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李寧繼續貫徹“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核心戰略,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品牌建設、營銷手段上創新發力,幫助李寧實現穩健發展。
作者 | 賀昕
圖片 | 來自網絡
3月28日,李寧集團發布2024年全年業績,收入上升3.9%至286.76億元,其中鞋類收入143.0億元,同比增長6.8%。服裝收入120.5億元,同比減少2.9%;毛利比增加6.02%至141.56億元;2024年凈利潤為30.13億元,同比下降5.46%;每股基本收益116.98分,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20.73分。
2024年,李寧的營收增速雖有所放緩,但全年業績基本符合預期,財務狀況總體較為穩健。
往年的財報顯示,2020至2023年,李寧分別實現營收144.6億、225.7億、258億和276億,營收增速分別為4.23%、56.13%、14.31%和6.96%,最近三年營收增速逐年放緩;在凈利潤方面,同期李寧分別實現凈利潤16.98億、40.11億、40.64億和31.87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3.3%、136.14%、1.32%和-21.58%。
李寧之所以出現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因為外部市場競爭激烈,Lululemon等年輕潮流品牌、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大牌以及安踏、特步等國產品牌搶占大量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是戶外運動風潮興起,李寧曾經賣爆的的國潮系列服飾和熱度退卻,產品的提價與降價清庫存也影響了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導致部分消費者流失。2024年,李寧繼續貫徹“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核心戰略,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品牌建設、營銷手段上創新發力,幫助李寧實現穩健發展。
加大科研投入 進一步構建“多品類”布局
在運動裝備領域,技術創新是品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2024年李寧科技研發投入上升9.3%,10年研發投入超35億。聚核芯、超?、極限?絲、最速曲線是2024年李寧的核心科技成果。超?科技通過材料和工藝制備技術的創新,使材料的能量回歸率達到89%,能夠減少跑跳運動中的能量損失。極限?絲具有高透氣性、耐磨和抗撕裂性強的特征,越野跑鞋的盧PRO V2,飛電5系列跑鞋以及籃球鞋ULTRALIGHT 2025,都采用極限?絲打造鞋面,在實現輕量化的同時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和包裹。從材料、結構到功能,這些核心技術是李寧在專業運動領域的耕耘成果。
在產品品類方面,李寧深化“多品類”布局戰略,發展跑步、籃球、綜訓、羽毛球、乒乓球和運動生活六大核心品類,同時積極拓展戶外、網球、匹克球等新興運動,致力于構建全面且豐富的運動產品生態體系。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李寧跑步、籃球、綜訓品類零售流水占比高達64%,直觀反映出這三大核心品類在市場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因為全民健身熱潮與馬拉松熱,跑步品類增長迅速,綜訓品類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籃球品類憑借其在職業賽事與大眾體育中的重要地位,保持著較好的銷售態勢;對于戶外、網球、高爾夫、匹克球等具有發展潛力的運動,李寧也及時布局,推出了李寧CF溯戶外系列、LI-NING 1990高爾夫系列等相關產品,致力于打造全面、豐富的“多品類”產品矩陣。
“多渠道”布局,電商與零售渠道優化
2024年,李寧電商直營業務收入增長,線下渠道經銷收入實現了2.6%的增長。零售渠道收入下降0.3%。在競爭激烈的運動產品市場中,李寧積極推進“多渠道”布局戰略,通過對電商與零售渠道的深度優化,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銷售網絡,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購物需求。
在電商運營方面,李寧通過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小程序私域流量運營,與運動達人。測評博主、知名KOL等進行合作,擴大產品的曝光度和銷售量。通過了解用戶行為和購買習慣,其進行精準的個性化營銷,提高營銷效果和用戶轉化率。
在2024上半年的財報中,李寧提到要“鞏固高層級渠道質量,加速門店形象升級。”截止2024年12月31日,李寧公司銷售點凈減少123個至6117個,其中直營門店減少201個,特許經銷門店增加78個。李寧總銷售點數量為7585家,較2023年12月31日凈減少 83家。通過關閉低效門店,避免資源浪費,品牌能夠將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投入到優質門店的運營與發展中,有助于優化庫存管理,提升門店整體運營質量。
根據不同區域市場的消費特點,李寧開設不同類別的門店。例如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開設大型品牌體驗店,重點投放高端、限量版產品,在二三線城市及下沉市場則側重于提供性價比高、實用性強的大眾款產品,契合消費者的需求與購買力。
“以我為名”,強調個性化營銷
2024年李寧跑步品類零售流水增長25%。超輕21、赤兔7Pro、飛電4C三大核心跑鞋IP年內銷量突破1060萬雙。李寧一年內助力國內外運動員奪得66個馬拉松及越野賽冠軍,贊助精英運動員累計登臺128次。在各大馬拉松賽事的頻繁亮相提高了品牌曝光率,提升了李寧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專業形象。
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李寧開展“以我為名”的營銷主題活動,倡導“每個人都是運動的主角”,在上海東方明珠城市廣場邀請多個運動社區聯誼,為品牌與消費者、運動愛好者搭建交流的平臺;李寧自2000年開始贊助中國乒乓球隊,巴黎奧運會國乒獲得5金1銀,運動員身著李寧“龍服”在奧運賽場大放異彩;簽約肖戰為品牌代言人,推動了李寧的潮流化破圈;2024年12月,李寧杯2024中國匹克球巡回賽總決賽在桂林開賽,李寧作為賽事的冠名贊助商深度參與其中。
通過在跑步、乒乓球等大眾運動和匹克球等小眾運動等多個領域的營銷舉措,李寧致力于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有力推動了品牌文化的塑造與品牌建設工作 。
展望2025,時隔20年李寧重新獲中國奧委會合作權益,拿下2025北京半程馬拉松贊助商權益,是機遇也是挑戰。此前安踏體育與中國奧委會合作了16年,大眾對其奧運合作伙伴身份已然形成一定認知慣性。李寧將如何打破大眾既有認知,在奧運舞臺上烙印下鮮明的“李寧印記”呢?從特步手中奪得2025北京半程馬拉松贊助商權益,李寧如何提升在跑步領域的專業性與行業地位?這些問題都值得業界關注。
盡管當前業績增速相對平緩,但李寧“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核心戰略在品牌建設、產品創新以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已見成效。在穩健推進當下品類拓展的同時,李寧也要不斷洞察市場需求,積極探索更多產品品類,推動女子運動、戶外以及青少年運動品類業務的拓展,挖掘新的增長機遇,在競爭激烈的運動用品市場中搶占更大的份額。(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