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季節,浪漫的煙花三月,一年當中最美的時候到了。馬上就進入農歷三月,大江南北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南北方的柳樹都已經發芽,清新的綠色令人賞心悅目。
每年這個時候最受歡迎的地方無疑是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揚州,瘦西湖的美讓人神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里的柳樹,瘦西湖兩岸的楊柳是最迷人的一道風景,細長的柳枝自然垂下,柳葉隨風飄揚,難怪古人要在三月下揚州。
其實在千里之外的西北,有一個小地方的柳樹也很美。鳳翔東湖,可能很多朋友都沒聽說過,全國的“西湖、東湖”有很多,不過鳳翔東湖和揚州瘦西湖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北宋大文豪蘇軾都來過。
鳳翔是哪里?位于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現在是寶雞市的一個區,自古以來叫鳳翔府、鳳翔縣。往前追溯一千多年,鳳翔叫雍城,曾是先秦的都城,只是那個時候的秦國還是一個小小的諸侯國。
蘇東坡剛入仕途的時候第一個任期就是在鳳翔府,而我們今天看到的鳳翔東湖就是蘇軾一生修建的第一座“水利工程”,現在是東湖公園。后來蘇軾在多地任上又特別熱衷于修整各地的“湖”,杭州西湖、惠州西湖、阜陽西湖、徐州云龍湖等等,東坡先生是一位非常專業的業余水利工程師,還有了“西湖水,東湖柳”的說法。
蘇軾一生曾多次到過揚州,或路過或專程旅游,還曾于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正月至七月擔任揚州知州,以他熱衷游山玩水、吟詩作詞的性情必然是游覽過瘦西湖的,只是在揚州時間太短,沒有為瘦西湖留下工程遺跡,或者說北宋時期瘦西湖還不是一個熱門景點,瘦西湖真正成為園林是在清代。
鳳翔東湖能成為今天的樣子蘇東坡的功勞是很大的。當年蘇軾在鳳翔府的職務相當于文職崗位,主要協助知府處理日常事務,寫寫公文啥的。到任第二年,蘇軾引導當地官民疏浚、擴建鳳翔的飲鳳池,把位于鳳翔西北的鳳凰泉引入縣城的池塘內,再種上蓮花,栽柳樹,修建亭臺樓閣等建筑,就成了供人休閑的古代公園。
從蘇軾開始,歷代名人開始愛上了在鳳翔東湖種植柳樹,最著名的就是清末兩位名臣左宗棠和林則徐,他們二位一位被流放去新疆,一位帶兵去收復伊犁,都在經過鳳翔時游覽東湖,并栽了柳樹。東湖岸邊今天能看到的多棵粗壯的古老柳樹,枝繁葉茂,大多都是左公和林大人當年親手種植。
“姑娘手、西鳳酒、東湖柳”,自古被譽為“鳳翔三絕”。九百多年后,鳳翔東湖成了將近二十公頃的游覽勝地,也是鳳翔的文化歷史象征,只是在知名度上和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還有較大的差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