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道
編輯:英智
【新智元導讀】亞馬遜倉庫迎來第100萬個機器人!從機械臂到AI驅動的Vulcan,機器人如何讓物流效率飆升25%?機器人與人類并肩作戰,倉庫中科幻大片正在上演。
亞馬遜最近又創下一個新紀錄:第100萬個機器人上崗!
經過13年在倉庫中部署機器人的努力,亞馬遜機器人數量快要和「人手」平分秋色了。
這家科技巨頭宣布,其全球倉庫現已部署了第100萬個機器人,最新一個剛被送到了日本的亞馬遜物流中心。
走進亞馬遜的倉庫,你會看到機械臂麻利地從貨架上抓商品,輪式小機器人滿地跑,運送貨物去打包。
其他區域還有自動分揀系統忙著整理商品,機器人則幫忙打包,準備發貨。
現在,亞馬遜全球75%的配送任務都有機器人參與。
AI自動化不僅讓效率蹭蹭上漲,還減輕了倉庫高員工流失的壓力。
除了機器人軍團,亞馬遜還推出了一款名為DeepFleet的生成式AI模型,用于優化倉庫機器人的路徑規劃。
DeepFleet能將機器人運行效率提升10%,讓物流操作更加高效。
這是用亞馬遜的SageMaker云平臺打造的,靠自家的倉庫和庫存數據「喂」出來的。
新型倉庫機器人Vulcan
100萬個機器人不僅是數量的突破,亞馬遜的機器人軍團,最近幾年突飛猛進。
今年5月,他們推出了新款機器人Vulcan,雙臂操作超靈活:一條手臂整理貨架,另一條帶攝像頭和吸盤,能精準抓東西。
最牛的是,Vulcan具有「觸覺」功能,能感知所抓物品的特性,從不同貨架上精準取貨。
Vulcan通過大量的物理數據訓練,包括力和觸感反饋,已經能處理亞馬遜75%的庫存商品。
而且,它還能越用越聰明!
這款機器人已經在華盛頓州的Spokane和德國Hamburg上崗,處理了超過50萬個訂單,效率驚人。
雖然有人批評他們投資機器人是為了取代人類工人,但亞馬遜堅稱并非如此。
他們表示,Vulcan這樣的機器人只是為了讓倉庫工作更安全。
亞馬遜已經培訓了全球70多萬名員工去做更高薪的崗位,和機器人協同工作。
Neisha Cruz在康涅狄格州亞馬遜倉庫干了五年揀貨工,原以為會累死累活、走斷腿。
后來,她學會了管理機器人系統,在亞利桑那州的辦公室盯著電腦,確保全美亞馬遜倉庫的機器人正常運轉。
她的工資比剛入職時翻了2.5倍!
亞馬遜機器人高級科學家Yesh Dattatreya表示:「自動化帶來了全新崗位,像機器人維修員。」
他在亞馬遜灣區創新實驗室帶團隊研發更智能的AI機器人,讓未來的機器人能聽從語音指令,比如去卸個貨車。
對一些員工來說,自動化意味著告別搬重物、拉貨、分揀這些重復的體力活,轉型去做管理機器的活。
最近,亞馬遜還讓機器人跟訂單處理系統無縫對接,機器人和員工的配合更順暢了。
比如,分揀系統把商品送到員工面前,員工挑出訂單需要的貨;另一臺機器人則在員工監督下,抓取貨架深處不好拿的商品。
亞馬遜機器人CTO Tye Brady表示,公司還是需要很多員工,機器人是為了讓大家干活更輕松,不是要炒魷魚。
但倉庫人力資源中心的Sheheryar Kaoosji主任有點擔心。
他認為機器人目前對小型倉庫影響不大,但在大型物流中心,亞馬遜的長遠目標可能是大幅減員。
機器人也在悄悄「搶工作」
機器人也在悄悄搶一些崗位,亞馬遜的招聘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目前公司全球有156萬員工,大部分在倉庫工作。
《華爾街日報》發現,去年亞馬遜每個倉庫平均只有670名員工,是過去16年最低的。
從2015年起,每名員工每年自己配送的包裹數從175個漲到3870個,效率提升不要太明顯!
