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多利科技在江蘇金壇經開區正式啟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一體化底盤結構件項目。短短7個月內,廠房主體竣工,首條生產線將于7月量產,第二條9月投產,一期產能直指60萬套一體化鋁壓鑄件。這種“閃電速度”背后,是地方政府對新能源產業的扶持與頭部車企訂單的強力牽引。#汽車##壓鑄##理想汽車為什么一年能賣50萬輛#
想了解更多產業鏈內幕?關注壓鑄老司機,硬核資訊每日送達!
編輯:壓鑄小司機
核對:壓鑄老司機
深度解讀:
為何選擇金壇?
金壇經開區聚集了理想汽車、北汽新能源等頭部車企,形成了完整的汽車配套產業鏈。多利科技工廠距離理想汽車常州基地僅30公里,物流成本可降低30%以上(以單臺車壓鑄件運輸成本約200元計算,年省超4000萬元)。
技術底氣何在?
多利科技子公司常州多利深耕沖壓模具20年,擁有自主專利的輕量化車身結構設計能力,疊加艾超大型壓鑄設備(6100噸/9200噸),實現了從沖壓到壓鑄的無縫銜接,工藝協同效率提升40%。
行業對比(數據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技術拆解:
時間革命:傳統車身制造需經過沖壓、焊接等數十道工序,耗時1-2小時;多利科技采用6100噸超大型壓鑄機,將70多個零件整合為1個壓鑄件,生產節拍壓縮至3-5分鐘,效率提升超20倍。
成本暴擊:通過減少零部件數量(從70個降至1個),焊接工位減少80%,單車壓鑄成本降低40%(參考特斯拉Model Y一體化壓鑄減本20%)。
輕量化狂飆:鋁壓鑄件較鋼制結構減重30%,直接提升新能源車續航15%-20%(以理想L9為例,續航或從602km提升至690km+)。
硬核數據:
設備投入:每條產線投資超2億元,配備德國蔡司三坐標檢測系統,確保壓鑄件精度誤差小于0.02mm;
人力成本:單條產線僅需5名工人(傳統工藝需30人),全年節省人工成本超2000萬元;
能耗控制:壓鑄工藝單位能耗較焊接降低50%,符合國家“雙碳”目標。
三、客戶理想汽車“零距離”綁定
理想汽車:2023年交付37.6萬輛,100%依賴外部供應商的壓鑄件。多利金壇項目投產后,將為其提供車身底盤一體化結構件,覆蓋L系列全系車型,訂單金額超50億元/年;
產能預埋:一期60萬套產能中,70%已鎖定理想、蔚來等新勢力訂單,剩余30%對接小米、華為等潛在客戶;
地理優勢:理想汽車常州基地與多利工廠直線距離僅30公里,零部件“上午生產、下午裝配”成為可能,大幅縮短供應鏈響應周期。
戰略協同:
技術復用:多利子公司常州多利已掌握車身輕量化模具技術,可將壓鑄件開發周期從6個月縮短至3個月;
成本共擔:與理想汽車聯合開發模具,分攤研發費用超1億元,降低單車成本約500元。
行業影響:
供應鏈重構:頭部車企傾向于“就近綁定”壓鑄供應商,區域化產業集群加速形成(長三角/珠三角雙中心);
二線供應商危機:缺乏車企綁定的中小壓鑄企業,或將面臨訂單流失與產能過剩的雙重壓力。
風險預警
重資產陷阱:單條產線投資超2億元,若車企訂單不及預期,回本周期可能延長至5年以上;
技術迭代:新能源巨頭特斯拉已研發下一代免熱處理材料,若多利未能跟進,可能面臨技術淘汰風險。
數據來源:多利科技官方公告、金壇經開區管委會通報、理想汽車供應鏈白皮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4年報告。
關注【壓鑄老司機】,帶你挖穿汽車壓鑄產業前線!
可申領《2025鋁、鎂合金壓鑄件高效降本方案》客戶驗證版方案、《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核心企業圖譜》、《鋁、鎂、鋅合金30種壓鑄缺陷對照表》(老師傅總結)
延伸閱讀:想獲取《汽車零部件企業出海白皮書》?關注【壓鑄老司機】立即獲取
#互動話題#
你認為一體化壓鑄技術會徹底取代傳統焊接工藝嗎?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