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見有人說:“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的性格。”表面上,TA是在暴露自己的性格弱點,是對人坦誠,實則是不愿意去做出努力改變自己的性格,反而要求對方遷就TA。這樣的關系,無論友情還是愛情,顯然很難長久。
殊不知,性格也是能夠“刻意練習”的,作家李筱懿就在她工作之后的20多年里,刻意練就了三種性格,這讓她的生活與工作變得更順利也更順心。
1、刻意練習“漠視”
李筱懿曾經也十分在意別人對她的評價,后來發現,別人的話很多就是上下嘴唇一碰,不客觀甚至都不真實,何必在乎呢?只要自己能夠大膽且主動,堅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無論別人在背后如何議論,都可用坦然前行。漠視他人的偏見,才能聽見內心的鐘擺;漠視世俗的刻度,才能丈量屬于自己的生命維度。
2、刻意練習“贊美”
很多人即便內心認可某個人,但嘴上卻不好意思贊美對方,李筱懿曾經也是這樣,覺得很多贊美的表達過于俗氣,甚至有些“巴結”的味道。后來慢慢發現,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別人真誠的認同,渴望感受到他人的善意,所以只要自己主動向對方表達真誠的贊美,比如說“你真是一個自驅力很強的人”“你的衣品真挺棒的”,這些恰到好處的贊美能夠帶來更多友善,讓彼此關系更融洽。
3、刻意練習“不炫耀”
人的內心不僅希望被認同,也害怕被輕視,而“炫耀”正是部分人找回存在感的方法。但過于喜歡炫耀自己的人只會消耗人緣,反而低調踏實的人更受歡迎。不妨試試跟李筱懿一樣,踏踏實實做事,不斷去努力實現自我成長,那么無需炫耀,別人也能在她寫的書、在她拍的視頻中發現她的魅力。
李筱懿覺得,很多優點并非天生,而是刻意練習的結果,順著人性做事情,逆著人性修自己,才能不斷成長,當我們學會在漠視中守護初心,在贊美中滋養靈魂,在不炫耀中扎根生命,便會懂得:真正的自由,不是對抗世界的喧囂,而是在內心修一座寂靜的廟宇,讓每一個選擇都成為對自我的莊嚴回答。
總之,漠視是過濾雜音的篩子,贊美是連接他者的橋梁,不炫耀是沉淀自我的容器。在人生這門課中,跟著李筱懿一起多讀書、多成長,沿途或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