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方興未艾!
作為AI基礎設施,智算中心被視為人工智能時代如同水和電一般的“新基建”,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
人工智能如今被視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技術之一,企業紛紛加大投入,將人工智能應用于生產、服務、管理等多個領域,以提升效率、優化決策、增強核心競爭力。
尤其是2025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以來,人工智能的需求猛增,各地數據中心建設紛紛提速,一大批數據中心建設規劃密集發布,不少地區的智算中心已加快搭建步伐并逐步投運。預計未來五年,國內智算中心的建設規模將持續擴大,增量投資空間將超過5000億元。
大型智算中心的涌現,導致數據中心用電量的飆升,同時安全可靠、擴展性以及能耗越來越成為AI時代數據中心運營面臨的巨大挑戰。
3月26日,2025華為中國數字能源伙伴大會·數據中心產業論壇成功舉辦,與專家學者、行業伙伴分享低碳、可靠數據中心創新實踐,探討智算時代數據中心產業發展新趨勢和新技術。
▌應對AI算力洪流,數據中心需要一場"綠色智能革命"
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企業領導者眼中的“香餑餑”,眾多企業計劃在2025年加速人工智能的部署,這將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帶來諸多影響。
首先,“AI的盡頭是電力”并非夸大其詞。以ChatGPT為例,其處理一個查詢所需的電量是傳統搜索引擎的10倍,這對數據中心的能源供應提出了更高要求。據IDC預測,AI數據中心的能耗將以44.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7年達到146.2TWh(太瓦時),這對電力供應和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其次,AI大模型的訓練與推理對計算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給數據中心帶來了兩大挑戰:激增的算力需求帶來指數級增長的散熱壓力,而依賴化石燃料的傳統冷卻方案更使可持續性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第三,隨著數據中心將AI集成到運營中,AI設備的高價值讓故障成本陡增,智算時代,安全可靠已從基礎需求升級為核心訴求。同時,集群計算帶來了故障域的增加,一個環節的故障可能會影響整個集群系統,導致大模型訓練任務中斷等業務影響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面對著一系列挑戰,就需要新的數據中心架構、技術、產品進化去應對。在日前舉辦的2025華為中國數字能源伙伴大會·數據中心產業論壇上,華為為行業提供了洞見與思考。
▌如何破局三難命題
用技術重構安全、彈性與綠色兼得的新一代數據中心
華為數字能源副總裁、人力資源部部長周建軍
華為數字能源副總裁、人力資源部部長周建軍在大會致辭時表示:人工智能為千行百業帶來超乎想象的價值,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迎來了最好的時代。面對未來,華為持續引領產業發展,堅持數據中心安全、彈性、綠色理念,讓數字世界堅定運行。
那么如何構建安全、彈性、綠色的數據中心呢?
在2025年初,華為數字能源基于深刻洞察和長期實踐發布了2025數據中心能源十大趨勢,并為數據中心進化之路指向了三個核心原則:安全可靠、彈性敏捷和綠色低碳,幫助企業構建高可靠算力底座。
首先,安全可靠是數據中心的第一核心訴求。
根據Uptime Institute的調查,數據中心的停機故障仍然頻繁發生,且重大故障的損失巨大。因此,數據中心承受不起故障,尤其面向智算時代,IT設備的價值更高,安全故障的代價更大。因此,在華為發布的《2025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十大趨》(簡稱:十大趨勢)首要便指出,安全可靠已成為建設DC基礎設施的第一核心訴求。
其次,彈性敏捷是應對不確定性的關鍵。
彈性敏捷是十大趨勢報告中呈現出的第二個核心原則。在芯片迭代加速和AI正面臨圈地激烈競爭環境下,企業要贏在起跑線,數據中心建設速度快、交付快,基礎設施構建應對不確定性的架構,尤為關鍵。
十大趨勢報告中指出,采用模塊化架構和子系統預制化能夠實現按需部署和快速交付,靈活適應未來業務的演進。以中國蕪湖數據中心為例,采用模塊化架構,實現3個月快速交付。實現了核心子系統按需部署和彈性擴容,靈活適應未來業務演進。
最后,綠色低碳是破解電力獲取難和高能耗難題的關鍵。
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大是一個嚴峻挑戰,這導致了成本的高昂。推動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有著巨大的經濟收益,例如對于一個500MW的數據中心來說,PUE降低0.1,每年就能節省超過2億的電費。
通過液冷技術、供電高效化以及算電協同優化,數據中心可以實現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運營成本。例如供電系統的UPS采用S-ECO模式,實現99.1%超高效率和全模式間0ms切換,讓數據中心更節能、更有效率。
總體來說,安全可靠、彈性敏捷、綠色低碳三個原則指明了通用算力向AI算力過渡中,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的演進之路與趨勢。
華為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能源領域總裁堯權
