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人不多,但說說景色。
有日月潭、阿里山、野柳地質公園,還有那太平洋沿岸,清水斷崖雄偉險峻,海岸風光旖旎。
我這次去了將近半個月,嘿,發(fā)現(xiàn)“新大陸”了!
圖片源自網(wǎng)絡,侵刪
臺灣犄角旮旯藏著好些不要錢的神仙地兒,地圖上顯示的不是太清晰,景美人少,拍個照發(fā)朋友圈我都會刪原圖,生怕暴露位置!不知道做的對不?
宜蘭那邊藏著個“老梅綠石槽”,海邊礁石全長滿綠油油的海藻,光腳踩上去滑溜溜又冰涼,特得勁兒!
尤其退潮的時候,一道道綠溝槽露出來,陽光一照,水汪汪綠瑩瑩,隨手一拍都很出片。
再往北海岸線,有個野柳旁邊的“神秘海岸”,海水藍得晃眼,奇形怪狀的石頭沒人管,站懸崖邊上吹吹海風,能忘掉所有的憂愁!
南投不只有日月潭,鉆進山里還有個“忘憂森林”。
好像是早年地震整的,樹全泡水里了,就剩光禿禿樹干杵著,水面跟鏡子似的倒映著,霧一起,那叫一個仙氣飄飄!
水里好多小魚游來游去,安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水里的木頭踩上去吱呀響,小心點的話感覺像探險。
嘉義阿里山腳下,找到個“二延平步道”。
爬到半山腰的觀景臺,云海就在腳底下翻騰,跟一大鍋剛開的牛奶似的,遠處的茶田一層層綠,早上看日出金光一灑,啥煩惱都沒了,就是臺階有點陡,得穿雙抓地的鞋。
花蓮太魯閣那是人擠人,往南岔進“石梯坪”人就變少了。
海邊全是蜂窩狀的石頭,海浪“嘩”一下沖上來,在石頭坑里打旋兒,白花花的可好看。
蹲那兒能看半天,運氣好還能瞅見寄居蟹搬家。海水清亮,能看到底下的石頭縫。
臺東有個“加路蘭游憩區(qū)”附近的海灘,沙子細白,浪頭不大,關鍵是人少!坐礁石上聽海“嘩啦嘩啦”,看太平洋沒邊沒沿的藍,心里頭那叫一個開闊!比看啥景區(qū)表演都帶勁。
澎湖可不光一個雙心石滬,七美島邊上藏著個“小臺灣”。
不過,需要退潮了才能露出來,天然礁石輪廓活脫脫一個臺灣島縮小版,站高處看賊神奇!
浪一沖,小島邊上還泛白邊兒,跟畫上去一樣。
屏東恒春半島,“龍磐公園”往野地里頭走走。
一大片草原直接“懟”到太平洋邊上,風呼呼地吹,草浪翻滾,遠處海平面藍得發(fā)亮,坐懸崖邊上啥也不想,能呆一下午,美得很!
這些地方,有的連個正經路牌都沒有。全仗著跟路邊賣水果的阿婆、開小店的老板“嘮嗑”,才臨時走走。
有時候騎著機車沿著海邊公路瞎晃悠,拐個彎,一片從沒見過的野沙灘或者秘密瀑布就懟臉上了,這種不期而遇的驚喜,比按著旅游打卡有意思一百倍!
臺灣這地界兒,風景是真好,可是,人還得學會感恩,得記得回家找媽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