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特朗普“草臺班子”越發離譜,為什么民主黨還是撼動不了他?

0
分享至



??????

編者按

近日,特朗普政府高層群聊泄密門持續發酵,這一“草臺班子”行為也面臨美國民主黨的劇烈批評。但從整體來看,在特朗普的強勢攻勢下,民主黨還是處于無力抵抗的困局。3月中旬,參議院民主黨人在少數黨領袖舒默領導下支持通過了共和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再次點燃民主黨選民的不滿情緒。黨內分歧嚴重、缺乏領袖的現狀更與共和黨團結迅猛的勢頭形成鮮明對照。民主黨何以陷入如此窘境?此次在野與特朗普1.0時期有何不同?民主黨難以有力反擊,背后體現了美國政治體制的哪些特點?《鳳凰大參考》特約旅美觀察學者王浩嵐解讀美國民主黨的困境與前景。

核心提要

1. 自去年大選失敗,失去白宮和國會兩院控制權的民主黨淪為全面在野黨,并面臨比特朗普1.0時代更為艱難的挑戰。此次敗選不僅意味著拜登四年執政路線被全盤否定,更代表著奧巴馬時代以來聚攏少數族裔與白人自由派的政治路線與意識形態徹底破滅。作者認為,民主黨將經歷類似上世紀80年代卡特敗選后的轉型陣痛和分歧彌合的過程。????????????

2. 盡管選民抵抗特朗普2.0施政舉措的意愿無比強烈,民主黨仍缺乏有效反擊的能力和制度環境。選舉時期的猛烈攻勢與當下的消極斗爭之間的落差,滋生了選民的不滿情緒與信任危機;美國三權鼎立的總統制使在野黨無法推舉名副其實的反對黨領袖,民主黨本身也沒有能與特朗普抗衡的人選。??????????????

3. 民主黨難以抵抗也與當前美國政治體制中行政權獨大、立法權癱瘓、司法權相對弱勢的結構有關。自20世紀以來,美國政治體制的核心從國會轉向總統和其代表的行政權,而重新上臺后的特朗普更成為“帝王總統制”的集大成者,即便民主黨掌握國會兩院也難以撼動其政治權威。?????????????????????????????????????

4. 舒默在政府關門案中的選擇表面上是向共和黨讓步,背后是對政府秩序和雇員的保護。民主黨推崇積極政府、維護秩序的意識形態屬于天然的執政黨心態,因而難以適應在野黨的阻擊者角色,這與特朗普呼應民眾否定政治現狀、改革現存體制的姿態恰恰相反。作者認為,在美國鐘擺效應的政治周期下,民主黨仍有可能在消極斗爭的情況下重新贏回民心,但其選民的反建制沖擊不可避免。?

鳳凰大參考特約作者丨旅美觀察學者王浩嵐???

編輯丨侯逸超 高雨曦


全面在野的民主黨,面臨40年來最大困局

“無策,無略,無方” (No Strategy, No Plan, No Message)——科羅拉多參議員本內特這句怨言,非常精確地勾勒出了當前淪為全面在野黨的民主黨的境況。

與八年前敗選后迅速同仇敵愾組成反對特朗普統一戰線不同,自去年大選失敗,再度失去白宮和國會兩院控制權、徹底淪為在野黨的民主黨在特朗普2.0時代陷入了嚴重的內斗和迷茫期。相比于意氣風發,正在大刀闊斧調整美國內政外交,徹底重塑基礎政治邏輯的特朗普、馬斯克和共和黨人,群龍無首的民主黨人根本無法對特朗普2.0時代肆意妄為式的施政做出有效抵抗,一時間只能是被動挨打。近期政府預算案風波中參院民主黨人在少數黨領袖舒默的帶領下沒有選擇斗爭到底,反而選擇支持共和黨單方面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這直接導致民主黨基層選民對國會領導層選擇消極對抗特朗普策略的不滿情緒總爆發,黨內要求“不換斗爭方式就換人”的聲音層出不窮。


