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答》
系列專題來服務
你關心的體育相關問題
蘇小樂幫你解答
春日來臨
江蘇各地掀起路跑熱潮
一場場馬拉松賽事接踵而至
跑馬拉松需要注意什么?
怎樣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
這份《中國田徑協(xié)會路跑賽事參賽指引》
為廣大跑者作了詳細解答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01
問:“參賽指引”包含哪些方面?
答:“參賽指引”是指跑者參加路跑比賽必須了解的事項,包括報名須知、賽前準備、比賽途中和賽后恢復四個部分。目的是希望參賽者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發(fā)揮自己的訓練水平,安全順利完賽。
02
問:有哪些疾病或狀況者不宜參加比賽?
答: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炎和其它心臟病患者;冠狀動脈病患者和嚴重心律不齊者;血糖過高或過低的糖尿病患者;比賽日前兩周以內患過感冒者;賽前一晚大量飲用烈性酒或睡眠不足者;孕婦;其他不適合運動的疾病患者。
03
問:如何評估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參賽?
答:參加路跑比賽的跑者應根據(jù)自身狀況、訓練時間長短、訓練負荷的適應程度以及個人健康狀況選擇適宜的參賽項目。
通常,經(jīng)過6個月以上的系統(tǒng)訓練,每周3-6次訓練,一次最大跑量以目標速度或高于目標速度持續(xù)完成32-35公里而無重大不良身體不適者,可以選擇參加全程馬拉松比賽;經(jīng)過3-6個月的系統(tǒng)訓練,每周3-5次訓練,一次最大跑量以目標速度或高于目標速度持續(xù)跑完成15公里以上而無重大不良身體不適者,可以選擇半程馬拉松比賽;經(jīng)過2-3月的系統(tǒng)訓練,每周3-4次訓練,一次可持續(xù)達到5公里以上的,可以參加10公里比賽。從安全角度考慮,參加路跑比賽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身體運動能力、心里承受能力的發(fā)展過程。跑者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運動訓練原則,參賽選擇上注意由短到長(距離)、由慢到快(速度)。先從參加5公里、10公里跑比賽開始,有10公里比賽經(jīng)歷后,才能報名參加半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完賽后并經(jīng)長距離跑訓練,才能報名參加全程馬拉松項目。
04
問:參賽物品需要準備哪些?
答:賽前一周應該考慮比賽時需要使用的物品,最好列出清單,按照清單準備比賽物品,避免遺漏。
1. 芯片:按要求佩戴,保證成績有效。
2. 服裝:除組委會發(fā)的賽事服裝,也可以選擇寬松、舒適、透氣、吸汗、自己慣用的服裝。天熱時可選擇背心短褲,天冷時可增加長衣褲。
3. 號碼布:比賽前一天固定在參賽服裝上,避免第二天早上手忙腳亂。
4. 跑鞋:跑步最重要的裝備。應選擇輕便、透氣、耐磨的跑鞋。舒適的跑鞋不僅能提高跑步效果,還能緩沖腳著地時的沖擊力,起到保護作用,防止腳掌疼、腳跟疼、腳打泡、指甲脫落等損傷。比賽鞋最好在訓練中多次試穿磨合,穿新鞋參加比賽容易造成腳部磨損。
5. 襪子:應選擇柔軟、吸汗、透氣、接縫平滑、彈性好的純棉襪,跑動時不會出現(xiàn)滑脫、團縮等現(xiàn)象。襪子應在訓練中試穿幾次,穿新襪子比賽也可能導致腳部磨損。
6. 帽子:天氣炎熱時帽子可以起到防曬作用。帽檐可以擋住汗水、雨水或降溫澆水時,水流進眼睛里,避免頻繁擦拭眼睛。
7. 防曬:高溫天氣比賽時涂抹防曬霜,防止曬傷。
8. 存衣:存衣包內放賽后更換的衣物、毛巾、鞋以及輕便的食品飲料。存衣包外必須 附上自己的號碼布和姓名,以便賽后領取。
9. 補給:多數(shù)賽事組委會在賽時提供飲用水、功能飲料、食品,組委會未提供的,如鹽丸、補液鹽、能量膠等,跑者可根據(jù)自身需求,自己攜帶。
10. 凡士林:全程選手跑步過程中雙腿雙手擺動頻次較高,建議在容易摩擦的部位(如大腿內側、腹股溝和腋下)涂抹凡士林保護皮膚,防止摩擦過度。
11. 多功能手表:用于了解和掌握跑步速度及心率,及時調整體力分配。
12. 腰包:用于存放參賽必備的小物品。
13. 魔術頭巾:高溫天氣可以擦汗、低溫天氣可以御寒。
05
問:比賽當日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答:注重賽中速度控制和能量補充。
(一)早餐
臨賽前2個小時用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得過飽。避免食用平時沒有吃過的食品或飲品,以及生冷食物,以防比賽中腸胃不適。
