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馬科斯就任菲律賓總統以來,菲律賓就一邊倒向美國,自以為會有美國的支持,總是不斷拿南海問題炒作。
面對這種“蠻橫無理”的國家,中國也明白,實力就是最好的話語權。
日前,中國的052D桂林艦帶著815A型電子偵察船“天王星”號和中國海警4203艦,強勢圍觀美菲軍演,菲海警喊話,然而原本給菲撐腰的美國,卻一句話不說,這種情況,讓馬科斯倍感危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馬科斯借與特朗普政府展開關稅磋商之機前往美國訪問,試圖以經濟議題為切入點,進一步謀求美方在防務領域更為深入的合作支持,其次,以彰顯對華采取強硬政策姿態為籌碼,換取特朗普政府在關稅事宜上給予讓步。
依據小馬科斯的既定策略,他此次可謂孤注一擲,意圖通過全方位向美國讓渡菲律賓的主權權益與國家利益,甚至不惜以挑戰中國為代價,來換取美國對其政權穩固的支持與保障。
本質上而言,菲律賓試圖將安全議題與關稅問題相掛鉤,以此與特朗普政府達成某種利益交換。
其具體打算是,通過在南海問題上配合美國對中方進行挑釁施壓、制造事端,進而換取特朗普政府在關稅政策上對菲律賓給予寬松對待。
可以說,馬科斯以為自己可以配合美國制衡中國,能上桌吃菜了,哪知道特朗普一句話,讓馬科斯的算盤徹底落空。
特朗普明確表示:“我并不反對你們與中國保持友好關系,畢竟美中之間也有著良好的互動。你們只需做好自己分內之事,這不會對美國造成任何困擾。”
從美媒記錄的現場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馬科斯面露錯愕之色,顯然他未曾預料到特朗普的對華立場竟與拜登時期大相徑庭。
在那之后,馬科斯便鮮少發言,將發言機會更多地留給了特朗普。他原本準備好的發言內容,在此情境下已難以繼續宣讀,整場“戲碼”難以再按原計劃推進。
當時的尷尬或許只有馬科斯自己懂。
要說事情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局面,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馬科斯沒有明白特朗普真正想要什么。
此前特朗普宣布對菲律賓征收20%關稅的時候,馬科斯胸有成竹表示將與美國進行談判,那時候的馬科斯以為自己和別國不一樣。
然而在特朗普眼中,遏制中國的發展固然是重要的一環,但是對于眼下的特朗普來說,搞錢更是重中之重。
更何況,此前特朗普在關稅戰上,就秉持著遏制中國發展兼濟增加財政,回流美國制造業,然而特朗普沒想到,自己第一擊就踢到了鐵板。
稀土更是成為了中美博弈的王牌,眼下,中美之間的關系好不容易緩和一點,尤其在稀土問題上,中國也在加快審批合法合規的申請,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中國六月對美的稀土磁體與5月相比暴增660%。
而美財長透露,中美第三輪談判在即,貝森特也直截了當的表示,中國有美國想要的東西,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怎么會為了馬科斯而去得罪中國?
別看特朗普不靠譜,但在利益上,他分得比誰都清,更何況,特朗普所謂的貿易談判,并不是關稅減免時機,特朗普想要的,一直都是加征關稅,為美國創收,同時回流美國制造業,減輕美國財政負擔。
于特朗普而言,對抗中國是一回事,加征關稅是另一回事。
美國在戰略布局上,期望菲律賓等盟友能充當“急先鋒”,在前線對中國形成牽制,從而為美國分擔地緣政治風險。然而,在經濟層面,美國又試圖通過從盟友處攫取利益的方式,緩解自身所面臨的經濟壓力。
此前,馬科斯政府憑借打“中國牌”的策略,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成功獲得了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承諾。這一成果的背后,是民主黨建制派秉持的觀念,即美國需維持廣泛且穩固的盟友體系,以此鞏固其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但如今,特朗普執政后行事風格獨樹一幟,為獲取當下立即可得的短期經濟利益,不惜對美國的長遠戰略目標做出讓步與犧牲。在此情形下,馬科斯政府之前所采用的策略自然難以再發揮效力。
如今,特朗普宣布對菲關稅為19%,而菲對美的關稅為零。
還是那句話,實力才是談判桌上最大的籌碼。
信息來源:《特朗普:美國對菲律賓征收19%關稅,菲對美實行零關稅》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