▎ 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本月在國會大廈發表講話。此前,他因選擇通過共和黨提出的政府預算法案而受到民主黨內部及其選民的強烈反對。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一邊是沒有統一聲音沒有統一策略,陷入嚴重內耗的民主黨,另一邊則是團結在政治領袖特朗普周圍迅速開展施政和改革的共和黨,兩黨之間的差距在外界看來不言而喻。在許多人看來,像沒頭蒼蠅一樣的民主黨,未來政治前景恐怕應該被極度看衰,沒有數年的光景無法恢復元氣。雖然美國政治的周期性和搖擺慣性對選舉政治的影響,特別是中期選舉此類非總統大選式選舉帶來的結構性變化往往超乎常人想象,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次再度處于全面在野狀態的民主黨,其在特朗普2.0時代所面臨的挑戰,和面對特朗普1.0時代同等情況時所遭遇的種種問題應對難度完全不在一個層級。與之對應,民主黨本次的轉型陣痛和內部路線分歧彌合所需要的時間,定然也要比特朗普1.0時代更加漫長,過程更為痛苦。

造成民主黨當下困局的核心原因,本質上還是2024年的大選結果徹底否定了奧巴馬年代以來民主黨的政治路線和意識形態理論基礎,讓民主黨必須在沒有政治領袖的情況下重新探索出一條新的可行的政治道路。2016年的選舉失利,民主黨一方還可以用希拉里“大意失荊州”、特朗普當選是純粹的意外和選舉人團制度造成的小概率事件等借口來進行自我麻痹。但2024年的大選敗北,卻是建立在民眾完整經歷特朗普1.0時代、1月6日國會山事件、兩次彈劾四次起訴等政治事件后,仍毅然決然選擇了特朗普和共和黨這一事實基礎之上。2024年的選舉結果,不僅意味著民主黨在拜登領導下的四年執政路線被選民全盤否定、進步主義政策受到多數選民天然支持的神話破滅,拉丁裔、亞裔以及年輕人等民主黨傳統強勢群體大規模倒向共和黨陣營,更是徹底擊碎了奧巴馬時代以來民主黨奉行的通過高舉后現代主義大旗聚攏少數族裔和白人自由派的跨族裔大聯盟來贏得選舉的競選方針


▎ 圖表顯示出口民調中不同族裔選民在2020與2024總統選舉中的投票結果,每格顯示獲勝者姓名與領先百分點,第一列顯示兩次選舉的百分點變化。可見特朗普在拉丁裔和亞裔選民中的支持率增長尤其明顯。圖源: EL PAíS

原有政治路線的破產、不再被選民視為工薪階級代言人,讓民主黨陷入了深層的信仰危機,對當下政局和選民情緒失去了把控,對未來的路該怎么走更是一無頭緒。而2016選舉年后的民主黨人顯然沒有這樣的絕望心態,頂多是覺得希拉里本人競選水平糟糕,再加上一些意外性事件和選舉人團的制度弊端讓特朗普摘了桃子。所以,彼時的民主黨人能很快團結起來,把憤怒情緒轉化為“抵抗運動”(The Resistance),用焦土戰略和特朗普斗爭到底。更何況,2016年大選后民主黨的政治形象與選民認可度本身并沒有出現重大滑坡,這一點和當前民主黨在民調中政黨支持率跌破三成、達到近代以來最低水準有著本質區別。

歸根結底,民主黨本世紀此前的兩次在野,都是在本黨總統完成八年兩任完整任期、以較高支持率水平卸任后被共和黨總統取代的常規政黨輪替范式之下。而特朗普2.0時代的民主黨,卻是經歷了四十多年來第一個相對“失敗” 總統任期進入在野后的震蕩重建期——某種程度上與1980年卡特敗選里根上臺之后高度類似。正如80年代的民主黨人需要通過漫長的80年代來洗清卡特年代滯脹和內外交困所帶來的負面政治形象,特朗普2.0時代的民主黨人同樣需要時間空間來完成品牌重塑,走出當前的死亡螺旋。


抵抗有心無力,民主黨湊不出領袖,也沒條件“打擂”

當前特朗普2.0政府的施政,包括特朗普的行政令和馬斯克挑大梁的政府效率部等所作所為,在許多民主黨人和泛左翼自由派群體看來,無疑是要顛覆美國憲政民主體制的倒行逆施,需要立即組織起社會和政治面上的全面抵抗來與之抗衡。而需要時間去消化負面政治形象,終結信仰危機并統一思想走向新征程的民主黨,難以像大部分在野黨一樣簡單靜候執政黨主動犯錯。舒默和其他國會民主黨領導人在預算案前后受到的批評和公眾壓力,足以證明民主黨基層選民要求抵抗到底的意愿有多么強烈。


