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和好友
1887年,孫中山和好友楊鶴齡、陳少白、關心焉、尢列的合影。孫中山這年21歲,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早年的孫中山曾學習醫學,他想要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然而在他深入了解之后,發現僅僅靠為人治病,改變不了國家的現狀,他便開始學習救國之道,通過革命推翻清政府,實現共和。
孫中山
1911年,孫中山的一張留影,這年孫中山45歲,精神抖擻,目光堅毅。他在得知武昌起義成功之后,心情大為高興,馬不停蹄地乘船從美國趕回中國。在來到香港時,一位好友前來迎接他,兩人在船上拍下了這張照片。孫中山對這張照片很滿意,便把自己的照片單獨裁剪出來,送給日本好友梅屋先生。
孫中山祭拜明孝陵
1912年2月15日,孫中山作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帶領著民國文武百官祭拜明孝陵。此時距離溥儀宣布退位,清朝滅亡僅過3天。這年孫中山46歲,他的左邊是革命摯友黃興。
朱元璋作為漢人最后一位開國皇帝,他是明朝的開創者,他收復了丟失400年的燕云十六州,此舉意義重大。孫中山祭拜明孝陵,符合提出革命志向“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孫中山和宋慶齡
1916年4月,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日本的合影。確切來說,這是一張孫中山和宋慶齡補辦的結婚照片。1915年,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日本結婚,當時兩人沒有拍結婚照片,第二年,孫中山帶著宋慶齡準備回國,在日本的一家照相館里拍攝了這張照片,孫中山把它當做兩人的結婚證,簽名后送給友人。此時的孫中山已經50歲,宋慶齡23歲。
孫中山和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是好朋友,宋耀如散盡家產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起初,宋靄齡擔任孫中山的秘書,1914年,宋靄齡和孔祥熙結婚,宋慶齡接替宋靄齡,繼續成為孫中山的秘書,幫助孫中山整理文件,尤其是英文方面的內容。
宋慶齡很早就聽說過孫中山的事跡,內心對他充滿崇拜和敬仰。在工作過程中,兩人的接觸更加頻繁,彼此之間產生了感情,宋慶齡不顧父親的反對,堅持嫁給孫中山。孫中山也深深地愛上了宋慶齡,他曾對日本好友梅屋夫人說“只要能夠和宋慶齡成婚,哪怕明天讓我去死,我也心甘情愿。”
孫中山和兩個女兒
1912年,孫中山和女兒孫娫,孫婉的合影。孫中山一生有4個孩子,其中孫科,孫娫,孫婉都是原配盧慕貞所生,還有一個女兒宮川富美子,她是日本妻子大月薰所生,不過,孫中山沒有見過這位日本女兒。
宋慶齡和孫中山一起生活了10年,沒有生育子女,這是一大遺憾。其實,宋慶齡也曾懷有身孕,1922年,陳炯明叛亂,炮轟廣州總統府,宋慶齡為了孫中山的安危,讓孫中山先離開,隨后宋慶齡在侍衛的掩護下,經過兩天的奔波才和孫中山在永豐艦相見。在此期間,宋慶齡由于受到驚嚇和顛簸,孩子沒有保住。
孫中山在太原
1912年,孫中山在山西太原的留影。此時民國剛成立,各方面還沒有穩定,袁世凱想要奪取大總統的位置,孫中山四處奔波,并提出袁世凱能夠遵守約定,他可以讓出臨時大總統的位置。孫中山為了國家的利益,可以放棄自己的名利。
孫中山
1924年,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的合影。站在孫中山左邊的是蔣中正,他身穿軍裝,他是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中正的左邊是廖仲愷,擔任黃埔軍校黨代表。孫中山的右邊是妻子宋慶齡。
孫中山在多年的革命活動中,意識到革命想要成功,必須要建立一支自己的軍隊,所以他決定籌建黃埔軍校。蔣中正當時的資歷并不高,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孫中山的信任,與他在永豐艦上的表現有關。
孫中山和蔣中正合影
1924年,孫中山和蔣中正,王柏齡,何應欽在黃埔軍校里的合影。站在孫中山后面的是蔣中正;孫中山的左邊是王柏齡;孫中山的右邊是何應欽。
1922年,陳炯明叛亂時,孫中山給蔣中正發電,讓他快速回到身邊。蔣中正來到永豐艦上,白天指揮艦隊與陳炯明叛軍反擊,晚上下船尋找淡水和食物,陪伴著孫中山度過了艱難的一段時間。也正是這段時間,蔣中正取得了孫中山的信任。
1924年11月,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日本神戶的合影。這時的孫中山身體狀況堪憂,宋慶齡陪伴在身邊照顧他,這是兩人最后的合影了。
孫中山靈柩
1925年,孫中山病逝,終年59歲。這是的宋慶齡才32歲,她身穿黑色素衣,站在孫中山的靈柩前,滿臉悲傷。宋慶齡的左邊是孫中山的孫子孫志平;孫志平的左邊是孫中山的兒子孫科。
孫中山去世后,宋慶齡繼承他的遺愿,為革命事業奮斗了一生。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謹以此文緬懷他偉岸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