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2025上馬開跑時間官宣,又是一年一度爭當分母選手的環節。跑者們不約而同地化身為抽簽錦鯉,盯著報名按鈕摩拳擦掌。而今年的報名費也由之前的150上調至200,對跑步的熱愛體現在每公里都跑出消費主義的眼淚。雖然大家嘴上說著“貴”,但手指還是老老實實地點了「確認支付」。
這就是跑步的世界,這里沒有便宜,只有熱愛。
阿東是剛入坑三個月的小白,起初選擇跑步的原因就是因為門檻低消費低,又能高效減肥,買的跑步裝備基本上都是一切從簡。跑鞋也并沒有買適合自己的鞋款,而是某天看到網上大促,買到史無前例的冰點價格。
當他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薅到羊毛時,在某次的訓練場上因為加速過彎鞋底打滑,踝關節扭傷,去醫院檢查再加醫藥費花了好幾千,關鍵是休息的那一段時間也班也上不了了,等于是雙重損失。有時候人真的不能高興的太早,跑鞋沒花啥錢,但身體買單了,賬卻翻倍了。
省錢是為了有奔跑的資本,但不能省健康,該省的要省,該花的更不能省。阿東深知買裝備不應該敷衍了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當初那份撿到大便宜的狂喜,此刻變成了諷刺。
Sally作為資深老跑,已經習慣用腳步去丈量城市的道路。她打算用跑的方式來省去通勤的費用,認真思考了一下,往返15KM的路,不僅可以完成自己制定的課表,而且還省去了再去訓練場上跑步的時間,實現低碳環保綠色出行,為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做好這個決定的時候,她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小宇宙即將爆發,她要向著15KM的“綠色通勤”宣戰!
早上跑去公司的時候,她的狀態非常好,這種“跑進城市、跑進工作、跑進生活”的暢快,讓她覺得自己活得熱辣滾燙。15KM的路確實堅持下來了,但結果卻是在自己意料之外:省下的打車費全炫進自己的肚子里了。
且不說早上跑過路上各種大大小小的餐飲小吃店香氣撲鼻,終于抵住這些誘惑到了公司,還沒到10點就已經饑腸轆轆。大腦的獎勵機制瞬間開啟,今天已經跑了這么遠的距離,難道不應該獎勵一下自己吃點好的?理智在饑餓與疲憊的雙重夾擊下節節敗退。從餐前水果到精致午餐再到餐后甜點,無縫銜接。這趟“綠色通勤”的經濟賬,算來算去,似乎只在味蕾上實現了盈利。
老辛作為馬拉松常客,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比賽,他對領物、路線、節奏了如指掌,唯一沒料到的,是一次酒店的“省錢”決定,竟讓他損失慘重。
比賽的那幾天,起終點附近的酒店價格水漲船高,為了節約一天住宿,老辛決定預定比賽當天的機票,想著只要自己能夠按照計劃好的時間完賽,結束后馬上去機場趕飛機就能節省一天住宿。
比賽的時候,老辛非常緊張,即便跑崩抽筋了都不敢讓自己停下來,生怕回去晚了趕不上飛機。終于,按照自己預估的時間跑完了比賽,迅速領完完賽包開始打車。可終點附近封路+人群擁擠,打車要等候很久,好不容易等到車來了,結果周末一路堵。
當他狼狽地拖著行李沖進航站樓時,值機柜臺冰冷的屏幕清晰地顯示著:停止辦理。懸著心終于死了...不僅錢沒省到,那種省與損失之間徒勞的落差感更讓他懊惱不已。精打細算的每一分“省”,都化作了成倍的“損”,像一記悶棍狠狠敲在心頭。
王小拉是社交平臺重度愛好者,每每打開各大平臺app,看到各種跑步博主的視頻都非常光鮮亮麗,要么擁有堅韌的意志力,要么幽默風趣又兼具實力,自己也萌生成為跑步博主的想法。
說干就干!王小拉決定低成本試水。設備?就用手機!他盤算著邊跑步邊記錄,像其他博主一樣對著鏡頭侃侃而談。他甚至提前構思好了腳本,準備大展身手。
誰成想某次拍攝時,手上汗水太多,手一滑手機掉到地上,屏幕直接被摔碎。好家伙,粉絲還沒漲幾個,先上交1000修手機屏。
他的博主夢也在頃刻間化成泡沫。突如其來的現實成本,讓他第一次真切明白:夢想本身也要算成本。
摳搜,是對日常生活的態度;燒錢,是對跑步訓練的熱愛。跑者所要表達的消費模式就是省錢省到極致,花錢花到心尖。摳門與燒錢,既是策略,也是一種選擇,他們可以在某些方面妥協,但是對于熱愛,他們從不壓抑自己。
即便跑步讓他們手頭拮據,但跑步帶給他們的那種自由、堅持和自我超越,卻很難被明碼標價,也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所以下次當你嘴里喊著“這也太貴了吧”,但手里還是按下了支付的時候,別忘了對自己笑一笑,摳摳搜搜花了很多錢——沒辦法,熱愛抵千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