▎ 3月15日,示威者在紐約游行抗議特朗普政府削減預算開支,認為舒默是民主黨之恥。圖源:法新社

然而,讓絕大多數當前在位的民主黨人尷尬的現實是,民主黨人既不能、也沒法有效組織起對特朗普施政的抵抗。民主黨政客之所以會陷入這樣進退兩難的無解困境,既有宣傳策略失誤導致選民預期不切實際的人為因素,也有總統制下在野黨天然的結構性挑戰以及特朗普2.0時代特朗普本人的強勢此類外因變量的影響。

一方面,民主黨長期以來將特朗普描述為一個罪大惡極的民主制度破壞者,甚至在去年選舉中反復標榜特朗普為“法西斯主義者”,告誡選民他上臺之后的危害性,但在其真正上臺之后卻沒有選擇和這位大惡人在每一項事務上斗爭到底,反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觀的消極抵抗策略。民主黨這種自身宣傳和實際應對戰略之間的巨大鴻溝,讓目睹了上臺六十余天內特朗普各種行為的基層選民心理上出現了極大的落差感,滋生了對本黨政治領袖的極端不滿情緒。

但另一方面,即便是民主黨領導層沒有選擇這種渲染威脅的宣傳口徑,有著清晰的應對特朗普策略,從政治結構和實際政治權力上來看,民主黨實際上也沒有任何阻擊特朗普的辦法。美國的政治制度設計——三權鼎立的總統制,使得在野黨無法像西敏體一樣能夠推舉一位名副其實的反對黨領袖在議會制之下,在野黨的選民和黨內精英可以通過領導人或反對黨領袖改選的過程來完成黨內思想統一和意識形態路線調整,但在美國的總統制之下,直到2028年總統初選結束之前,民主黨都不會有一個領袖人物能夠代表全黨來擔起抗擊特朗普的大任。

以往,參眾兩院的在野黨政治領袖,有過充當反對黨事實領袖的先例,但國會領導人終究只是參眾兩院黨團所選出的立法領袖,其本身缺乏政治合法性和制度化權力。國會領導人強勢與否,完全取決于領導人個人的政治手腕和黨內威望,因此往往因人而異。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多年擔任國會民主黨領袖的佩洛西事實上就扮演了反對黨領袖的作用,但如今,無論是參院領袖舒默還是眾院領袖杰弗里斯,兩人的個人權威和政治風格,都不足以支撐他們抗衡更為強勢的2.0版特朗普。更何況,民主黨在兩院還都是在野黨狀態,本身就不具備立法議事上的主動權。只要共和黨內部能夠完成協調,民主黨主觀上就不存在有效抵抗特朗普施政的過多辦法。


▎ 2020年,特朗普結束國情咨文演講后,佩洛西撕碎手中的講稿并扔在了講臺上。在佩洛西領導下,眾議院曾兩度彈劾總統特朗普。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事實上,如果認真審視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頭兩年,就會發現,彼時阻止特朗普釋放天性的,其實也不是當時全面在野的民主黨人,而是特朗普本人的執政經驗不足和政府內外共和黨建制派與官僚體系的阻撓。特朗普1.0時代初期,受制于草臺班子和經驗不足,特朗普本人的政策理念往往不能被貫徹落實,這容易使反對派集結力量,成為其利用官僚體系和立法機制進行阻撓的行動窗口。同時,2017、2018年還屬于剛剛惡意并購共和黨的初期,黨內根基不深、沒有太多信得過的自己人班底的特朗普,在人事安排和政策制定上高度依賴副總統彭斯、首任幕僚長普里巴斯這樣的建制派人物。因此,特朗普許多荒誕的想法,由于政府內建制派共和黨人的層層阻撓最終沒能被推行。

