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告訴家人,
“明天就是教授去世兩周年了”。
她第一反應,“怎么感覺去年才去世的”。
后來下午出門,跟一位朋友也說起教授。
他說他的記憶還停留在教授在線上直播,
彈鋼琴讓大家加油的那個畫面。
但時間就是這么快。
的確已經過去兩年了。
只不過驚訝和惋惜的余波,
在我們很多人心里都還沒未消散。
這種感覺像極了《hwit》里那一長串緩慢延綿的小提琴琶音。
《hwit》這首曲子,
收錄在教授的專輯《Out of Noise》里。
昨天下午開始,我又開始聽這張唱片。
這會兒也在聽。
教授有的音樂像是經典的書籍,
每次重讀會有新的揭示。
這張《Out of Noise》,
我手上的是個再版。
此前它跟教授另一張專輯配套發行過。
那張是《Playing The Piano》。
《Playing The Piano》里收錄的,
是那些我們很熟悉的曲子。
《圣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末代皇帝》那些,
有著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情感。
《Out of Noise》則是教授的另一面,
更有冒險和探索精神。
里面好幾首曲子我都喜歡,并且是越聽越喜歡。
可能這張專輯就是需要這樣的聆聽方式,
需要耐心,需要時間。
這張專輯里的第一首《hibari》,
似乎還有點像是《Playing The Piano》的延續,
但從第二首《hwit》開始,
那種極簡風格,
重復、緩慢但又隱隱有什么事要發生的氛圍,
就開始漸漸推動我們去往未知之境。
是什么讓我在聽這首曲子的時候總是有點憂傷和不安呢?
我說不好。
也許是曲子本身,那些不和諧音;
也許是想到斯人已逝,人之常情;
還可能是教授這張專輯的錄制背景——
這張唱片誕生于教授的格陵蘭島環保之行,
有些采樣是來自冰川表面和海洋之下。
你注意聽這張唱片里那首《ice》,
一開始的時候,是水滴的聲音。
教授的音樂生涯后期,
一直在探索音樂到聲音的過渡和關系。
他的旅程遠遠沒有到達終點。
不過他留給我們的,
已是一大筆財富。
謝謝教授。
想念。
lov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