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發燒友群體中,“科HI”用戶占有不小的比例,而且眾所周知的是,拓品這無疑是科HI界的首席品牌,而追求高指標性能的用戶往往對于Delta-Sigma芯片的解碼器有比較嚴苛的要求,但對R2R卻相對寬容,因為似乎在大家的印象里,R2R的“好聽”是一個基礎概念,指標錦上添花、但不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對于DS芯片而言,低指標即是原罪。在這看似不成邏輯的觀念背后,也反映了大家對R2R的認知現狀——這是一個“國民度”很好的解碼架構,尤其是放在拓品的產品體系里,可以說Centaurus半人馬座是一個具備空前吸引力的型號,而且是一臺可以讓你“不折騰”的機器。
在展會上聽到的半人馬座搭配了拓品自家的A70Pro耳放,在驅動HD800S時除了耳放部分給到了很足的推力外,音色部分我的評價是“甚至可以聽聽口水歌”,這個對于HD800S的驅動表現來說其實已經是很高的褒獎,而功勞自然是來自于半人馬座這臺解碼器。半人馬座可以說和D90III Discrete是拓品家的“平行旗艦”,但作為欣賞音樂的用途來說,我自然是更加推薦半人馬座,它的音色、耳放的適配度、折騰起來的難度是比D90II小得多的,雖然我認為素質上限明顯是D90III Discrete更高,但不同的折騰玩法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下文我們接著聊。
拓品家族的產品,體積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點,之前也拿他們的A90D在桌面上用了很久的時間,這臺半人馬座也是一個典型的“桌面友好型”機器,各位如果買了前陣子的ddHiFi桌面支架的話,在架子下面擺上一臺半人馬座、一臺A90D可以說毫無違和感,而且外形設計也開始有了一點家族風格,會給人一種專業監聽線品牌的形象感受。
背面布局一目了然,一組XLR、一組RCA,數字輸入口非常齊全,USB、I2S、AES、光纖、同軸,尤其是在這么小的機身內能標配AES可以說相當好評了,藍牙輸入的規格也支持到LDAC和aptX Adaptive編碼。trigger的接口對于玩疊疊樂的用戶來說是比較實用的,用3.5對錄線連接兩臺機器,可以一臺遙控器直接聯動開關機。之前寫A90D的時候吐槽過拓品的機器對于一些發燒級電源線不太友好,一些比較大插尾容易擋開關,半人馬座也還是有這個問題,但我這次并不會太過討厭這個點,一來它的背面確實已經用到極限了,而且半人馬座我試下來,換電源線、包括數字類線材的折騰潛力并不大,不論是聲音動態、還是結像、信息量等方面,各種搭配下的聲音都比較穩定,屬于下限很高、但是上限不如D90 III Discrete,所以對于不想折騰電源、線材的用戶來說,半人馬座要比D90II這類機器省心的多,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花在折騰后端的耳放或者音源上。
操作方面,機身正面給到的按鈕比較有限,我建議還是搭配官方附贈的遙控器使用,對于各種功能和輸入/輸出的切換比較直觀,邏輯也相當簡單,比如最典型的圓形按鍵,左右切換輸入源、上下切換輸出增益,沒有任何上手成本,如果你在機身內調節了PEQ方案的話,獨立的FIR按鈕就可以直接切換你設置好的預設。半人馬座本身并沒有搭載模擬型的前級音量調節功能,但是可以直接通過調節DAC的輸出電平來調整音量,雖然這種“前級”方式對音質有損,但這個功能的加入我舉雙手贊成,對于接駁音箱但是不想單獨購買前級的用戶來說是比較省心的。
