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神劇,當中嘉靖與大臣們的對話,反映出職場的潛規則。
可以說大明嘉靖四十年的御前財政會議,是今天職場小白的教科書。
大明職場中老板和兩位主要干將,來來回回,拋出問題,解決問題。
老板嘉靖,敲打人心,達到目的,將問題拋給對手,讓下面人戰戰兢兢。
嘉靖信奉“萬穩萬當,不如一默”。
經過幾十年的磨礪,嚴嵩將自己養成太極高手,云里霧里,和老板推來推去,化解問題。
另一個下屬徐階則是蟄伏,不和老板硬剛,也解決了問題。
不同的人運用不同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職場。看完后,讓小白們豁然開朗。
嘉靖的“云手”:老板的終極話術,永遠不說透
嘉靖二十多年不上朝,卻對朝中事了如指掌。
道長和大臣們斗爭了幾十年,總結出一條經驗,事情讓大臣去做,自己話永遠不說透,讓大臣們去猜。
至于做得如何,都由嘉靖來評判。
正是這一手平衡術,讓他的位置坐得很穩。
嘉靖四十年,御前財政會議開始,嘉靖躲在后面,聽著清流和嚴黨之間的爭吵。
吵架的活,都讓手下去干,嚴黨、清流大佬只負責總結陳詞。
雙方吵得差不多了,仙風道骨的道長,吟誦一首問道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余說,云在青天水在瓶。
嘉靖款款出場,之后向嚴嵩發問,誰是周云逸的后臺?
嚴嵩首先否認了有后臺,把自己摘得干凈,說了一句工部走的是明賬。
嘉靖很滿意首輔的回答,皇帝就是要把周云逸事件抹平,降低影響。
財政會議是要解決錢的問題,嚴黨清流各種相互攻擊之后,嘉靖要的是內閣解決問題。
清流張居正提出海上貿易,嚴黨立刻接口,提出了改稻為桑,補國庫虧空。
這時嘉靖來了精神,和嚴嵩談論起如何執行,最后御前會議圓滿結束。
整個會議只有兩個命令,是直接出自于他口,一個是撫恤周云逸家屬;一個是不許增加稅賦。
前面所有國庫虧空的爭吵,嘉靖都是用銅磬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的,不會留下任何的把柄。
這場看似閑談的御前會議,實則是嘉靖對朝局的精準拿捏。
正如劇中呂芳點破的玄機:“皇上要殺人時,從來不用自己的刀?!?/p>
高位者的權力游戲,往往藏在似是而非的言語中。
嘉靖全程未提“嚴世蕃”,但所有人都明白他在敲打誰。正如領導說“最近項目進度有點慢”,潛臺詞可能是“該換負責人了”。
他的提問更是精妙:當問及“改稻為桑的銀子是浙江自己出還是戶部撥”時,表面是商量國策,實則在試探嚴徐兩派的底線。
這種以問代令的話術,讓下屬永遠處于被審視的狀態,正如職場高手總愛用“你覺得呢?”將選擇題拋給對手。
更致命的是,嘉靖早在會議前便通過錦衣衛掌握了工部貪腐證據,卻佯裝不知情,這種信息差控場術,與當今老板在周會前摸清所有部門動態、只為拋出“致命三連問”的套路如出一轍。
嚴嵩的“太極”:頂級二把手的危機公關
嚴嵩一貫會裝可憐,會背鍋,顫顫巍巍跪下。
面對去年工部的超支,他解釋,為什么不在云貴取木材,而是要去南洋買木材,就是他沒有落實云貴修路,太貴了。所以去年才會有三百多萬兩買木材的超支。
嚴嵩攬下責任,嚴世蕃也有眼力勁承擔了責任。
去年的問題就算過去了,下面就要解決今年如何辦?
嚴嵩之所以如此得寵,一半是他能辦嘉靖想讓他辦的事情,一半是他能背嘉靖想讓他背的鍋。
這一跪,跪掉了嘉靖七分殺心。面對查賬危機,他搶先自污認罪,實則是以退為進劃定責任邊界。
正如中層管理者遭遇總部問責時,最聰明的做法不是解釋,而是主動認小錯保大局。
當去年超支的問題解釋完了,他又搶了清流海上貿易的新議題。
這位執政二十年的首輔,深諳“用新問題覆蓋舊矛盾”的生存哲學,如同處理過山車信號的濾波器:
立刻給了嘉靖明年賺錢的辦法,改稻為桑,讓嘉靖感到嚴嵩還有用。
而他每項提案后必綴的“請圣裁”,看似恭敬,實則是將決策風險轉嫁嘉靖。
正如職場老手都明白,功勞歸上、責任留己,才是二把手的保命符。
嚴嵩算得上危機公關的頂流,總能將危險輕輕推掉。
徐階的“蟄伏”:聰明人的上位從不靠硬剛
御前財政會議整場會議中,清流和嚴黨吵得不可開交,徐階只說了寥寥幾句話,卻刀刀見血。
徐階說話一個特點:綿里藏針。
先是吐槽了下嚴世蕃昨天才把票擬拿過來,自己和高拱(字肅卿)熬夜加班核對,再表示有些票擬“不敢”簽字,并不是故意為難。
之后嚴黨清流吵架,局面嚴黨占優,徐階立刻站出把局面,扳回來了。
先是點明這是公意,沒有人會加罪高拱。
然后說明高拱質疑的正當性,工部也需要說清楚,再次把主題從“把帳算在皇上頭上”扳回到“工部的結算和預算單子不合”上面;再戳了一刀嚴世蕃“用不著生氣”。
輕描淡寫間,表明了立場,他并不作為辯論主力,而是在清流處在劣勢時站出來戳嚴黨。
這位未來的首輔深藏“鈍器殺人”的智慧。
他的沉默并非怯懦,而是在風暴中心做靜默觀察者。
正如新人想進核心圈層,須先學會從會議座次、發言順序解碼權力的圖譜。
這種“伺機而動”的策略,恰如海瑞評價:“徐閣老不是不爭,是等太陽照到他的棋眼再落子?!?/p>
徐階笑到最后,熬到嚴嵩倒臺,成為首輔。
結語:權力場的本質是認知戰
這場御前會議沒有拍案怒罵,卻比任何朝堂廝殺更兇險。
嘉靖用“天心難測”制造權威,嚴嵩靠“揣摩上意”維系權力,徐階憑“伺機而動”積蓄勢能;三股力量在算盤珠碰撞聲中達成微妙平衡。
當今職場人若參透其中玄機:領導的含糊其辭可能是釣魚執法,對手的示弱退讓或許是請君入甕,同事的沉默寡言常常暗藏殺機。
正如劇中那句貫穿全劇的偈語:“云在青天水在瓶”,真正的規則,從來不在奏章的字面,而在人心的褶皺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