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公攤面積”可能要成為歷史了!
想象一下你買了套100平米的房子,結果實際能住的地方只有70平米,剩下的30平米都貢獻給了電梯間、走廊這些公共區域,是不是覺得有點兒憋屈?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讓無數購房者頭疼的問題——公攤面積取消后,已購房者到底能撈到什么好處?
01
說起公攤面積這可真是個老話題了。
它起源于香港,當年香港房子緊張,開發商為了多賣點面積,就想出了這么個辦法,把樓道、電梯這些公共地方也算進房屋面積里。
后來這個做法就傳到了內地,一直沿用到現在。
可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
有些開發商不厚道,公攤面積算得模模糊糊,甚至夸大公用面積,壓低套內面積,讓消費者吃了不少啞巴虧。
就拿我身邊一個朋友來說吧,他前幾年買了套房子,合同上寫的是100平米,結果交房的時候一量實際使用面積才70多平米,公攤面積占了快30%!
他當時就懵了,感覺自己被坑了。
這種情況我相信很多購房者都遇到過,對吧?
02
不過現在好消息來了!
住建部最近發話了,說要取消公攤面積,以后住宅得按套內使用面積來交易。
這消息一出立馬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大家紛紛議論,這公攤面積取消了我們已買房的人該怎么辦呢?
別急咱們慢慢聊。
首先咱們得搞清楚這個政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實住建部提出取消公攤面積,主要就是為了讓房屋交易更加透明、公平。
你想以后買房就按套內使用面積來算,多少錢一平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擔心被開發商那些花里胡哨的公攤面積給忽悠了。
03
那取消公攤面積后,我們已購房者能撈到什么好處呢?
別急我這就給你們一一盤點。
直接賠償?
這個嘛,說實話可能性不太大。
畢竟購房合同都已經簽了,法律上是有約束力的。
但是咱們也別灰心,取消公攤面積對我們還是有不少間接好處的。
比如說物業費吧。
以前物業費都是按建筑面積來收的,里面就包括了公攤面積。
可實際上那些公共區域我們平時也用不著多少,為啥還要為它們買單呢?
現在好了,取消公攤面積后物業費肯定得按套內面積來收了。
這樣一來我們每個月就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
還有供暖費也是個大頭。
以前供暖費也是按建筑面積來收的,里面同樣包括了公攤面積。
冬天的時候我們那些公攤區域又不怎么暖和,為啥還要為它們交供暖費呢?
現在取消了公攤面積,供暖費肯定也得按套內面積來收了。
這樣一來我們又能省下一筆錢了!
04
當然也有人擔心取消公攤面積后房屋售價會不會提高呢?
這個說實話確實有可能。
但是大家也別太擔心。
雖然售價提高了,但是消費更加透明了!
我們以后買房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到底買了多少平米的實際使用面積了,心里也更有底了。
而且取消公攤面積后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
那就是市場更加公平了!
以前開發商總喜歡在公攤面積上做手腳來坑我們購房者。
現在好了,取消了公攤面積他們就沒辦法再坑我們了!
我們以后買房的時候也就更加放心了!
05
那面對這個政策變化我們購房者該怎么做呢?
首先得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及時了解最新信息。
然后要了解自己的權益和義務,這樣在政策變化的時候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如果你想買二手房的話,那就得謹慎選擇了挑個公攤比例合理的小區,這樣以后住起來也舒心多了!
對于這個取消公攤面積的政策,專家們也是看法不一。
有的專家認為這是個好政策,能讓樓市更加透明、公平;也有的專家擔心這會對開發商造成一定的沖擊,影響樓市的穩定發展。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個政策對我們購房者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06
展望未來取消公攤面積后樓市肯定會迎來一番新的景象!
購房者買房更加放心了,開發商也得更加規范自己的行為了。
雖然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和機遇,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讓樓市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下去!
到時候咱們每個人都能買到心儀的房子、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