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的虞城縣明德小學,春風裹挾著蓬勃朝氣,校園里處處躍動著健康與活力的身影。在雷鋒活動月的最后一周(3月25日-3月28日),學校圍繞“運動與健康教育”主題,以一場場精心策劃的活動,為師生打造了“安全、健康、文明、溫暖”的成長課堂。從國旗下莊嚴的安全承諾,到課間操場的歡聲笑語;從防病知識的科學普及,到演講賽場上紅色基因的深情傳承……短短一周,明德小學用行動詮釋了“教育即生活”的真諦,為“三品德育”的品德塑造月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國旗下講話:通過安全承諾強化學生對規則的敬畏,培養“上下樓梯靠右行”、“網絡陷阱識別”等公共責任意識。
>>小小百家講壇:學生講述英雄、黃旭華等榜樣故事,激發對無私奉獻精神的認同,樹立“深海鑄劍人”式的家國情懷。
>>愛心傳遞團隊課:體育互動中融入“關愛他人”,通過協作運動傳遞溫暖,培育“眼里有光、心中有愛”的集體主義精神。
>>文明監督崗:從“抓違紀”轉向“倡文明”,學生以“戴好紅領巾講解員”“文明游戲推廣員”身份參與校園治理,深化社會責任感。
國旗下宣誓:讓安全意識扎根心間
3月25日清晨,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的主題講話在國旗下莊嚴開啟。班子成員張愛卿用一組數字叩擊人心:“每年350萬青少年因意外傷害就醫,相當于每天10個班級的學生躺在病床上。”話音未落,操場上的竊竊私語瞬間凝固。他沒有停留在冰冷的警示,而是以“上下樓梯靠右行”“網絡陷阱披著糖衣”“心理煩惱別悶心里”等生活化場景,將安全教育的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行動指南。
“老師辦公室的門永遠敞開,學生信箱每周都在等你。”這句承諾讓同學們明白:“以前害怕被批評,現在知道犯錯也能找老師幫忙。”同學們還知道:“安全教育不是‘不許跑’,而是教會我們‘怎樣跑得更穩’。”
班會課堂:防病知識“活”起來
同一日下午的“防結核,保健康”主題班會上,班主任用“你打過疫苗嗎”開場——激發起大家對防病毒的興趣來:“疾病是可以提前防控的!”通過活動同學們了解了結核病的癥狀、傳播途徑、預防辦法等相關知識,還對咳嗽禮儀有了清晰的認識,如避開人群、用紙巾捂口、戴口罩等。“結核病不可怕,科學預防靠大家!”“以前覺得生病是‘倒霉’,現在知道這是‘知識沒到位’”。
課間“燃”動:碎片時間變“黃金時段”
這一周的課間,校園逐漸告別了“走廊閑逛”。跳繩翻飛、籃球撞擊、羽毛球劃出弧線……原本安靜的操場化作“運動樂園”。“場地小?我們有‘錯峰活動’!師資緊?科學統一組織!”。為落實每天鍛煉兩小時的目標,明德小學一方面確保學生每天一節體育課,另一方面對每天上、下午兩個各30分鐘的大課間集體活動進行整體規劃,確保每位學生每個大課間都有集體活動安排。
3月27日,河南財政金融學院體育與健康管理學院任衛華副院長帶領“國培計劃”體育學科團隊教師,對我校參與2024年國培計劃的學員靳永寬進行返崗調研時稱贊我校能在體育場地不足和體育教師緊缺的情況下,能開展形式多樣的大課間活動,非常難能可貴。
另外,還受四月中下旬計劃舉行師生體育運動會安排的影響,學生們大課間參加各種形式的鍛煉的活動,如跳繩,打藍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特別是課間跳繩的學生非常多,同學們充分享受課間活動的樂趣。
“小小百家講壇”:童聲講述時代強音
3月25日下午,“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小小百家講壇決賽在三樓會議室火熱開賽。從班級海選中脫穎而出的20名選手,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叩擊時代命題。
六(11)班選手李金澤在題為《英雄》演講中用沉著堅定、鏗鏘有力的語言,催人淚下、引人深思的故事展示了“英雄”的高貴品質;四(10)班選手李桐在題為《新思想是指南針,我是未來追夢人》的演講中號召同學們要把學習新思想落實到行動上,如“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紅領巾”;六(8)班選手陳怡含用深情的語言講述了《深海鑄劍人——黃旭華》的故事,黃旭華院士的堅實信念和無私奉獻精神在她的講述下,打動了在場的每個人。
視頻分享:
文明監督崗:紅領巾的“責任勛章”
3月28日的第三次少先隊員文明監督崗會議上,六年級新生力量的加入讓隊伍煥發新機。“以前低年級同學不敢管高年級,現在大家都是‘文明推廣員’!”政教處提出新要求:“從‘抓違紀’到‘倡文明’,監督崗要成為校園溫暖的傳播者。”
課間十分鐘,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監督員彎腰撿起紙屑,轉身變成“垃圾分類講解員”;遇到追逐打鬧的學生,建議他們云跳跳繩或跳房子……“這些孩子讓規則有了溫度。”
周五愛心課:運動場上的“心靈對話”
3月28日的“愛心傳遞 情暖校園”團隊課,明德小學結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將“關愛他人”與“強健體魄”深度融合,讓體育與德育完美交融。通過體育互動與情感交流,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生活的理念,培養團隊協作與互助精神,營造溫暖和諧的校園文化。
結語與展望
當夕陽為操場鍍上金邊,笑聲與汗水共同繪就了本周最溫暖的句點。“運動不僅強健體魄,更讓我們學會合作與關懷。”這才是教育的深意和真諦!
