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高考的主旋律就是求穩,求穩就導致很多家庭想要進體制內,而體制內也分很多種,比如央選,定向選調,基層選調,國考,省考,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等。不同的方向要求不一樣,未來發展也不一樣,這里面選調是非常不錯,而選調當中的天花板又是央選,央選就是國家各部委中的選調生,屬于中國頂端的一批公務員,參加國考副省級試卷考試,錄取機關為各大部委。2021年招284人,2022年招317人,2023年招385人,2024年330人,2025年招397人。人數整體差不多,但是競爭不小,同樣央選也不是每所大學都可以,同樣也不是每個專業都可以。
央選是選調生中的天花板,哪些學校有機會,附2024央選職位表
要注意的是,現在的高考報考,不是簡單的填一張表了,也不是以前考上大學,或者選到某個專業就解決問題了。一邊是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增加,一邊是AI的出現導致很多崗位在減少,這就需要我們做好路徑規劃,從未來的就業大方向去反推,延著主線不斷修正,很多細節都需要提前準備。如果前期方向錯了,路走反了,其實后面努力也很難。其實我推薦大家看看,我寫的高考志愿填報進入4.0時代。
高考報考進入4.0時代
2025年度397人,總共59個單位,不同單位的要求不一樣,要求本科學歷的比較少,主要還是碩士研究生。專業上來看,大部分崗位限制專業不細,一般只限制大類專業,如文學類、理學類、計算機類等,部分崗位不限制專業,其中法學類專業崗位最多。同樣是大類下面的專業,咱們也需要了解清楚,專業前面的代碼,有些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是代碼不滿足。所以咱們報考的時候就要弄清楚了,結合到定向選調、國考省考等多條路去選擇。而不是單看這一個,畢竟能夠上岸的不多。其實我跟大家分享就業來說,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在高考報考的時候去反向選擇,多去深度思考。
央選報名前需要通過學校推薦,硬性推薦條件為“黨員”,大部分學校會增加條件“學生干部、校級榮譽”,甚至有些學校還要求學生提前參加“校考”,通過“校考”才能獲得推薦資格參加筆試角逐。筆試與國考同天,一般1:5面試,1:2審查,最后1:1錄取,全過程通過電話、短信或者郵件通知,各個部門自己決定,但是一定不會在網上公示出來。說到這兒的硬性條件,其實核心還是來源規劃,如果咱們不走這條路,大學沒必要去搶入黨這條路,同時學生干部啥的也可以想象,畢竟大學時間有限。這個點在咱們的定向選調中,一樣的體現的非常明顯,尤其是未來幾年。
由于圖表比較大,這兒展示不全,同時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的詳細崗位數據,大家需要的可以找我們,免費給大家分享。但是這兒的數據表,其實大家看看就行,畢竟央選跟我們大部分家庭沒關系,跟大部分學生也沒關系。我們更多的是要看定向選調、國考、省考。同樣對于國考省考來說,其實和你學校沒太大關系了。同樣咱們分數不理想的,其實把路找出來,提前準備,最后上岸的是咱們,說不定就是民辦本科干掉985、211的同學。如果你的時間和985、211同學一樣,那你肯定很難考的過,畢竟咱們的學習能力也在高考體現出來。這就需要我們提前準備,三倍四倍時間去準備,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