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客家娘酒”,能否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日前,以“新派客家酒·禮敬天下客”為主題的深圳市客家女孩酒業文化有限公司開業慶典暨“客家姊妹之家”授牌儀式在深圳南山隆重舉行,揭開了“客家娘酒”進入大灣區的序幕。眾多文化界、商業界及市民群眾前來熱情祝賀。
活動由《灣區客家》欄目策劃人、廣東省客家商會秘書長溫智雅主持,“客家女孩”品牌創始人謝海霞女士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該品牌十幾年磨一劍,培育產業新生態,助力客家黃酒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歷程。她堅韌鏗鏘富有情感不忘初心的發言,讓現場嘉賓深受感動,掌聲不斷。
“客家女孩”店在深圳南山隆重開業,標志著“客家女孩”正式進駐大灣區核心城市深圳。與此同時,舉行了“客家姊妹之家”授牌儀式。“客家姊妹之家”負責人、深圳市45位巾幗女企業家之一的魏美娥女士向謝海霞女士授牌,分享了“客家姊妹之家“的初心與使命,在現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客家女孩”與“客家姊妹”攜手合力,共同在大灣區背景下整合資源、美美與共,為弘揚客家文化、構建特色品牌而深度合作。
廣東省政府省情專家庫專家、粵港澳大灣區名人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宏海教授與“客家女孩”負責人謝海霞認識多年,早在謝海霞創辦“客家女孩”酒業時,她就以弘揚客家文化為宗旨,十幾年來初心不改,吸引到更多客家女性參與其中。對于“客家女孩“勇闖灣區,楊宏海教授給予高度評價,他在慶典現場發言中,對“客家女孩”三大特色作出評價。
其一是“娘酒文化”。客家黃酒又稱“娘酒“,是母親做給孩的酒,充滿母愛。游子歸來,最動情的是吃到娘酒煮荷包蛋,帶來滿滿的母愛與無盡的鄉愁。
其二是“保健文化”。客家人認為,娘酒是最滋補身體。客家女人生小孩(做月子),鐵定要吃“娘酒雞”,對其信奉與崇拜,幾乎到了“迷信“的程度。“客家女孩“近年與高校專業教授合作,對娘酒工藝與營養成份作研究,使其營養價值更符合科學,成為真正保健的酒。
其三是“時尚文化”。“客家女孩”作為新派客家娘酒,在專家指導下,繼承傳統時進行創新,針對原來酒味過于甜膩、難于儲存等弊端進行改良,創造了“紅顏知杞、青梅煮酒、金柚良緣”等多款新派養生酒,包裝造型高端大氣,深受歡迎。
現眾聽眾聽了楊宏海教授對“客家女孩”三個文化特質的點評,引起強烈共鳴,報以熱烈掌聲。
廣東省政府省情專家庫專家、粵港澳大灣區名人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
“客家姐妹之家”負責人、廣東客家商會常務副會長魏美娥說,新派客家娘酒的靈魂是客家文化。我們強調誠信與質量,看重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
“客家姐妹之家”負責人、廣東客家商會常務副會長魏美娥
食品科學博士、客家女孩品牌合伙人成堅,著名客家品酒師陳榮芳,知名書法家楊石瑞、何柏俊等人也紛紛發言,共同探討“客家女孩”品牌進入大灣區的品牌價值與發展前景。一位來自香港的客人說,希望“客家女孩”這樣有文化、有品位又健康養生的“娘酒”,也能進入香港澳門,讓大灣區更多人得到分享。
“客家女孩”品牌創辦人謝海霞
撰稿: 李剛、孫燕
圖片:中海視覺傳媒 李忠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