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民眾在烏克蘭問題上分裂了嗎?
如果2025年是跨大西洋聯盟解體的一年,未來的歷史學家將驚嘆于歐美國家領導人與“草根”民眾偏離了有多遠。
盡管歐洲為了捍衛烏克蘭主權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即使大多數歐洲人已經對美國這個曾經的可靠的盟友失去了信心——大西洋兩岸的民眾仍然出人意料地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這個陷入困境的國家。隨著美國、法國、英國、波蘭和德國之間的談判進行,公眾對烏克蘭的支持將是一個需要牢記的關鍵發現。
本月國際非營利組織(More in Common)對美國和歐洲的四個主要國家進行了民意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所有國家的選民中仍然支持北約聯盟維護歐洲關鍵原則的明顯占多數;只有在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選民和美國共和黨的選民中,才出現了重大分歧;
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萬斯想要嘲諷和分裂歐洲人,那么這一策略似乎適得其反。即便是被廣泛稱為“大西洋主義者中的大西洋主義者”的德國候任總理弗里德里?!つ模‵riedrich Merz),也敦促歐洲人宣布脫離美國“獨立”。
看來,盡管面臨特朗普當局的壓力,歐美民眾總體來說在支持烏克蘭這點上并沒有分裂。
各國支持烏克蘭的民意情況
歐洲人在歐洲大陸經歷了三年的戰爭后,顯得焦躁不安。他們受到了最近特朗普政府帶領美國轉向親俄立場的刺激。
現在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法國人和德國人將美國視為盟友。即使是傳統上被認為是“連接歐美的橋頭堡”的英國,這樣認為的民眾也不再是大多數了。
歐洲人似乎終于準備單打獨斗了。接受調查的每個國家的大多數民眾都表示:即使美國退出,他們也希望繼續支持烏克蘭。
美國公眾的態度更是引人注目。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美國人與歐洲人的態度基本一致,大多數民眾也是希望支持烏克蘭。雖然有5%的美國共和黨選民表示他們對俄羅斯更有同情心,但反之同情烏克蘭的共和黨選民人數是其十倍以上。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希望美國停止幫助烏克蘭。
在誰應該為戰爭負責、如何最好地服務于國家利益、戰爭應該如何結束以及可以信任誰來達成和平協議等問題上,共同點多于分歧。
例如,許多美國人、德國人、法國人和英國人支持派遣軍隊在烏克蘭擔任維和人員——盡管所有國家(英國除外)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反對這種部署,這是意料之中的。
此外,即使是美國共和黨人,大多數也同意俄羅斯是侵略者的判定;大西洋兩岸的大多數人——以及每個政治集團內部——都認為普京是一個獨裁者;歐洲和美國的大多數人,包括共和黨人,也認為烏克蘭捍衛主權對他們自己的國家很重要;而大多數人——甚至在特朗普自己的支持者中——擔心俄羅斯可能很快會入侵其他歐洲國家。
最后,當談到可能的和平談判時,大多數歐洲人和美國人都認為烏克蘭應該坐在談判桌前;五分之一或更少的人認為美國應該與俄羅斯進行和平談判,將烏克蘭排除在外。
特朗普帶來了分裂
當然也存在民眾意見顯著差異的地方。它們主要出現在特朗普的性格和總體政治態度上。
在美國這里,特朗普忠實的MAGA民眾基礎廣為人知。雖然絕大多數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波蘭人和美國民主黨人認為特朗普對戰爭的處理很糟糕,但71% 的美國共和黨人則有相反的認識。只有在共和黨選民中,大多數人才認為特朗普在俄烏之間斡旋達成的協議對美國有利。
不到五分之一的共和黨人認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生沖突時,特朗普比澤連斯基更不尊重人。相比之下,四分之三的美國民主黨人和每個歐洲國家的多數人都這么認為。
另一個與跨大西洋價值觀存在重大差異的國家是德國。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獲得萬斯的贊揚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支持后,在選舉中取得了強勁的勝利。只有33%的AFD支持者將戰爭的爆發歸咎于俄羅斯。
AFD的明顯優勢是在原東德地區。它的選民對俄羅斯普京及其政權表現出強烈的親和力。但這使他們在德國成為例外。AFD的選民與其他德國人格格不入,甚至與歐洲的其他民粹主義政黨也格格不入,比如法國的國民集會黨(National Rally)或英國改革黨(Reform UK)。
如果北約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內無法幸存下來,那么它的滅亡將不是由于政體之間的裂痕,而是由于一小群政治精英做出的決定。
這可能表明西方民主國家存在更根本的分歧:黨派鐵桿支持者和其他人之間的分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