一周的時光很短暫,但足夠播撒改變的種子。明德小學用“運動與健康”主題周證明:教育無需宏大敘事,真實的生活場景就是最好的課堂。當安全意識成為本能、健康習慣融入日常、文明舉止發自內心,教育便真正實現了“潤物無聲”。這場春天的德育實踐,正為這樣的未來寫下生動注腳。
一月的時間也不長,三月份的品德塑造月,我們開展了“學雷鋒見行動”、“感恩母愛,致敬巾幗”、“植綠、護綠”勞動教育、“節約用水,愛惜糧食”、“小小百家講壇”等活動,用可落地的方案和躬身實踐去試著達成“規則內化于心、行動外化于行、精神升華于魂”的全人教育目標,為培養“眼里有光、腳下有力、心中有愛”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剛剛過去的一周,也為四月份“三品德育”的品格涵養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養堅韌與抗挫力
>>課間“燃”動:在場地有限條件下堅持每日兩小時鍛煉,通過大課間集體活動、跳繩磨礪“不因困難退縮”的意志品質。
>>防病知識班會:從“生病是倒霉”到“預防靠知識”的認知轉變,培養科學應對挑戰的理性態度。
2. 自律與自我管理
>>健康作息實踐:課間碎片時間高效利用,告別“走廊閑逛”,形成規律鍛煉的習慣,體現對時間與行為的自主調控。
>>疫苗接種認知:理解“疾病可防可控”,要有健康管理的主動性,塑造“未雨綢繆”的預見性品格。
即將到來的四月是明德小學的“弘揚民族精神暨傳統文化月”。清明節我們要從“緬懷先烈志,共鑄中華魂”中汲取先烈們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和堅毅品格;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月中讓學生在日常勞動中培養社會責任感、自律意識和團隊精神等核心品格;規范心理咨詢室建設,全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從“基礎層”上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讀書活動,在根本性品格(如仁愛之心、堅韌之志)、時代性品格(如文化自信、創新精神)和發展性品格(生態責任、數字倫理)等關鍵品格培養上加以聚焦;開展“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和“勤儉節約”主題活動,培養學生責任擔當類品格(如生態責任感、公民使用感)、實踐能力類品格(如細致與耐心、問題解決能力)和價值觀類品格(如節約與自律意識、可持續發展觀,這些品格的塑造,將為其成為兼具生態素養與人文關懷的全球公民奠定堅實基礎。
回首三月,展望四月:
當運動的汗水浸潤教育的土壤,當健康的理念照進成長的年輪,明德小學以"三品德育"為犁鏵,在孩子們的心田耕耘出品格的力量。三月的品德塑造月,我們見證規則內化為敬畏、行動升華為自覺、精神淬煉為擔當;四月的品格涵養月,我們將以文化為舟、以實踐為槳,在民族精神的江河中激蕩起時代的浪花。
教育從來不是疾風驟雨的訓誡,而是春風化雨的滋養;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而是腳沾泥土的踐行。從"安全跑穩每一步"到"文明傳遞每份暖",從"運動場上的協作"到"地球家園的守護",明德學子正以奔跑的姿態,在"品德-品格-品行"的成長鏈上刻下堅實的印記。
這所校園里,每一株舒展的綠苗都在訴說:教育最美的模樣,是讓規則生長為修養,讓知識沉淀為智慧,讓少年蛻變為脊梁。當"眼里有光"映照家國情懷,"腳下有力"丈量責任擔當,"心中有愛"溫暖人間煙火,我們便聽見了未來拔節的聲音——那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基因,那是明德校園破土的翠竹,在新時代的沃土中,蓬勃生長!
來源:虞城縣明德小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