員工與包裹趨勢
左圖:每個倉庫的員工數量逐年下滑。右圖:每人處理的包裹數量年年攀升。
亞馬遜發言人表示,一些為當日達設計的新倉庫員工更少,送貨更快。
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最近透露,倉庫里還引入了AI,優化庫存擺放、預測需求、提升機器人效率。
去年10月,亞馬遜還公布了「下一代物流中心」計劃。
新中心的機器人數量是現在的10倍!
首個人類與機器人協同作業的中心已經在路易斯安那州Shreveport(靠近德州邊界)開張了。
在Shreveport,機械臂讓生產效率飆升
Shreveport 300萬平方英尺的超級倉庫,亞馬遜的自動化技術秀得飛起。
70多臺機械臂忙著分揀、堆疊、整理數百萬件商品。
機器人還負責把包裹車送到卡車裝貨區、打包客戶訂單的紙袋、把商品送到打包點。
這個倉庫的商品流轉速度比其他地方快25%!
Keshia Jenkins在Shreveport中心排查移動機器人故障
2012年,亞馬遜花7.75億美元買下Kiva Systems,此后公司持續推動機器人技術在倉儲物流中的應用。
一開始,機器人干的是搬運大堆未打包商品這種體力活,人類干起來費勁。
后來,機器人開始接手更復雜的任務,像打包、分揀、搬重物。
機器人咨詢公司Interact Analysis的經理Rueben Scriven表示:「亞馬遜離機器人全面整合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制造商Agility Robotics表示,亞馬遜還在測試一款人形機器人,有腿有手臂還有頭,已經試著做回收容器的工作。
目前,這款機器人還在研發階段。
作為美國第二大私營雇主,亞馬遜的自動化趨勢就像風向標,影響著全美的勞動力市場。
它的「機器人大軍」表明,技術進步正在加速,改變工廠作業模式,也在重塑就業市場。
亞馬遜大裁員2.7萬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在接受CNBC主持人采訪時表示:「AI將深刻改變亞馬遜的勞動力結構,常規工作會被自動化,在高科技領域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 Andy Jassy
他強調了生成式AI對公司運營的顛覆性與變革性影響。
正如每次重大科技變革,總有些崗位被技術「搶飯碗」。
他表示,AI已經員工從枯燥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工作變得更有意思,員工能專注于創新和高價值的任務。
比如,亞馬遜的AI現在已經能搞定寫代碼、數據分析和研究工作。
不過,Jassy也沒回避AI對員工人數的影響。
他坦白,生成式AI的普及會讓一些崗位人數越來越少。
他在內部郵件里寫道:「有些工作需要的人數會減少,但其他新類型的工作會需要更多人。具體影響尚不明朗,但未來幾年,隨著AI在公司大范圍應用,整體辦公人員規模可能會縮小。」
亞馬遜經歷了大規模裁員,在過去幾年裁掉了超過27,000個工作崗位。
Jassy將這一轉型視為機遇,鼓勵員工「對AI保持好奇,主動學習,參加培訓和研討會」,嘗試用AI工具提高效率,打造更精干的團隊。
他還提到,AI將在機器人技術、AI開發以及需要創造力和復雜決策的領域創造新崗位。
Jassy對CNBC表示:「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AI,是我們這一代最具變革性的技術。」
這話分量很重,畢竟我們已經經歷了互聯網時代。
參考資料:
https://techcrunch.com/2025/07/01/amazon-deploys-its-1-millionth-robot-releases-generative-ai-model/
https://techcrunch.com/2025/05/07/amazon-debuts-a-warehouse-robot-with-a-sense-of-touch/
https://www.wsj.com/tech/amazon-warehouse-robots-automation-942b814f?mod=tech_trendingnow_article_pos1
https://fortune.com/2025/07/01/amazon-ceo-andy-jassy-ai-fewer-job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