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夏天,新任上海市市長朱镕基收到了一封外國人寫的投訴信,信中說:“我在上海乘坐出租車10公里,司機竟索要100美元!這是世界上最貴的車費!”
朱镕基
朱镕基看完信后不禁大怒,他猛地一拍桌子:“上海的出租汽車非整頓不可!”
1984年,全國各地開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社會辦出租”成為熱點。從那時起,上海的出租車市場發展迅猛,但由于管理不夠規范,很快暴露出了市場秩序混亂、拒載、亂收費等問題。
大眾出租創始人楊國平曾回憶說:“當時亂收費蠻普遍。上車218公里,下車就變228公里,就是你出租車跑了10公里,但可能只是一個起步費。因為路碼表(用于計公里數)在前面,乘客坐在后面是看不到的,數字是司機報的,發票是伊手寫的,而且路碼表很臟,看勿清爽。”
楊國平還知道當時出租車的一些“潛規則”:“到浦東單程要算作來回。”“到楊浦,多數司機也不愿意去,因為回程拉不到業務。”
80年代上海的交通
為了了解上海的交通情況,朱镕基決定帶上秘書去擠公交車,為了不讓市民一下認出他是市長,他戴著鴨舌帽,穿著風衣。經過實地考察,朱镕基親自體驗到了乘公交車的擁擠情況,他下決心要整治上海的道路交通,并決定把整治出租車市場作為突破口。
1988年7月18日,朱镕基在關于“開展優質服務,改善投資環境”的講話中直接點名:“夏克強同志(時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現在外國人在將我的軍,說你別看朱镕基叫得那么兇,他連出租車問題都解決不了。這個要改善一下,我們搶上去行不行?我現在委托夏克強同志代表我抓出租汽車,叫作市整頓出租汽車管理領導小組,組長夏克強,代表朱镕基。”
8月19日,朱镕基再次公開發表講話說:“我談談對出租汽車整頓的看法。有人說,出租汽車整頓是刮風,我看就是要刮這陣風。現在,出租汽車的經營作風已經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已經成為影響上海投資環境改善的一個重大問題了。境外的報紙特別是香港的報紙,把上海出租汽車說得一塌糊涂,確實也有這種情況。我說過外國人對上海有信心,其實信心還不是那么足。你連出租汽車都管不好,投資環境怎么能搞好?”
朱镕基講話
如何解決出租車行業的頑疾?朱镕基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開刀立威,他決定吊銷4個亂收費司機的執照,但相關部門卻層層開脫,不肯得罪人,吊銷執照的事情一直沒落實下去。朱镕基得知以后十分生氣,專門向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明天一定要吊銷這4個人的執照,并要見報。誰想不通,到我這里講道理。”
在朱镕基的堅持下,相關部門很快吊銷了100多名出租車司機的執照,出租車漫天要價的情況大大收斂了。
朱镕基深知光靠處罰難以根治沉疴,1988年12月,上海大眾出租汽車公司在他的力推下正式成立,32歲的楊國平出任總經理。楊國平向朱镕基立正了軍令狀:“如果我做不好,不要領導給我安排任何工作,我自己去開出租車,做一名優秀的出租汽車司機!”
楊國平的創業之路艱難異常,他帶著200萬元貸款,蝸居閘北區和田中學的廢棄教室,為爭取“大眾”商標,他三顧茅廬說服上海大眾汽車公司:“500輛紅色桑塔納滿街跑,就是活廣告!”德國總經理奧勃被楊國平的執著打動,破例授權。
楊國平
1988年平安夜,首批200輛锃亮的紅色桑塔納駛上街頭,車頂“大眾出租”的頂燈照亮冬夜。楊國平推行“揚手即停、電腦計費、電話預約”的服務規范,司機統一著裝、佩戴工號牌,車內放置投訴電話卡。市民驚呼:“這才是為人民服務的‘差頭’!”
朱镕基的整頓絕非“一刀切”,他叮囑整頓工作組:“個體司機也不容易,要幫他們解決零配件貴、維修難的實際困難。”當得知出租車公司克扣司機油補時,朱镕基連夜批示:“必須保障勞動者權益,查實一家嚴懲一家!”
經過幾年的治理,到1991年,上海出租車行業煥然一新:計價器全面安裝、投訴率下降90%、外資重新涌入。大眾出租的500輛紅色桑塔納成為城市風景線,甚至催生了“看到大眾車,投資有信心”的商界口碑。對此朱镕基功不可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