以為這很簡單,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士兵高度緊張,很準確做出相應的簡單射擊步驟,為了讓士兵形成習慣性動作,這就需要鐵的紀律和不斷的強化訓練,比如讓士兵密集隊列訓練,培養其紀律性,同時輔助軍歌等工具強化士兵的習慣性。而面對面槍斃時期的戰場敲鑼打鼓的人是利用音樂節奏輔助士兵完成步驟的執行:裝彈,組成序列,開槍射擊,退回來,也是16世紀軍事革命演化的結果。
在三十年戰爭期間,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統領的瑞典軍隊就是當時軍事改革的產物。瑞典的步兵采取三段戰法:以三列為單位進行射擊,第一列跪地,第二列半跪,第三列直立,在戰場上三列士兵同時開槍,射完之后,后面的三列士兵跟上,長矛手排成橫列保護火槍手。東方也出現這種戰術,但是沒有系統化和流傳下去,這使得火藥的爆發力最大化的體現。此外古斯塔夫二世將火炮標準化,減輕火炮的重量,讓瑞典的陸軍中隊都可以使用火炮,由此炮兵逐漸成為獨立核心兵種。此外瑞典的騎兵中還布置很多火槍手小隊,用以打擊當時騎兵擅長的“馬回旋”。瑞典軍隊在三十年戰爭中屢屢取勝,直到古斯塔夫去世之后瑞典依舊是北方霸主,而他的人口不過是130萬人,瑞典能夠保持這樣的地位,是由于軍事改革軍隊威力,以及軍事改革背后的社會變革。
在古斯塔夫二世進行三十年戰爭之時,瑞典已經完成了政府體系的改革:
- 首先瑞典政府設置了最高法院,使得瑞典的司法審判程序化,規格化,雖然也有王權干預司法的現象存在,但是司法獨立的運轉已經成型。
- 1618年瑞典設置財政部,有專門的財政委員會對于國家的預算和決算進行審核,集體作出決定,而且財務委員會的決策都有固定的程序步驟,而且每一步都會存檔,所以瑞典的國家財政計劃的實施得以有可能實施,1623年,瑞典政府進行第一個國家財政決算,也進行了第一個國家財政預算。1624年,瑞典引入荷蘭人亞伯拉罕作為總審計,實行復式記賬法,實行國家的財政審核制度。戰爭打得就是金錢,沒有完美的財政支出根本不可能進行龐大的戰爭消耗。
- 瑞典為了整合國家力量,用法律條文規定了地方總督的權利,并且在中央設置了首相府,由首相府統籌整個國家的政治事務,國王的法令和各個部門的法令都必須經過首相府的承認生效,于是首相府成為國家的行政中樞,無事不統。
- 瑞典在教育方面也進行改革,首先是把提高教育經費,古斯塔夫把317所莊園撥給瑞典的烏普拉薩大學,給大學免稅,并且把海外征服戰爭中的大量圖書帶給烏普拉薩大學,同時學校的分科學習使得大量的專業型人才出現,同時設獎學金獎勵貧困學生學習。瑞典政府的官員都是由大學和學校畢業的全日制官員組成,教育取代出身成為官員晉升的關鍵。
- 擴大稅收,除了增加稅收和包稅以外,古斯塔夫二世利用瑞典國內的礦藏資源和消除宗教迫害吸引大批外國投資來到瑞士投資建廠,這使得瑞典的金屬出口和兵工廠大批建立。
近代化政府體系的建立也是當時歐洲很多國家普遍的情況,這樣的政府高效有力上有利于軍事戰爭的進行。此時的沙俄政府要到1698年才能完成君主專制制度下的彼得大帝改革,改造國家的組織系統和軍事變革,此后才開始進行歷史上的大擴張時代。而奧斯曼土耳其早已經步入衰落,1683年奧斯曼圍攻維也納失敗后,奧地利帝國開始在邊境不斷打擊奧斯曼,森塔戰役中歐根親王以急襲戰術取得5萬對10萬,斃敵3萬的戰績,奧斯曼的騎兵和步兵不再令歐洲人望而生畏,而奧斯曼的帝國體系也無法做出決定性的改革,奧斯曼從此變成了歐洲列強眼中的弱雞,伊斯蘭勢力也由此一蹶不振。
最后想說一句話,我最近在看甲午戰爭史,甲午戰爭中清朝軍隊不僅連軍醫和獸醫都沒有,而且也沒有后勤保障系統,沿用的還是中國傳統時期召集民夫運送和處理物資,而日本軍隊有相關的醫療組織和兵站系統提供后勤支持,此外日本還有炮兵、工兵、醫療兵等重要獨立兵種運行,在這一點上清朝其實已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