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年「新經銷」撰寫了很多文章,給到經銷商一些轉型的指引,比如做區域的供應鏈,或者針對商超做品類的運營服務。
有經銷商問,現在做電商是否可行?
根據過往的調研,經銷商做電商的狀況都不是很理想。一方面電商本身早已過了紅利期,相比線下其內卷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另一方面線上和線下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生意,經銷商在人才和能力上并不匹配。
不過最近「新經銷」了解到,年輕用戶為主的電商平臺得物,正在以令人咂舌的增長數字吸引經銷商的加入:
巧克力商家入駐3個月,單月GMV過千萬;有乳飲商家,入駐5個月,沖到行業TOP1; 有碳酸飲料商家,日均銷量就能破萬單…
近日得物更是宣布,自2025年起全面實施商家費率下調政策:鞋服箱包、美妝個護、運動戶外、母嬰寵物、3C數碼、食品飲料、潮玩家居等30余核心類目費率顯著下降,最高降幅達16% 。
獲得這個消息后,「新經銷」第一時間為你解讀:在電商這個紅海市場,得物靠什么脫穎而出?哪類經銷商必須抓住這個難得的“跨界”增量機會?
商品與需求高效匹配
90%免費流量讓商家快速起量賣爆
傳統經銷商的市場在線下,“跨界”去做電商無非是想找到增量的機會。但現在各大平臺的真實情況是,商家不投流沒銷售,投了流沒利潤。
得物作為電商新勢力,卻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商家涌入。
某經銷商反饋,他在得物做了一款叫美可卓的奶粉,只有3個單品,但是通過組合,形成了50-60個SKU,剛做兩三個月,月均基本就穩定在20萬,一年銷售200多萬。
事實上,像這樣快速起量賣爆的案例在得物比比皆是。比如,可口可樂入駐得物3個月,就躍升飲料類目TOP1,累計銷售額破千萬;伊利優酸乳與線條小狗聯名打造禮盒,上線3天迅速售空,成交單量破萬單。
在市場極度內卷的當下,得物的數據為何如此亮眼?
跟這位經銷商老板交流后我們發現,得物90%以上的流量來源于自然分發,商品和內容優質的表現即可獲得平臺的流量傾斜。
在這個令人驚訝的數字背后,我們發現,得物與以往的電商生意有所不同,它真正經營的是商品和顧客,而不是純貨架。
以往經營電商的貨架邏輯是,誰出得起費用,誰就能獲得曝光和點擊,實際上它是把流量當作資源賣給商家。得物是優質流量是給熱銷商品、符合用戶需求的商品來共享的。只要商家有好商品、價格合理,就能享受90%免費優質的自然流。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經營邏輯下,得物已形成需求與供給正向反饋的增長飛輪。
據統計,得物用戶數現已超5億,其中9成用戶都是90后,在95后用戶中滲透率占70%,男女比例近1:1,覆蓋1-5線城市中最具消費力的一批優質群體。
這類消費群體追求個性化、高顏值、有情緒價值的商品,對品質要求更高,對價格不那么敏感,屬于金字塔尖人群。
同時,得物大力推動商家去深耕高潛力的細分賽道,經營禮贈、健康、稀缺的創新品類。比如,禮贈類食品(如進口零食、IP聯名商品、網紅食品)、輕食與代餐(如黑咖啡、減脂零食、肉類零食、糕點)、時令特色商品(如青團、粽子、春茶、飲料等節日禮盒)等。
聚集最具消費力的優質用戶群體,供給差異化的創新品類,商家不用卷價格、買流量也可以快速起量賣爆,得物也因此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費率最高下降16%,商家成本立省78%
想盡辦法讓商家賺錢
當然,對于商家來說,起量賣爆并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要賺錢。
根據我們與經銷商群體的交流,很多人有過經營電商的經驗,但最終還是放棄,主要原因是——有銷量沒利潤。
之所以如此,還是成本太高,買流量的費用、團隊的運營成本、平臺的扣點等等?!笆琴u了不少,但多數時候是賠本賺吆喝!”有經銷商直言。
得物平臺在這方面有什么不同?除了前文提到流量成本低,根據我們的了解,得物在幫助商家降低成本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運營方面,得物提供“半托管模式”服務。
