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和月薪兩萬的人,都在為同一個問題失眠。
前陣子回老家,發小蹲在村口小賣部門口嘆氣:"這個月房貸又得刷信用卡填窟窿。"他媳婦在縣城超市當收銀員,自己跑貨拉拉,倆人月入八千,養著兩個吞金獸。這讓我突然意識到,不論是北上廣月入兩萬的"偽中產",還是三四線月薪五千的普通家庭,都在被同一個問題反復折磨:錢到底是該拼命掙,還是使勁省?
先說掙錢這事
我家樓下菜鳥驛站的王姐,白天分快遞晚上直播賣老家的筍干,硬是把月收入從四千干到一萬二。現在連她老公都辭了保安的工作,專門幫她打包發貨。這年頭遍地都是副業機會:送外賣能月入過萬,寫網文能拿全勤獎,就連拍短視頻教人疊衣服都能接廣告。但問題是,這些"第二份工"往往要壓榨睡眠時間,拿命換錢真的值嗎?
再說省錢這事
我表弟在國企當技術員,月薪七千雷打不動。但他家冰箱貼著"薅羊毛日歷",每天凌晨搶社區團購的臨期牛奶,加油永遠選周三會員日,連孩子補習班都是和鄰居拼單的二手網課。靠著這種"螞蟻搬家"式攢錢法,愣是在房價兩萬的開發區買了個老破小。可每次家庭聚會,看他媳婦連杯奶茶都舍不得點,總覺得日子過得憋屈。
其實錢和愛情一樣,既要主動出擊也要用心經營。
前同事小林的故事最有說服力:白天她是寫字樓的會計,晚上化身B站知識區UP主教Excel技巧,周末還接私企的賬目清算。賺到錢后不是報復性消費,而是用理財課的套路把收入分成五份:日常開銷、教育投資、醫療備用、穩健理財、風險投資。去年靠著這套組合拳,居然提前還清了房貸。
凌晨三點的燒烤攤上,代駕司機和加班白領碰杯時都明白:掙錢是打開水龍頭,省錢是堵住漏水口。光埋頭苦干不規劃,賺再多也是過路財神;只盯著存折數字不提升自己,遲早會被通脹吞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