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太極拳練的好不好,從八個方面就可以看出。
一、整體觀察看配合
在觀察完整動作時,除了要了解動作順序外,應當著重著身體的配合。太極拳動作雖簡單,但其含意很深,即有攻防意識又有健身作用,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通過觀察掌握動作的整體配合,在習練中做到了手、眼、身法、步協(xié)調(diào)配合,就能使身正氣順、疏通經(jīng)絡、暢通氣血,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二、動態(tài)動作看路線
動態(tài)動作泛指活動性動作,對這類動作主要看肢體的起止與方位和運行路線。太極拳強調(diào)練拳要練腰達到“周身一家”的功夫,動作起止線路均是走圓,要達到“渾圓一體”的要求。在掌握正確動作方位和路線之后,對動作便有了一個整體性的認識。
三、靜止動作看姿態(tài)
靜止動作包括定勢動作和局部定型動作。靜止動作形態(tài)清晰,可以仔細觀察身體各部位基本姿勢及停留的方位。如二十四式太極拳的雙峰貫耳左弓步定勢,前式右蹬腳與雙峰貫耳之間是一個靜止獨立平衡,接弓步定勢時,百會穴上領尾閭下沉,含胸撥背,上身形成對拉撥長。學者應觀察其全身放松下盤穩(wěn)健的姿態(tài)和靜止的定勢。
四、難點動作看關鍵
動作有難易之別:每個人的接受能力和掌握動作的情況也有差異,學者應將個人不易掌握的動作定為“難點”“關鍵”則是影響動作完成的某些技術環(huán)節(jié)。如二十四式太極拳的右蹬腳接雙峰貫耳就是難點,難在獨立平衡動作上。正常要求該動作獨立必須保持到2秒鐘的靜止要求,學練者必須有下盤穩(wěn)健的功夫。
通常情況下教授者會針對這個重點動作示范多次,學者除認真觀察外,還要分析自己的動作存在的問題抓住關鍵反復對癥觀察。
五、精神意識看手眼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太極拳演練中精、氣、神貫穿始終,又依附于每個動作,集中表現(xiàn)在手和眼的配合上。太極女神高佳敏演示四十二式太極拳的開合手接單鞭動作,身形舒展大方,體現(xiàn)出太極的內(nèi)在韻味,展示出太極拳架的莊重典雅。學者在觀察時重點看高做動作時“眼隨手動,手到眼到”上下左右對稱和諧的配合,以及各種眼法、眼神的運用。
六、動作銜接看首尾
兩個動作連接有先后之分,后者受前者制約,前一動作的結(jié)尾即是后一動作的開始。四十二式太極拳的第十一式開合手下接第十二式右單鞭的銜接即是如此。
有時后面動作會因為前面動作改變起始方位,所以學者觀察時要著重看兩個動作間首尾如何連貫銜接。動作銜接可分動與靜、靜與動、動與動相接三種,只要細心觀察是不難掌握的。
七、正誤示范看差距
以對比觀察方法找出正誤之差,悟出為什么對為什么錯的道理,有利于盡快糾正動作,并能提高分析動作能力,有利于建立正確的動作定型。
八、全套示范看節(jié)奏
“節(jié)奏”指演練中從柔和和緩慢、準確靈活、動靜相間、圓活連貫等幾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太極拳的韻味。學者觀察連貫的節(jié)奏變化、松柔沉穩(wěn),對提高演練水平有一定的幫助。
學練太極拳如果用現(xiàn)代的工具手機、錄像機反復錄照自己練習動作,套路找出自身練習中的毛病逐漸改進。這樣就能更快、更好達到規(guī)范定型動作!
來源網(wǎng)絡,轉(zhuǎn)載旨在分享,侵權聯(lián)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