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歲的老人,晨起散步的時候突然暈倒在地,路人發現后急忙撥打了120求助,醫生趕到現場的時候發現老人用手捂著胸口,此時此刻的他已經沒有了呼吸心跳。
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出現了死亡,很明顯,這就是讓人毛骨悚然的猝死。
原來,這名70歲的老人一直有高血壓和冠心病,但他卻有晨起就空腹散步的習慣,但是醫生提醒,對于老年人而言,晨起空腹其實并不是最佳的運動時間。
世界心臟病學會數據顯示,70歲以上老年人心梗發作的40%集中在清晨6-10點。
為什么清晨更易發生心梗呢?
原來,晨起的時候交感神經興奮,此時血壓容易升高,心率也容易增快,當血壓急劇升高的時候,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晨起的時候,血液粘稠度更高,由于血液流動速度減慢,這也導致老年人更易出現心梗。
醫生提醒,70歲以上老人散步,避開這6個時間點,否則不如在家躺著。
第一,晨起空腹散步
很多老年人喜歡晨起以后去散步,殊不知,這真不是最佳的散步時間,特別是空腹散步,就更危險了,因為空腹散步很容易消耗熱量,引起低血糖的發生,當低血糖的時候,患者更易出現心腦血管意外。
第二,剛吃完飯
很多人覺得剛吃完飯的時候肚子有點脹,所以這個時候去散步是最好的,其實并不是這樣,剛吃完飯的時候大量的食物還停留在胃內,這個時候去散步,由于腹內壓的增加,很容易導致食物的反流,這樣做對于食物的排空非常不利,而且還容易誘發反流性食管炎。
第三,極端天氣時段
如果天氣過于寒冷,就不建議老年人在外面散步了,因為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很容易收縮,此時會引起血壓的飆升而帶來危險。
可如果在過于炎熱的時候,同樣不建議老年人在外面散步,因為炎熱天氣容易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再加上炎熱的時候紫外線是比較強烈的,這個時候外出散步,很容易灼傷皮膚。
第四,霧霾的時候
如果出現了霧霾,老年人能不外出散步盡量不外出,因為霧霾天氣的時候,空氣里懸浮著很多有害的顆粒物,吸入過多這些有害物,很容易加重呼吸系統的負擔,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第五,身體不適的時候
雖然堅持散步有助于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還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穩定血壓和血糖,但是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老年人散步,一定要確定身體保持在一個不錯的狀態,如果身體已經出現了不適,就不建議再強迫自己散步了,不合時宜的散步,只會加重身體的負擔,最終導致可怕的后果。
第六,天黑以后
對于老年人而言,天黑以后能不走路就不走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視力開始下降,特別是夜視力就更差了,再加上年齡大了,老年人骨質疏松,且平衡能力也出現了異常,這個時候強迫自己去走路,很容易被路面的障礙物絆倒導致骨折的風險。
到了晚上,由于氣溫下降,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縮,此時也容易帶來血壓升高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