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到底是不是在故意制造衰退,好迫使美聯儲降息,從而緩解美債超級巨大的壓力?
先說結論,是也不是。
特朗普確實是在制造衰退,但他的目的可不單單只瞄準了美聯儲的一畝三分地,他在第二任期有著更大的野心、更大的戰略目標,他想在短期進行強而有力的改革,試圖用新的休克療法為大美王朝強行續命。
他這場關乎美國國運的豪賭,如果贏了,能剔除美國惡到發臭內部毒瘤,無論是金融系統、行政系統,還是軍工復合體,剜肉醫瘡、刮骨療毒,為大美王朝續命70年;
如果輸了,不僅美元霸權分崩離析,特朗普將真的變成“川建國”,美國會被中國摧枯拉朽式地瞬間拉下世界老大的寶座。
俗話說亂拳打死老師傅,雖然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政治智慧,但大家可不要被他現在直接、混亂、毫無章法的出拳手段給迷惑了,要能看清懂王這些政策背后隱含的戰略意圖。
一、債務問題迫在眉睫,特朗普制造衰退力求降息解燃眉之急
當前美國最直觀的問題或者說隱患,不能說隱患了,已經是“顯患”到火燒眉毛了,那就是他們巨額的債務問題。
現在美國的債務已經突破36萬億美元大關,相當于260萬億人民幣,每年光是支付的債務利息就高達1萬億美元,占到了美國聯邦收入的19%。現在美國的財政狀況更可以說是“千瘡百孔”,被提線木偶拜登搞得烏煙瘴氣、一地雞毛。如果這個趨勢剎不住,美國政府將不可避免地走向破產。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迫切希望美聯儲降息,要知道降息100個基點,就可以讓美國政府少還接近4000億美元,這相當于廣西一年的GDP啊。但他本人又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水火不容,之前特朗普多次通過社交媒體施壓鮑威爾降息,甚至多次同內閣探討以“違憲”為由解雇鮑威爾。
特朗普曾堅決指責美聯儲“過度獨立”,認為它正在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聲稱“美聯儲應像其他國家央行一樣受政府指導”,上個月更是簽署行政令,要求美聯儲將監管法規提交白宮審查,并接受總統監督。
特朗普的手越伸越長,但美國憲法限制了他的這部分權力。鮑威爾也是頭鐵,力頂政治壓力就是不配合你降息,高利率讓債務成本一直處于高位,這可如何是好?于是特朗普和他的臥龍鳳雛想到了一個“妙招”——讓經濟主動進入衰退。這樣美聯儲不就得降息了么。
所以關稅,無論對誰,不論是中國,還是兩個鄰居小弟加拿大和墨西哥,或者是有錢的歐公子,后面可能還有忠誠的日韓,貿易逆差的有一個算一個,誰都逃不了關稅大棒的體罰。然而大幅增加的關稅抬高了商品價格,企業成本上升,在當前及可預期未來的美元走弱下,美國這些實施的懲罰性關稅最終都將轉移到本國消費者的身上。消費和投資都會受到制約。
然后就是懂王特許的以馬斯克為首的政府效率部,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等政府機構遭到瘋狂大裁員,高校科研經費大幅被削減。再加上幾乎動用軍事力量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就業市場上很多底層高強度工作無法完成、低端勞動力短缺,嚴重影響了農業、建筑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生產,將造成大規模的結構性失業。
慢慢地,美國的通脹和就業數據將慘不忍睹。這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可謂是立竿見影。地方聯儲官方和華爾街各大機構紛紛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直接轉負。
但經濟有繁有衰,月亮有圓有缺,這是事物運行發展的周期規律。
回顧過去幾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看似強勁,但其根本驅動力并非來自于產業升級,或者說科技進步,而是來自于美國政府的“人為放水”。2021年,拜登政府又推出了多個大規模財政支出計劃,美國政府在短時間內向市場投放了超過2萬億美元,高通脹堆砌的虛假繁榮直接推動了股市和經濟的起飛。
然而,朱格拉周期理論有一句話語:“蕭條的唯一原因就是繁榮。”沒有了瘋狂放水,美國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就會結束,陷入衰退也只是時間問題。但遠水解不了近渴,衰退既然還有點遠,特朗普想著“那我就快速走過去”,“實在不行,那我就把他搬過來”。特朗普不生產“衰退”,他只是“衰退”的搬運工。
而這就帶來了金融市場對特朗普的這一系列政策的強烈反應。美股納斯達克指數大跌12.78%,科技企業市值蒸發2.7萬億美元,特斯拉股價甚至腰斬。資本市場的動蕩,使得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未來產生了極大的不確定性。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也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擔憂。大量資本外流,美元大幅走弱。
至于資金流到哪去了?
柏年在之前的文章《機會來了?》給大家詳細分析過,東升西落、紅旗飄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
但讓美元貶值也是特朗普的重要工具,其目的是增強美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讓制造業回流,讓美國制造業再次偉大。然后將美國從一個貿易逆差的消費大國轉變為制造業強國。
了解國際貿易的朋友應該知道比較優勢理論,相較于中國,現在的美國既無較低的成本、也無完整強大的全工業生產鏈,這是很難競爭得過的。特朗普也只有通過關稅、匯率貶值等非常規手段才能增加一些競爭力,既然商品競爭不過中國,那打趴歐洲還是綽綽有余。
二、特朗普新休克療法驚天陽謀劍指中國
現在我們再來想想為什么特朗普非要如此快速的制造一場衰退呢?