但到了2025年特朗普重新上臺后,已經有了充分執政經驗和“2025計劃”這樣深思熟慮后寫出的行動指南的特朗普2.0政府,無論是政治手段還是絕對忠心的人才儲備都比第一屆要老辣許多,豐富許多。特朗普本人的政治地位,特別是他在共和黨的領袖地位,更是在經歷了過去八年的起起伏伏后,達到了空前之高的水平。如果說,首次當選時,國會山上的共和黨人內還不乏大量公開和特朗普存在路線分歧的建制派政客,歷經八年的清洗和自我選擇之后,如今的共和黨,已經完全是圍繞著特朗普這一政治領袖展開的特朗普/MAGA黨。過去幾年內特朗普從政治深淵王者歸來,逃過暗殺贏得大選的傳奇經歷,更是進一步鞏固了他在黨內的至尊地位,給予了特朗普徹底現實化兌現特朗普主義的資本。


▎ 白宮官網首頁上的特朗普。目前,白宮簡報圍繞特朗普上任以來的政績發表了諸如“50天50場勝利”“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我們永遠不會厭倦勝利”等消息。圖源:白宮官網

于是,特朗普2.0版的政府,在馬斯克政府效率部的協助之下,在短短兩個月內用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對美國內外大政方針進行了全方面的調整,最大化釋放了行政權單方面引領變革的潛力,實施貫徹“帝王總統制”的政治哲學。放眼整個美國政界和社會,無論是內閣部門,獨立行政機關,官僚系統,還是常青藤大學,頂尖律所和非營利組織,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特朗普2.0的沖擊。而在未來一段時間,特朗普和馬斯克大刀闊斧般的前進步伐還會持續,民主黨的被動挨打也會是常態。


三權分立卻從未平等,特朗普如何成為“帝王總統”?????????

特朗普本人之所以在2.0時代的開局能如此強勢,除去他本人對共和黨上下的絕對掌控和去年大選取得選舉人團普選票雙勝利這種選民賦予的天然合法性外,還和近代美國政治體制的變革,特別是行政權獨大、總統制愈發呈現帝王化君主化脫不開關系。

傳統認為,美式政體講究權力制衡,立法行政司法權作為三個平等權力機關互相監督互相制約,能夠保證不會出現單一權力機構凌駕于體制之上的情況。但倘若仔細審視美國政治歷史,就會發現其實所謂三權平等原則從未被真正施行。

早年間,國會和立法權在美國的政治生活中起到了主導地位,通過設置委員會,改革司法體系極大侵奪了行政權和司法權的既有權力。即便是有過內戰這樣抬高總統和行政權地位的重大事件,整個19世紀的美國政體依然被彼時的一位青年政治學者伍德羅·威爾遜稱為“國會體制”,長時間處于國會強勢、總統與行政權默默無名的狀態。

然而,等到學者威爾遜成為總統威爾遜的20世紀和進步主義時代,民眾與社會對經濟政治現狀的不滿情緒,給予了行政權和總統重申權威、打碎國會本位政治體制的機會。在經歷了一戰、大蕭條、羅斯福新政和二戰之后,總統和其代表的行政權逐步取代原先占據主導地位的立法權成為了政治體制中的最核心一環。


▎ 1944年,報紙報道羅斯福贏得第四屆總統任期,他始終被視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圖源: Newspapers.com

20世紀中葉以來總統之所以能取代國會成為美國政壇的主宰,既有現代政府為了應對各類挑戰對決策效率需求極高的現實原因,也有美國憲政體制下總統本身作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二重身份的內在原因。歸根結底,總統是美國的國家領袖,是政治生活中唯一能夠代表全國聲音的特殊存在,這就使其具備天然的合法性和政治權威。只要在任者能夠運作妥當,總統自然就會在與國會的政治權斗中取得優勢地位。再加上冷戰以來,政府需要處理的社會經濟政策問題愈發復雜,外交事務和國家安全問題中的保密和快速反應需求,自然讓獨攬全部行政權的總統日益脫離權力極為分散、本身政治效率低下的立法權監管和只能被動反應的司法權監督。

政治學者將近代以來美國行政權力的膨脹后形成的最新政治體制總結為一個詞“帝王總統制”(Imperial Presidency)。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美國的總統其實都是在帝王總統制的框架之下來展開施政。當然,國會并非沒有嘗試過平衡與行政權之間愈發失衡的權力關系,但政治極化導致國會本身陷入立法機制嚴重衰敗,使國會即便完成內部權力重新分配(集中于領導層手上),也依然在不停地讓渡權力給行政權(部分則被司法權侵奪)。

(政治極化是近幾十年來美國政治的一個顯著特點,指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對立日益明顯、兩黨內部意識形態同質化不斷增強,導致國會立法中一方多數反對另一方多數、民眾政治意見轉向自由或保守兩個極端等現象。——編者注)??????????????


