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股市亦是風波起。3月17日的A股,恰似那春風中的舞者,腳步輕盈卻也帶著幾分蹣跚。咱們不妨細細品一品這盤中的五味雜陳。
先說那短期提振的小確幸。政策的風,總是來得那么及時,那么溫柔。國務院新聞辦的一紙發布會預告,如同春風拂面,讓大消費板塊的臉上泛起了紅暈。財政部、商務部這些大佬攜手,能不讓人心動嗎?再看呼和浩特的三孩教育政策,儼然成了概念股的催化劑,政策紅利,真是直接又實惠。外圍市場也似乎嗅到了春天的氣息,歐美銀行業的風波暫告一段落,美股三大指數的反彈,就像是為A股打了一支強心針。技術面上,上證指數在60日均線附近磨蹭了這么久,也該彈一彈了。北向資金也是不吝嗇,凈流入的勢頭不減,中字頭央企和高股息銀行股成了香餑餑,市場的流動性,活泛多了。
但話說回來,這舞步里藏著的風險,也不容小覷。那10日、20日、30日均線,密密麻麻地織成一張網,壓制著大盤的沖勁。要是量能跟不上,這一沖,怕是要摔個跟頭。中字頭股票的強勢,固然好看,但要是金融、白酒這些大塊頭不接棒,再加上資源股的拖后腿,這舞,可就跳不下去了。更別說那中長期的調整隱憂,反彈到了沖頂階段,獲利回吐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市場的恐慌。
那咱們這投資者,該怎么應對呢?明日大盤,震蕩上行是大概率事件,但量能,才是關鍵。早盤要是量能充沛,滬市成交額破個8000億元,那沖高的希望就大了。要是縮量沖高,嘿,可得小心了,別被回落的風險給絆倒了。
板塊上,大消費與金融,那是政策的風口浪尖,食品飲料、商貿零售、非銀金融,這些板塊,或許還能再火一把。科技成長股呢,AI產業鏈、新能源這些低位成長的分支,說不定能輪動補漲,但半導體板塊,可就得小心大基金減持帶來的分化風險了。操作上,切記別追高,逢低布局才是王道。順周期的消費,比如食品、旅游,業績確定性強,防御性的紅利板塊,像銀行、家電,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而言之,明日大盤,震蕩上行是主旋律,但關鍵壓力位的突破難度,還有權重板塊的分化風險,都得時刻提防。政策落地效果、外圍市場動態、量能變化,這些都得盯緊了,持倉結構,得靈活調整,才能在股市的春風里,跳出屬于自己的舞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