因為他已經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的崛起是必然,如果任由中國繼續發展下去,美國在國際中將逐漸失去話語權。而現在美國國內的既得利益集團太大太多,尾大不掉,只有對內對外同時開刀,對外重塑全球產業鏈、對內利益集團經過快準狠、快刀斬亂麻才能去除病灶,不給他們多余的時間積蓄力量反撲。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將當前的經濟狀態定義為“排毒期”,認為這是從政府主導支出轉向私營部門驅動的必要過程,只有經過短期衰退的陣痛,才能避免最終的系統性崩潰。
“短期陣痛”這詞大家是不是聽著很熟悉,很像我們“改革有陣痛,但不改革就是長痛”。可用在美國身上總感覺有那么點不對味。
柏年將此稱為特朗普的新休克療法。但特朗普在技術產業鏈本土化、通過行政命令干預主導經濟調控、精簡政府部門,有一些摸著老中過河的影子,倒反天罡了屬于是。
這是因為短短幾年間,特朗普見識到了中國在他第一任期2018年的貿易摩擦中,從新手村逐漸成長能對抗自己的大佬。
而這一切歸功于中國長期穩定、可執行的科學發展戰略,比如“十四五規劃”、“2025中國制造”。特朗普希望能留下政治遺產,讓他的經濟政策能長期有效地執行下去,而不是被民主黨或者國內的利益集團毀掉。
所以他需要這樣一場衰退,“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成為美國經濟的救世主。因為衰退不僅會體現在糟糕的就業數據和經濟數據上,更體現在美國普通民眾實實在在的生活中。這樣美聯儲降息了,債務問題緩解了,經濟衰退止住了。特又贏!中期選舉穩了!而且特朗普肯定還會不遺余力地將引發經濟衰退的帽子扣在拜登的頭上,也會進一步清算民主黨,給后任者掃清一些障礙和鞏固一些民心。
但特朗普的戰略企圖到此結束了嗎?沒有。柏年給大家看幾組數據,2024年中國制造業產值全球占比35%,是美國12%的三倍,發電量是美國的兩倍,工業機器人產量是美國的10倍,鋼鐵產量是美國的19倍、水泥生產是美國的22倍、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2倍。若以現價對比,中國在2021年對美國比例是77%,到達最高,2024年這一數字是65%。除去購買力、匯率和美國瘋狂放水、中美兩國GDP統計口徑等因素,中國相對于美國如此大規模的制造優勢,在整體經濟實力上還是暫時落后美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國非常強大的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
現在美國唯一能對中國造成威脅就是金融霸權。雖然美元霸權可以讓美國毫無顧忌的向全世界收鑄幣稅,但這對美國的反噬也是巨大的。美元現在也正隨著美國政府債務惡化而喪失信用。因此特朗普需要重塑全球的金融秩序。而重塑美元地位也是特朗普制造經濟衰退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就是海湖莊園協議。制造衰退然后降息非常有利于美國新發債券的銷售,而這樣才能為后續美債大重組贏得時間。
該協議的重點是讓持有美元長期債券的債權人將手中的美債置換成100年的無息債券,中間不得出售。白話說就是,之前跟你們借的錢,要100年之后再還,一分利息還沒有、還不能拋售變現;若是缺錢用了,可以拿這些美債去跟美聯儲借錢,但是是要收利息的。這就等于說我不收利息,把錢借給你,我要用錢的時候,再把它弄成高利貸借回給我。
不過這個協議太不公平了,沒有任何盟友會同意這一條款,所以大概率會附帶一些條件。但如果不同意協議,美國就反向加關稅,再不行就退出北約,終止安全保護等等。
這一協議的核心思想就是推動美元貶值、進行債務重組、建立主權財富基金,并要求盟友承擔更多安全開支。其本質,是要重塑全球金融秩序,使美國重新掌控世界經濟的主導權。所以接下來,特朗普將會繼續以關稅和安全保護為由繼續打劫歐洲,推行債務置換。
特朗普這場豪賭風險很大,基本上是梭哈的局面。一旦美國債務重組失敗,美國國債的信用將受到嚴重打擊,導致美元貶值失控,可能會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衰退,甚至可能導致美元霸權的加速衰落。而美國的衰落將必然是轟然式地倒塌。
“特朗普衰退交易”本質是全球經濟秩序重構的縮影,未來中美無論在貿易、科技還是金融上的對抗將日益加劇,對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要動態跟蹤中美政策動向,從風險中尋找結構性機會;也要時刻保持理性,避免情緒化決策。
如果你對這部分感興趣,歡迎加入我的私密圈子【柏年的財富圈】,我會在圈子里做更深度的分享。另外,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對特朗普衰退交易深度分析的資料,歡迎大家私信柏年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