▎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沖進國會大廈引發騷亂。圖源:Getty Images???????

此前的總統,大多因為本黨或者自身政治支持率不足以及對制度本身的尊重,會自我選擇約束行政權的權力邊界。但對于特朗普2.0這種具備民意基礎和絕對政黨掌控力并希望徹底改革美國政治體制的強勢領導人,他的行政權并不存在權力邊界。換言之,2.0時代的特朗普是帝王總統制的集大成者。在這種行政權獨大、立法權癱瘓、司法權相對弱勢的權力結構下,民主黨即便掌握國會兩院,恐怕也很難有效阻擊特朗普的種種施政行為,更何況民主黨現在在參眾兩院還都是在野黨,自然難以有辦法組織起對特朗普施政的反制抵抗。


妥協還是斗爭?政府關門案中,國會民主黨人進退兩難

以政府關門案(政府預算案)一事為例,民主黨無法有效抵抗特朗普的幾大原因都在這場政斗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民主黨作為全面在野的少數黨,在國會起草法案的過程中并沒有什么籌碼和操作空間。只要作為執政黨的共和黨上下團結一致,主動權就始終握在共和黨一方。往常之所以在預算談判中民主黨通常能夠反客為主,主要是因為眾院共和黨人內有相當一部分極端保守派從不支持任何政府預算案,即便是共和黨主導,眾院依舊需要仰仗民主黨一方提供相應票數。

但此次預算談判因為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和特朗普的深度介入,不僅兩黨沒有達成妥協協議,反倒是眾院共和黨人在特朗普的鞭策下破天荒地自己通過了預算案,這就讓民主黨,特別是參議院民主黨人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政治困境——要不就用冗長議事阻擊共和黨一方提出進一步縱容特朗普行政權的撥款法案,引發政府關門,進而導致特朗普能夠更加輕松地搞政府裁員,同時讓民主黨背上導致政府關門的黑鍋;要不就放棄抵抗,保證政府正常運轉,但卻要背棄基層民主黨人敦促領導層展現斗爭精神的呼聲。


▎ 在美國,當政府預算法案未能在下一個財政年開始前頒布,政府會陷入停擺(government shutdown)。美國經歷過多次政府停擺,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 2018年至2019年間因特朗普要求聯邦政府撥款修建美墨邊境墻引發35天停擺,據估計此次政府關門給美國造成了至少11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圖為政府關門期間 華盛頓國家檔案館大樓關閉告示。圖源:Reuters

多重壓力之下,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最終選擇了放共和黨版預算過關,僅僅從共和黨一方爭取來了象征性的讓步承諾。舒默的這個選擇,從純理性角度來看并沒有問題,因為民主黨若是靠推動政府關門來表明態度,只會促使特朗普和馬斯克通過緊急狀態汲取更多的政治權力,讓民主黨想要保護的政府機構和雇員群體陷入更深的危機泥潭當中。與此同時,特朗普和共和黨政治宣傳機器更是會不斷攻擊民主黨推動政府關門的行為,把政壇的焦點從關稅、通脹、經濟衰退風險等對特朗普和共和黨不利的話題上轉到民主黨一方。

但問題在于,舒默在政府關門前最后幾天內的各種動作和言論,卻給外界錯誤地傳遞了民主黨一方擁有談判籌碼,能夠阻擊迫使共和黨人妥協的可能。于是,最后關頭舒默突然屈服放棄,自然讓許多不是很了解詳情但情緒十分激動的民主黨人極度憤怒。然而,不僅是民眾對舒默無頭蒼蠅式的操作感到憤慨,連舒默的領導層和參院同僚都對他產生了強烈不滿情緒。本內特“無策,無略,無方”的牢騷,正是在抱怨舒默和民主黨領導層在整個特朗普2.0時代毫無明確方略,只是消極對應等待政治風向變化的政治策略。

