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因其戰(zhàn)績,后世稱為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率軍進攻波斯帝國,開始了他的東征。歷時十年,最遠打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亞歷山大東征軍能夠到達中國的可能性
有史料稱,亞歷山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在東征前給了他一幅地圖,上面描繪了古老的中國,亞歷山大本意是要來征服中國,結(jié)果地圖有誤,稀里糊涂來到了印度。
亞歷山大到達印度河流域的時間大致是公元前326年,如果亞歷山大想進入中國,大致有以下幾條路線行軍。
一是翻越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被譽為世界屋脊,是中國與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之間的天然屏障,即使是在現(xiàn)代社會,裝備精良的專業(yè)攀登者要想跨越喜馬拉雅山都是九死一生,更不用說兩千多年前帶著攻城器械的亞歷山大大軍。即使是舍棄攻城器械,那到了中國只能任人宰割,當(dāng)時中國正處于戰(zhàn)國時期,各國常年交戰(zhàn),城墻都修得牢固高大,沒有工程器械的東征軍只能被屠殺。
喜馬拉雅山
假設(shè)亞歷山大東征軍僥幸翻越了喜馬拉雅山,疲憊不堪的軍隊要面對的是青藏高原缺氧、高寒、少糧的極端環(huán)境。有人說可以殺馬當(dāng)食物,軍馬在戰(zhàn)場上就是士兵的生命,而且馬也不夠吃,當(dāng)一支部隊到了殺軍馬為生的地步時,也就離吃人不遠了。結(jié)果就是全軍葬送在青藏高原,成為肉食動物的食糧。
喜馬拉雅山
所以,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無疑自尋死路。
二是繞道緬甸
繞道緬甸常理上也是能夠進入中國的。但當(dāng)時需要穿過大面積的原始熱帶叢林,氣候熱、濕度高,叢林道路狹窄難走。東征軍在印度河流域就已經(jīng)水土不服,軍中流行疾病,進入?yún)擦种粫〉酶啵赖酶臁9烙嫑]走到云南,就已經(jīng)被疾病消滅了。
熱帶叢林
所以,穿越原始叢林也行不通。
三是走海路進入中國
坐船走海路進入中國,好像行得通,其實九死一生。航海技術(shù)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了大的發(fā)展,迷路、缺水、風(fēng)暴這些都是致命威脅,更別提還要精準的穿過馬六甲海峽。所以當(dāng)時要用海船載著幾萬大軍到達中國顯然是不理智也是無法達到的。
南海地圖
四是繞到中亞,從西域進入中國
此路看似安全可靠,實則最為兇險。
西域地圖
西域國家眾多,大大小小有三十多個家國家,亞歷山大借道西域,必須要先消滅這些國家。有人會說,亞歷山大一路打到西域,這些小國家也撐不了多久。但是亞歷山大曾經(jīng)征服的地區(qū)大致都是城邦制國家,征服一個城鎮(zhèn),就征服了一個國家。但西域諸國卻不同,你只有全部占領(lǐng),才能夠無憂的穿過,一共才幾萬人的東征軍顯然不能夠應(yīng)付這么多國家的攻擊。
西域荒漠
更為致命的是,西域當(dāng)時已經(jīng)興起了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歷史上有一支被漢家男兒打敗的匈奴部隊去了歐洲,結(jié)果竟然橫掃歐洲諸國,建立了帝國。所以,別說面對中國,單單是匈奴騎兵都夠亞歷山大東征軍頭疼。
匈奴騎兵
亞歷山大的東征軍到達中國后的遭遇
亞歷山大東征軍歷盡千辛終于到達了中國,面對的第一個對手應(yīng)該就是大秦,大秦以逸待勞,勝負已然分曉。
秦國軍隊
赳赳老秦,壯哉山河。
按照時間,亞歷山大來到中國,大秦正值秦昭襄王時期,國力鼎盛,名將眾多,尤以殺神白起最為出名,面對東征軍,白起或許又要挖幾個大坑了。
秦昭襄王
秦國軍隊
白起
兵法上的優(yōu)劣
馬其頓方陣
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軍以馬其頓方陣出名,秦國部隊也有步兵方陣,手持七米長矛,極具威懾力。但是秦國并不只有步兵方陣,更多的是秦國騎兵部隊,車兵部隊,弓弩部隊。馬其頓方陣這種看似先進的陣法面對大秦部隊,無異于送死。
秦國車兵
馬其頓方陣靈活性不足,秦國將領(lǐng)也不會傻到讓士兵主動沖到你的長矛上去,所以大帝面對秦國的騎兵、車兵、弓弩兵只能被動挨打。另據(jù)考證,歐洲長弓射程沒有秦弩遠,秦軍可以站在射程外對著東征軍一通亂射,幾輪齊射后,已然損傷過半,陣勢大亂,這時候騎兵沖鋒,騎兵對戰(zhàn)步兵,結(jié)果不用多說。
裝備上的比較
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出土的裝備我們就能知曉一二。秦國士兵盔甲精良,武器鋒銳,無論是步兵,騎兵,車兵,都裝備大量的弓弩,有些精銳部隊還使用了有毒的彈頭。先進的裝備也是秦能統(tǒng)一六國的主要原因。
亞歷山大的東征軍參考羅馬帝國士兵盔甲,對殺傷力巨大的秦弩和戰(zhàn)車,起不到任何防御作用,并且馬其頓方陣往往只有站在前排的士兵才有皮甲,這一點顯然成為了劣勢。
秦弩
兵馬俑
兵力上的差別
亞歷山大的東征軍成色復(fù)雜,除了馬其頓士兵外,還有大量的雇傭兵,奴隸等,就這樣一共才5萬人不到。而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常規(guī)部隊就已經(jīng)達到了60萬左右,兵力上的懸殊,就已經(jīng)決定了最后戰(zhàn)爭的勝劣。
戰(zhàn)國七雄
更為關(guān)鍵的一點,中國當(dāng)時不只有秦國,還有其他六國在后方。中華民族能夠取得今天成就的關(guān)鍵原因在于民族的團結(jié)。我想,面對亞歷山大的侵略,戰(zhàn)國七雄并不會像波斯帝國一樣望風(fēng)投降,而會一致對外,這種團結(jié)戰(zhàn)力遠不是亞歷山大的東征軍能夠承受的。歷史也表明了這點,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后,他所建立的帝國瞬間分崩離析。
所以,亞歷山大沒來到中國,是他的幸運。
當(dāng)然,上述僅為小女子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