(二)熱身
臨賽前30-50分開始做準備活動,可先進行慢跑,有助于體溫、心率升高。然后進行髖、膝、踝各關節(jié)和軀干的轉動以及各種下肢肌肉的拉伸,最后做幾次短距離的加速跑,使機體進入臨賽狀態(tài),適應即將開始的劇烈運動。
(三)起點
至少提前1小時到達比賽區(qū)域,檢錄、存包、如廁排空(到達起點前完成)后,進入規(guī)定的出發(fā)區(qū)域等待起跑。起跑等待期間繼續(xù)進行輕微活動,保持身體的熱度。同時,檢查鞋帶是否系緊,裝備是否齊全。
(四)起跑
鳴槍出發(fā)時,人多擁擠,注意保持冷靜,不必爭先恐后,蜂擁向前,避免被碰撞擠倒。如果出現(xiàn)個人(鞋被踩脫等)意外情況需要處理,不能下蹲停跑,而應隨著人群繼續(xù)往前跑,在人流相對較少的賽道邊緣尋找合適位置處理。
(五)途中
馬拉松比賽首要原則是采取勻速跑,前 2-3 公里不要跑得太快,低于目標速度 10 至 15 秒,或以70%-80% 強度跑進即可。應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和計劃,可以選擇跟隨“官兔”或速度相當?shù)呐苷哌M行跟跑,有利于節(jié)省體力,控制速度。
(六)上下坡
在比賽中遇到上下坡時,注意調整身體重心,尤其是軀干的傾斜角度。上坡時,身體稍前傾,適當縮小步長,加快步頻,加快擺臂,采用前腳掌著地,同時配合呼吸節(jié)奏。下坡時,身體稍后傾,通過腳跟滾動到腳前掌著地,適當增加步長,降低步頻,合理控制跑速。
(七)補給
組委會在賽事路線沿途設置用水站 / 飲水站 / 補給站,參賽者根據(jù)天氣情況選擇用水或飲水,或者兩者都取用,飲水量要依氣候情況而定,天熱飲水多些,每次飲量不要過多;15 公里后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食用組委會提供的食品補給,如香蕉、面包、番茄等。如果帶有鹽丸、能量棒或能量膠,可在比賽中分次食用,及時補充運動中所需的多元糖、電解質。通常,鹽丸和能量膠每隔 8-10 公里服用一次。
(八)終點前
快到終點時應避免提速沖刺,要根據(jù)自身狀況勻速通過終點,否則會發(fā)生運動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06
問:即將到達終點時需要注意哪些身體狀況,如何處理?
答:即將到達終點時,根據(jù)身體狀況勻速通過,量力而行。到達終點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身體極度疲勞,肌肉酸痛,渾身乏力,此時:
1. 不要驟停,蹲坐或躺下休息,應向前繼續(xù)慢跑或慢走,讓心率逐漸恢復正常水平。稍作調整后進行全身拉伸放松,有利于加快恢復。
2. 不要立即飲用冷飲,應補充常溫的礦泉水或飲料,避免冷飲引起胃腸痙攣、腹痛等疾病。
3. 領取存衣包,換上干衣服,注意保暖,以免著涼感冒。
4. 領取獎品或紀念品、成績證書(或住地自行下載)。
5. 利用組委會提供的現(xiàn)場賽后恢復服務進行按摩放松。
6. 可食用組委會提供的香蕉、牛奶、面包等食品進行體力恢復。
07
問:賽后恢復怎么做?
答:(一)冷敷:將腿在冷水中浸泡 5-10 分鐘,再用溫水浸泡 5-10 分鐘或用冷熱水交替 沖淋。
(二)補給:賽后補充運動飲料,吃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補充體能。
跑者在路跑比賽后,不要急于恢復正常訓練節(jié)奏,應該安排大約一周的休整時間。休整期間,跑者可以進行慢跑及下肢和軀干等部位的肌肉牽拉,包括按摩,促進身體機能恢復。賽后的恢復訓練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
08
問:參賽守則有哪些?
答:(一)不得以虛假年齡或虛假身份報名。
(二)按要求佩戴號碼布。
(三)不得佩戴他人號碼布和感應計時芯片參賽。
(四)不得偽造號碼布參賽。
(五)不得攜帶兩枚或兩枚以上感應計時芯片參賽。
(六)按規(guī)定的起跑順序在報名項目的起跑點起跑。
(七)應按照規(guī)定時間出發(fā)起跑。
(八)不得繞近道或途中插入賽道。
(九)賽時服從工作人員指揮。
(十)在丟棄廢品前,確保周圍選手不受影響。
(十一)使用賽道起、終點及沿途衛(wèi)生間,嚴禁隨地便溺。
(十二)賽道上不要擠、推、撞、絆。
(十三)進入水站補給站應放緩步伐,大眾選手不得拿取紅色桌布放置的專業(yè)選手飲料飲用。
(十四)若想停止比賽,應減速并移步至賽道邊緣,避免影響其他選手。
(十五)未完成比賽不得領取完賽物品,完賽后不得反復通過終點領取。
(十六)遵守規(guī)則、規(guī)程,尊重對手、尊重裁判,講究禮儀、文明參賽。
目前15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