面對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的新機遇,華為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能源領域總裁堯權在演講中表示:華為數據中心能源將圍繞“安全可靠、彈性敏捷、綠色低碳”三大核心建設原則,聯合伙伴發布面向智算時代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華為將與伙伴們一起,攜手共創,持續創新,共贏AI智算時代。
▌拒絕單打獨斗,在一起才能贏未來
華為數字能源與伙伴一起筑牢AI時代算力基石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逐步深化,能源行業的轉型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據估計,2025 年,能源IT行業規模將達到1152億元,全球能源數字化市場規模將達到640億元。
與此同時,數字能源行業細分的場景有很多,市場也很廣闊,面向諸多有差異性的場景需求,華為數字能源是如何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的呢?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能源拓展部部長石憶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能源拓展部部長石憶在演講中指出,智算中心的建設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主引擎,面對智能算力需求激增帶來的數據中心產業機遇,華為將持續深化“網格化伙伴體系”,以「提升伙伴盈利、伙伴能力、執行效率」三位一體戰略全面升級合作生態,共同開拓智能算力基礎設施萬億市場,實現從技術突破到商業成功的全鏈條價值共贏。
長期以來,華為數字能源一直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與伙伴攜手,共同為客戶創造價值,更多的是提供技術,讓更多伙伴加入進來,一起“做大蛋糕”,同時也要讓伙伴有成長、有盈利,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合作伙伴發展部部長杜鵬
那么華為如何攜手伙伴實現價值共贏的呢?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合作伙伴發展部部長杜鵬表示:要“深化伙伴協同機制建設”,以誠信為基礎,以利益為紐帶,以規則為保障深化伙伴關系。通過落實客戶保護、區域保護、項目保護三大核心保護,重點提升伙伴盈利、伙伴能力、執行效率及協同執行能力。
華為創新推行的網格化伙伴執行體系模式已實現多方共贏。
作為合作伙伴代表,神州數碼信息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與華為緊密合作,發揮各自優勢,致力于為能源行業客戶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在能源行業的眾多場景中,雙方的合作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
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在數據中心能源領域的合作,協同和使能更多合作伙伴,為客戶提供從規劃、建設、維護、優化到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為全球能源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長虹佳華作為華為數據中心能源的總經銷商,在分享中也提到,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發揮平臺能力,深耕商業市場,助力廣大合作伙伴商業成功,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網格化生態合作體系。
如今,AI浪潮已不可阻擋,而數據中心作為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底座和發動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華為將聯合伙伴,幫助客戶構筑安全可靠、彈性敏捷和綠色低碳的數據中心,筑牢AI新時代的算力基石,為數字世界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并且,華為數字能源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了不錯的實踐成果。例如,博大數據深圳前海智算中心項目采用華為電力模塊3.0解決方案,打造了全鏈融合、工程預制化、AI高效管理的供配電系統,助力數據中心極簡、綠色、智能、安全地運營;華為為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打造的綠色智能的模塊化數據中心幫助客戶入選了綠色低碳公共機構;華為為江西銀行打造綠色、低碳數據中心,被授予“零碳數據中心”標準試點。
▌總結:
AI時代的到來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的一次全面考驗。面對電力供應、安全性和不確定性的挑戰,數據中心需要在安全可靠、彈性敏捷和綠色低碳三個方面不斷進化。
華為數字能源將持續聚焦根技術創新,打造有競爭力產品,構建高質量產業環境,攜手客戶及伙伴共贏低碳未來!只有這樣,才能在AI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數字世界的穩定運行提供堅實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