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趙太后剛剛執政,秦國就加緊進攻趙國,危急關頭,趙國不得不求救于齊,而齊國卻提出條件,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
溺愛孩子、缺乏政治遠見的趙太后不肯答應這個條件,于是大臣竭力勸阻,惹的太后暴怒,說誰再提讓長安君去做人質,就朝他臉上吐唾沫。
面對此情此景,深諳說話藝術的左師觸龍并沒有像別的朝臣那樣一味地犯顏直諫,而是避其鋒芒,相機行事,對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的事只字不提,先問太后飲食住行,再把話題慢慢引到疼愛子女的事情上。
左師觸龍說:"我的兒子舒祺,年齡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愛他,希望能讓他替補上衛士的空缺,來保衛王宮。我冒著死罪稟告太后。"
太后說:"可以。年齡多大了?"
觸龍說:"十五歲了。雖然還小,希望趁我還沒入土就托付給您。"
太后說:"你們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
觸龍說:"比婦女還厲害。"
太后笑著說:"婦女更厲害。"
觸龍回答說:"我私下認為,您疼愛燕后就超過了疼愛長安君。"
太后說:"您錯了,不像疼愛長安君那樣厲害。"
觸龍說:"父母疼愛子女,就得為他們考慮長遠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時候,拉著她的腳后跟為她哭泣,這是惦念并傷心她嫁到遠方。您祭祀時,還為她祝告說:'千萬不要被趕回來啊。'難道這不是為她作長遠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孫,一代一代地做國君嗎?"
太后說:"是這樣。"
觸龍說:"從這一輩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趙國建立的時候,趙國君主的子孫被封侯的,他們的子孫還有能繼承爵位的嗎?"
趙太后說:"沒有。"
觸龍說:"不光是趙國,其他諸侯國君的被封侯的子孫的后繼人有還在的嗎?"
趙太后說:"我沒聽說過。"
觸龍說:"他們當中禍患來得早的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禍患來得晚的就降臨到子孫頭上。難道國君的子孫就一定不好嗎?這是因為他們地位高而沒有功勛,俸祿豐厚而沒有勞績,占有的珍寶太多了啊!現在您把長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給他肥沃的土地,給他很多珍寶,而不趁現在這個時機讓他為國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長安君憑什么在趙國站住腳呢?我覺得您為長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認為您疼愛他比不上疼愛燕后。"
太后說:"好吧,任憑您指派他吧。"
太后怒氣全消,明白了怎樣才是疼愛孩子的道理,高興地安排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齊國也派來了救兵。
觸龍的話之所以最終能夠說服趙太后,讓她欣然接受讓長安君去齊國當人質的決定,關鍵在于他能夠站在客觀事實的角度,動之以情,以理服人。
整個對話過程沒有一句話說人質,但又句句都是為了說人質的事。
觸龍循循善誘,旁敲側擊,讓趙太后明白:誰不疼愛自己的孩子?愛孩子就要為孩子考慮的長遠一些,就要讓孩子有立身之本,僅僅依靠父母給予的權勢和財富,最后都是站不住腳的。迂回曲折之中,盡顯觸龍說服藝術的奧妙。
高情商者的成功秘密是什么?很簡單,懂得替別人著想,做事討人喜歡。只有深諳此道,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也為職場人生鋪平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