其次,民主黨所信奉的政治哲學和需要去維護抗爭的對象,以及總統制下在野黨的“結構性無主”,都讓民主黨領導層很難組織起對團結一致的共和黨和特朗普的有效反制。盡管政治極化讓兩黨都在很大程度上經歷了內部同質化和意識形態重新構建,但民主黨推崇積極政府、強調秩序和過程的本質并沒有發生改變。當前民主黨的核心選民,更是充斥著大量高度依賴政府服務的底層選民和職業化精英。民主黨這種意識形態行為邏輯以及需要維護的選民群體,屬于天然的執政黨心態,這讓他們很難適應在野黨所需要扮演的破壞者、阻擊者角色。所以,在政府關門,乃至未來的債務危機上,這種顧全大局的思維方式注定了民主黨不會采取焦土戰略,反而要在阻擊特朗普并保衛現存政治體制的別扭身位上反復糾結。


▎ 2月27日,一名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員工手捧個人物品離職。目前,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發起的裁員行動仍在繼續。圖源:Reuters

但共和黨,特別是經歷了特朗普主義改造后,并不會像民主黨一樣始終為現存政治體制和官僚機構進行辯護。事實上,特朗普式民粹主義之所以能夠興盛,其根源就是民眾數十年來對美國的政治現狀,無論是行政效率低下、國家能力缺失還是官僚作風盛行的徹底否定。這也是為何,特朗普和馬斯克主導的重構美國官僚體系的舉動,起碼在宏觀層面還是被民眾普遍支持。直到民眾政治態度發生變化之前,民主黨都將被卡在這個要持續為不受歡迎的政治現狀辯護的困局當中。


“躺平”可恥卻有用,美國反建制憤怒仍在發酵

最終,民主黨像現在這樣內部矛盾重重、前路似乎無比暗淡,歸根結底還是輸掉選舉后少數黨必然要經歷迷茫陣痛期的政治規律在作祟。只是民主黨此前的政治宣傳和特朗普2.0刮起的政治旋風,讓外界和民主黨選民對特朗普2.0時代感到深深的不安,認為現在已經不是不同的“在野黨VS執政黨”的政治斗爭,而是威權主義和民主憲政之間的生死對決。在這種觀念之下,民主黨領導層現在這樣的“軟弱”消極對應,只會進一步鼓舞有著威權主義傾向的特朗普政府進一步踐踏美國的憲政體制和世界秩序。如果這樣下去,未來可能連選舉都不再公平公正,民主黨又談何能指望政治鐘擺效應在中期選舉中取勝。

當然,這種比較極端的敘事,并不一定符合客觀政治現實,政治周期如果正常運轉,民主黨確實很有可能會在什么都不做的情況下重新贏回民心。不論民主黨基層怎么不滿,國會領導層躲在一旁靜候特朗普政府犯錯——砍福利項目引爆民意反彈,優化政府雇員導致重大危機出現,肯定還會是未來一段時間民主黨的主流應對策略。歷史經驗確實屢屢證明,反對黨在美國政壇起死回生,一般也不是靠徹底改弦更張,而是只要做好反對黨,等待政治極化下的機械式選民鐘擺效應,就能夠在中期選舉中卷土重來。民主黨目前的政治形象確實十分糟糕,但08年之后的共和黨比現在的民主黨處境更為兇險,卻還是能在10年取得史詩級大勝。畢竟政治風向的變化之快,總是會出乎常人所預料,選舉政治中的谷底和云頂之間的差距,也沒有外界相信的那么大。


▎ 2010年美國中期選舉中,共和黨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和參議院少量席位,結束了民主黨對國會和總統的單一控制,此次選舉被稱為“共和黨浪潮”,圖為眾議院選舉結果。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不過,民主黨基層對于領導層不作為的這種憤怒情緒,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梳理,必然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斷發酵。一個比較直觀的變化就是民調顯示民主黨目前對本黨的國會領袖態度極為負面,不像以往(如2017年)一樣支持本黨的政治領袖。這種底層對于建制派的極度不滿情緒,此前只在共和黨一方存在。由于政治極化的不對稱性,民主黨一方選民一直比較信任自己黨的高層和政治領袖(這有少數族裔選民天然依賴社群族群領袖意見等內在原因作祟),而共和黨一方則目睹了茶黨運動(此處指2009年由反對奧巴馬政府房屋救濟貸款政策引發的右翼民粹主義運動——編者注)和特朗普作為外來者強行入主的重大變化。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基層選民的這種情緒沒有得到較好的疏解,不排除出現民主黨版“茶黨運動”或反建制力量抬頭的可能。