其他平臺,商家要組建至少6-8人的專業運營團隊。在得物0電商經驗也能干,2-3人團隊就能起步。
據某入駐得物的經銷商反饋,他們只有兩人負責得物平臺的經營,店鋪上架的SKU有500多個,經過半年時間就達到了月賺百萬的經營業績。
在想辦法讓商家賺錢方面,得物可以說是不遺余力。
得物近日宣布,自2025年起全面實施商家費率下調政策:鞋服箱包、美妝個護、運動戶外、母嬰寵物、3C數碼、食品飲料、潮玩家居等30余核心類目費率顯著下降,最高降幅達16%。
其中,食品類目比如乳制品(常溫/低溫)、飲料、西式糕點等下調幅度較大,費率政策頒布后,某商家算賬發現自己成本最高省了78%。
降費率的同時,得物還首創“一口價封頂”,即無論商品價格多高,單筆訂單服務費不超過類目設定上限,比如5000元的貴婦面霜,最高收199元。
除了費率減免,平臺還推出了的“營銷返現”的政策。商家可使用“商業化推廣工具”投入營銷費用,可按比例獲得現金返利,投多少返多少,如投3%返3%,讓商家免費獲得更多推廣流量,流量成本直降3-4%。
要銷量更要利潤,這是商家最基本的經營原則。但商家不賺錢,最后都是給平臺打工,這也是眾多平臺的現狀。
得物這些政策的推出,給了商家實實在在的支持——有商家周銷直接破萬單,訂單飆升300%。同時商家的信心受到極大的鼓舞,有商家表示:“在費率下降后,我們真的拿到更多利潤,也敢把更多預算投入到新品研發、營銷活動上?!?/p>
GMV連續數月3位數同比增長
食品飲料、個護家清需求猛增
在整個市場進入存量、傳統電商已是紅海博弈的階段,得物的崛起帶來的絕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結構性紅利機會。
紅利的本質,是階段性的供需失衡——需求猛增,但供給卻有巨大缺口。問題是,這樣的紅利還能持續多久?現在入駐是否還來得及?
對此我們跟某食品經銷商進行了交流,他2022年就敏銳洞察到了得物的機會,并拿下某品牌在得物的代理權。
“得物食品是新興類目,雖然競爭也較為激烈,但下場的大玩家還比較少,像我們這種新銳品牌和初創企業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未來兩到三年內這種情況估計不會改變。”他說到。
他的觀點得到了數據的支持。
2024年得物平臺食品用戶50.2%購買過“輕食代餐類”商品,這個類目的商品數同比增長157%,GMV同比增長287%。
2024年得物平臺“1+1”禮盒大促銷量是平銷期的16倍,IP禮盒大促爆發3.6倍,二包禮盒大促銷量爆發3.5倍,原廠禮盒大促爆發近2倍。
在這些增長數據的推動下,2025年得物正在加大高潛力細分賽道和高附加值創新品類的招商,包括輕食代餐、IP聯名、網紅零食飲料、新奇產品,以及時令食品、情緒和禮贈類產品等。
對此,食品飲料品類經銷商一定要積極關注。
除此之外,「新經銷」注意到,得物平臺家清個護品類的增長也異常迅猛!
比如,藍月亮去年3月在得物的銷售額對比2月增長1000%,在運營團隊只有1人的情況下,做出了上百萬元的月規模GMV,而且GMV 連續數月保持三位數同比增長。
當下,個人護理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得物平臺上這類產品需求也在猛增,品類增速65%以上,訂單增速達133%。
不僅如此,隨著夏天的來臨,年輕人對夏季品類消費需求增長迅速,比如,防曬應季品類,當前增速超100%;醫療保健類目(美瞳、隱形眼鏡等)增速超180%。還有頭部護理、口腔護理、身體護理類的洗發水、牙膏、染發劑等。
以上這些品類的商品供給缺口大、競爭小,入駐得物可快速冷啟動,有該類貨盤的經銷商可以行動起來。
「新經銷」認為,得物的崛起是顛覆性的。以前的電商生意靠把流量賣給商家來賺錢,而得物聚集年輕顧客的需求,推動優質供給與需求的高效匹配,是真正在經營“商品和顧客”。
在整體市場進入存量博弈的時候,得物為行業帶來的是極為稀缺的結構性紅利機會。不僅如此,得物推出的各項政策,比如0保證金入駐、百億流量補貼、新品定向流量扶持等政策,極大降低入駐和運營的門檻,讓商家賣爆量的同時也更容易賺到錢。
可以預見,2025年得物平臺會迎來一個更大的爆發期。有相應的優質貨盤,積極尋求增長機會和利潤保障的經銷商朋友,可以快速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得物平臺的優惠政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