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明前茶,貴如金”,再過不到半個月就是清明節了,眼下正是采制明前茶的黃金階段,白茶界的“頂流”福鼎白茶也迎來開采季。
同占據了春茶絕大多數市場的綠茶一樣,不炒不揉的白茶也是以“清明節”為關鍵采制節點,一旦過了清明節,無論是茶青還是成品茶價格都大跳水……
那么問題來了,福鼎白茶春茶為什么好?相比其他季節的白茶,在外觀、口感等感官品質方面存在什么區別呢?今天,小懂就來為大家詳細揭秘一番~
福鼎白茶春茶為什么好?
一年之計在于“春”,地處北緯27°黃金“白茶帶”的福鼎,春季氣溫普遍較低,降雨充沛、光照較弱,且土質肥沃,為茶樹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
一般較低的溫度會減緩茶樹的生長,同時也會提高芽葉的持嫩性,再加上經過漫長冬季的休養,茶樹在緩慢生長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天然物質。
福鼎春白茶的采摘時間通常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立夏前,尤其是清明前采摘的福鼎白茶的鮮葉呈現出芽頭飽滿緊實、白毫密布、色澤嫩綠的特征。
尤其以較早采摘的茶鮮葉品相好,適合制成高等級的白毫銀針、白牡丹,這時采制的白毫銀針芽頭通常有5-7層筍殼狀結果,白牡丹的葉片細長瘦窄,十分秀美。
正是天時、地利為福鼎春白茶的好品質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從立秋至寒露前后采摘的秋白茶,則因秋季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光照足等因素品相往往不如春茶。
通常秋季采摘的白茶看上去芽頭相對瘦短,葉片則寬大舒展,色澤也不似春白茶那般以綠色為主,多數還夾雜著磚紅、黃褐等顏色,整體外觀較為粗獷。
較次的品相也局限了秋白茶的種類,一般秋季主產壽眉,細嫩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主要在春季采制,當然春季也會采制壽眉、貢眉,春白茶的種類更多。
可見,不同季節適合采制的白茶品類是不同的。秋天若是要采制銀針,就要在夏天對茶樹進行臺刈,到了秋天才有銀針可采,不過采摘的也是瘦瘦小小的銀針……
這樣一來,壽眉的生長則會隨之延后,勢必也會削減產量。試想以品相不佳、產亮不高的銀針換高產的秋壽眉,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
而春白茶除了品相好,香氣、滋味的表現也很突出。通常是偏清雅柔和的香型,諸如清香、嫩香、毫香、花香等聞起來清新怡人。
春白茶的口感則主打一個“鮮”字,茶湯入口鮮爽清甜,帶有明顯的春日氣息,如白毫銀針凸顯“毫香蜜韻”;細品湯質細膩順滑、回甘持久。
由于秋季甚少產制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無從進行香氣、滋味方面的比較。若論春壽眉與秋壽眉之間的區別,還是能看出明顯區別的。
春壽眉vs秋壽眉孰優孰劣?
長在春天的壽眉由于氣溫較低,鮮葉持嫩性更好,內含的葉綠素含量高,整體看上去更綠,白毫也較少脫落、葉背白毫較多,茶梗細長、葉片偏狹長。
經過夏季高溫炙烤后才采摘的秋壽眉,葉綠素含量較低,但葉黃素、類蘿卜素含量有所提升,墨綠、黃褐、銀白、古銅等色澤交織,看上去像“迷彩服”一樣。
除了色澤更花雜,秋壽眉還是“粗枝大葉”的代言人,其茶梗、葉片都更顯粗大,葉背白毫數量也較少,整體外觀看上去不如春壽眉那般秀氣。
香氣方面,春壽眉的香氣更顯馥郁芬芳,常見有張揚的花香、嫩筍香等,帶有毫香;秋壽眉的毫香較弱,花香較清雅,整體的香氣偏沉穩、內斂。
春、秋兩季的壽眉喝起來也是不一樣的感覺,一般春壽眉的湯色比秋壽眉淺,低溫的春季使茶葉保留了較多的氨基酸,茶湯入口鮮爽,甘甜。
秋壽眉則得益于果膠與可溶性糖含量高,沖泡后這些物質溶于水后,提升了秋壽眉茶湯的飽滿度,入口甜潤綿長、滋味醇厚,飲后喉韻深沉。
總體來看,偏好顏值高、口味清新的選春壽眉;若是追求溫潤口感的,粗枝大葉的秋壽眉更值得品味!大家更喜歡喝哪一種呢?
想喝福鼎白茶的有福了,近日小懂團隊優選了磻溪湖林、云中管陽、福鼎太姥山、方家山、黃崗等核心產區的白茶。
定于3月23日(本周日)晚18:00帶來500份銀針、1000份白牡丹、2000份老白茶等應有盡有。
▲點擊【預約】2025福鼎白茶開茶節年度專場
感興趣的茶友們,歡迎現在就點擊上方鏈接提前【預約】福鼎白茶開茶節年度專場直播,準時來直播間一起賞味白毫銀針、白牡丹等春白茶之鮮醇,還有老白茶的陳韻也不容錯過哦~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白茶新語》,李建國,文化發展出版社。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