只是,在民主黨選民主體已經被替換為高教育程度白人的此時此刻,很難想象民主黨一派的反建制力量會以什么樣的方式爆發出來。更何況在整體意識形態方面,即便是進步派領袖桑德斯,也都開始在社會移民問題上承認過往左翼立場的問題,主動采取右轉溫和的舉措。或許,民主黨一方的茶黨運動,如果最終爆發,其運動訴求可能更多會是代際更迭而并非意識形態極端化。


▎ 1月20日,在特朗普就職儀式宣誓前,美國右翼團體“驕傲男孩”(Proud Boys)在華盛頓街頭游行,他們也參與了2021年國會山騷亂等事件。該組織被認為正在傳播茶黨觀念,即背信棄義的精英正在與“真正的美國人”作對。有學者認為特朗普民粹主義是茶黨運動的延續。圖源:NBC

總的來看,民主黨目前呈現出一盤散沙無力抵抗特朗普的狀態,其中既有黨內政治哲學和意識形態出現重大危機這樣的路線問題,也有在野黨傳統的結構性無領袖、特朗普行政權超強勢的制度問題,并不完全是領導層水平等個人因素。 當前民主黨的基礎政治力量并不算太弱,在兩院的席位數量和在地方的政治力量都比2017年全面在野時要更為“理想”。 民主黨采取“無為而無不為”、選擇性出擊、保持戰略定力的躺平等贏策略,雖然外界觀感極差,卻不乏為一個有效(同時也是無奈)的政治策略。 即便是到了四年后的大選周期,政黨本身的路線調整固然重要——總統大選不同于國會選舉,選民更多是在選人,但政治經濟的大環境往往是決定選舉勝負的關鍵,現在預測四年后的情況還是為時太早。只不過,目前民主黨內的憤怒情緒,確實有可能會演變成一場針對領導層和在任者的反建制沖擊。至于這場運動會以什么樣的形式展開,又會以怎樣的結果收場,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美國政壇的一大看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紅得快,糊得也快的6位小鮮肉,資本拋棄一個小生,連招呼都不打

紅得快,糊得也快的6位小鮮肉,資本拋棄一個小生,連招呼都不打

大鐵貓娛樂
2025-07-05 20:16:39
美司令部已有預感:中美一旦開戰,擺在美軍面前只剩兩個選擇

美司令部已有預感:中美一旦開戰,擺在美軍面前只剩兩個選擇

陣匠
2025-07-08 03:35:14
賴清德團隊要用趙怡翔?郭正亮掀內幕:不是吳釗燮能決定的

賴清德團隊要用趙怡翔?郭正亮掀內幕:不是吳釗燮能決定的

新時光點滴
2025-07-08 01:59:19
突發,武漢一大型武商超市關閉,投入710萬升級!能比肩胖東來嗎

突發,武漢一大型武商超市關閉,投入710萬升級!能比肩胖東來嗎

億通電子游戲
2025-07-07 10:32:06
不容易,中國殲10CE戰機終于成功拿下第二個客戶!

不容易,中國殲10CE戰機終于成功拿下第二個客戶!

柏林觀察
2025-07-04 21:54:56
警惕!是誰黑進校園廣播 想給學生放"毒雞湯"?

警惕!是誰黑進校園廣播 想給學生放"毒雞湯"?

看看新聞Knews
2025-07-07 17:57:04
媒體人:劉曉宇前往塞爾維亞參加教練員培訓,四川男籃主帥韓碩一同前往

媒體人:劉曉宇前往塞爾維亞參加教練員培訓,四川男籃主帥韓碩一同前往

雷速體育
2025-07-07 18:28:13
杜蘭特新賽季將身穿火箭7號球衣

杜蘭特新賽季將身穿火箭7號球衣

雷速體育
2025-07-07 06:07:36
比房子“賣不掉”,更難受的4件事,正在全國上演,你有發現嗎?