核心的解碼部分,半人馬座采用了正反面各4組電阻陣列網絡,總共8組,正面4組專為DSD解碼設計,稱之為“矢量步進電阻網絡”,而另外4組負責PCM解碼,構建經典的R2R結構,還有CPLD處理時鐘信號并對數字信號進行大幅度優化。作為一臺R2R的機器,半人馬座的指標是非常夸張的,130dB的動態范圍指標在行業里一騎絕塵,信納比也達到了夸張的111dB,所以半人馬座作為目前R2R解碼器金字塔尖的性能,聲音素質自然是非常有保證的,但對于拓品而言,卻只是“基操”,而真正讓我欣慰的,還是聲音部分。
機器最先到家的時候,我用一組XLR輸出給了我的鈺龍PA1前級耳放唱放一體機,再用一組RCA接到了我的Allnic HPA-5000XL上,前者是我的桌面無源音箱多媒體系統的中樞,后者是我用來聽手頭高端大耳的機器,一石一膽,但我聽下來發現,半人馬座那種R2R特有的潤澤、以及一定的聲音粘滯感是非常明顯的,絕非你想像中的那種科HI聲、或者所謂“真水無香”的監聽聲,甚至可以說半人馬座是一臺調味挺重的機器,但調味的點不在于聲音的染色、而是聲音的速度感、粘滯感、寬松度、結像厚度等多方面帶來的。首先最典型的就是,半人馬座的中頻結像要比D90 III Discrete之類的機器豐滿很多、人聲的口型也更大,但是細節非常豐富,這一點在音箱系統上尤為明顯,因為我平時的主力解碼是YBA Genesis S2這種比較有韻味的機型,前級PA1是中性偏暖,所以我在后級的部分選擇了一臺D類放大器,當半人馬座介入這套系統以后,我的音箱呈現出了一種人聲豐滿、氣息突出、中頻的存在感略強的特質,聲場的邊緣要更清晰了一些,這里除了和YBA的素質差距之外,其實單聽流行人聲來說,整套系統的降級幅度并不多,主要縮減的是聲場規模和結像清晰度,不是重度古典愛好者的話,半人馬座的表現已經相當優秀。
在耳機系統里,半人馬座的聲場并非劣勢,不論是接在HPA-5000XL上還是自家的A90D上,它的聲場規模都是比較規整、尤其是縱深保留的不錯,并沒有因為人聲部分的厚度而影響聲音的規模度與立體感,這一點在很多偏韻味型的解碼上并不多見。而在素質層面,半人馬座的透明度、信息量是準萬元級的水準,和更高階的產品相比,可能是出于模擬電路規模的差異,它的低頻落地感與大動態是相對孱弱的一環,這一點我前文也提過了,即便是給它上到比較好的電源環境和線材也都不太容易像D90III Discrete那樣“榨”出更多的潛力。不過和D90III Discrete相比,半人馬座哪怕是給到一條打印機的USB線也能夠出好聲,結像有厚度、圓潤、能量感非常平順,高頻沒有什么火氣、線條感不生硬,人聲更是比較寬松耐聽的那種路子。雖然展會上我沒有聽出OS/NOS的太大區別,但是在我家中的系統下,我推薦大家開啟OS模式、并且一定要把ASIO驅動(拓品官網在國內的訪問速度較慢,下載不了的話建議找客服要)給打上,不僅完全不會犧牲半人馬座的寬松度,還能夠有效把結像的表現給提升一大截。在搭配建議上,我不建議半人馬座接一些比較傳統風格的膽機,和自家的耳放其實都是比較匹配的,而如果是像高登GA10、或者凱音HA300系列的那種硬朗型、或者所謂的“膽機石聲”的機器倒也沒什么問題,總體思路還是,后端的東西盡可能走“素質路線”,可以最大化發揮半人馬座的性能與味道優勢。
售價5K出頭的半人馬座,貌似又是一臺非常典型的“錯位競爭”的例子,極致的機身指標、以及符合大家刻板印象中R2R應有的韻味,雖然底子還是拓品家一貫的那種中性透明,但你還真在拓品家別的機器里找不到如此寬松潤澤、適合聽人聲、且古典的“絲滑感”要大于“力道感”的機器,所以,這不僅是一臺同價位值得種草的解碼器、也是拓品家但凡帶解碼的機器里,我認為單純在“悅耳”程度上最佳的產品。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