比房子“賣不掉”,更難受的4件事,正在全國上演,你有發現嗎?

小談食刻美食
2025-07-07 17:11:45
果然高鐵F座最受歡迎 網友票選"高鐵王座"的五大理由

果然高鐵F座最受歡迎 網友票選"高鐵王座"的五大理由

3DM游戲
2025-07-07 12:13:04
成都母女畸形關系曝光,引發熱議:兩個人的床上,睡不下三個人

成都母女畸形關系曝光,引發熱議:兩個人的床上,睡不下三個人

詩詞中國
2025-07-07 15:41:35
上任不到半年,特朗普已與6人公開吵架,對手全是重量級人物

上任不到半年,特朗普已與6人公開吵架,對手全是重量級人物

不掉線電波
2025-06-06 09:37:46
早日康復步行者總裁確認 哈利伯頓將缺席整個25-26賽季

早日康復步行者總裁確認 哈利伯頓將缺席整個25-26賽季

直播吧
2025-07-08 02:11:43
國足0比3慘敗韓國凸顯一點: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但中國足球是

國足0比3慘敗韓國凸顯一點: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但中國足球是

姜大叔侃球
2025-07-07 21:26:02
臺風“丹娜絲”將襲河南,高溫降雨齊現!

臺風“丹娜絲”將襲河南,高溫降雨齊現!

娛樂圈見解說
2025-07-07 15:15:14
凱爾特人官方曬圖:歡迎安芬尼-西蒙斯來到波士頓

凱爾特人官方曬圖:歡迎安芬尼-西蒙斯來到波士頓

直播吧
2025-07-08 03:57:08
支持率出爐!馬斯克的新黨太猛了,特朗普緊急發文,他情商是真高

支持率出爐!馬斯克的新黨太猛了,特朗普緊急發文,他情商是真高

明月聊史
2025-07-07 15:30:30
提前出局!可怕的不是國足0-1印尼,而是世界杯擴軍48隊仍進不去

提前出局!可怕的不是國足0-1印尼,而是世界杯擴軍48隊仍進不去

侃球熊弟
2025-06-05 23:48:06
南航機長墜樓前3個月做了啥?帶你揭開民航業衰退下的生存暗箱!

南航機長墜樓前3個月做了啥?帶你揭開民航業衰退下的生存暗箱!

占理兒
2025-07-07 22:32:30
李在明收到中方93閱兵邀請,親自回了9個字,但特朗普會答應嗎?

李在明收到中方93閱兵邀請,親自回了9個字,但特朗普會答應嗎?

艾米手工作品
2025-07-08 02:52:59
2025-07-08 04:31:00
嵐目 incentive-icons
嵐目
致力于輕松詼諧的觀察美國百態
98文章數 25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專家稱鉛中毒幼兒智商很難恢復 有家長傷心過度被搶救

頭條要聞

專家稱鉛中毒幼兒智商很難恢復 有家長傷心過度被搶救

體育要聞

不會再有第二個,快樂又偉大的托馬斯-穆勒

娛樂要聞

鹿晗狀態回升賬號恢復 演唱會公開表白

財經要聞

特朗普要發關稅函 美國貿易談判進展如何

科技要聞

投資大佬一語扎心:中國機器人"可悲"現狀

汽車要聞

預售10.58萬起/6秒級加速 零跑B01將于7月下旬上市

態度原創

教育
健康
游戲
本地
軍事航空

教育要聞

祝賀!這些考生已被名校提前錄取!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國外玩家熱議:哪款游戲的戰斗系統最爽?

本地新聞

建筑地標如何成為城市人才匯聚的 “強磁場”?

軍事要聞

加沙停火首輪間接談判無果而終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定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贵港市| 彝良县| 淮阳县| 玛沁县| 江都市| 榆林市| 门源| 鹿泉市| 陆河县| 双流县| 五指山市| 巴彦县| 雷波县| 安多县| 龙州县| 隆安县| 辉县市| 长乐市| 海宁市| 昔阳县| 黄大仙区| 祁连县| 遵义市| 安陆市| 永寿县| 邵阳县| 巴东县| 股票| 轮台县| 重庆市| 沅江市| 北安市| 云浮市| 石景山区| 武宁县| 井研县| 额济纳旗|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