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四月的第一縷晨光,悄然迎來了這個被笑聲與戲謔裝點的日子——愚人節。
其實“愚人”并不愚。就像今天,人們用謊言編織歡樂,而真正的覺醒者卻在笑聲中看見真相:當你執著于分辨真假時,早已錯過了存在的本質。
這世間最深的智慧,總藏在最笨拙的“愚”里。智者們以一種超脫世俗的智慧,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他們不斤斤計較,待人善良厚道,于紛擾塵世中,堅守內心的那份純真與豁達。
十四世紀日本禪師愚堂曾說:“大愚中有大智,如污泥中生蓮花。”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時,天空并沒有落下證書,只有一片早春的櫻花,輕輕停在他微笑的唇邊。
這個愚人節,愿我們在名人的智言中摘下“聰明”的面具,讓存在本身成為最動人的覺醒宣言。今天,你可以是任何人,盡情歡樂,愚樂無極限。
漫游家,心隨自然
1
/11
面對愚昧,神們自己也緘口不言。
【德】席勒《圣女貞德》
2
/11
謊言是真理的影子。沒有影子,真理也顯得單調。
【法】拉伯雷《巨人傳》
3
/11
當愚人來找你商量事體,你別費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中】木心《素履之往》
4
/11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希奇,聰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為他用全副的本領證明他自己的愚笨。
【英】莎士比亞《愛的徒勞》
5
/11
海鸚,你不要被偶然的沉寂所欺騙,鳥兒默不作聲,并不說明它們不在各個鳥巢相會,風平浪靜掩蓋著暴風驟雨,而不是相反,人們的陰謀活動亦然,海鸚,閉口不談陰謀并不證明陰謀不存在,懂了嗎。
【葡萄牙】若澤·薩拉馬戈《復明癥漫記》
6
/11
愚蠢是有人情味的。很多聰明的人并不聰慧,因此到頭來他們根本不聰明。他們只是因為害怕毫無意義的庸俗而變得沒有人情味。
【奧地利】古斯塔夫·雅諾施記述《卡夫卡談話錄》
7
/11
在這個老年人看不慣年輕人,年輕人看不慣老年人,相互不能容忍已經達到極點的時代,老年人的一切活動便是為了收集論據,準備有朝一日數落這些年輕人,而年輕人則窺測時機,要證明老年人愚昧無知。
【意大利】卡爾維諾《帕洛馬爾》
8
/11
但是,荒謬的事物同樣令人贊嘆。深夜被照亮的地平線,沙漠中給空蕩蕩的汽車旅館制冷的空調,白天的人造光,這些都具有某種既瘋狂又令人贊嘆的東西。富庶的文明那愚蠢的奢侈,它是不是像原始的黑夜中的獵人那樣害怕燈光熄滅呢?
【法】讓·波德里亞《美國》
9
/11
過去佐藤春夫曾經說過聾者看來像愚人,而盲人看來則像智者。
因為聾者想聽清楚別人說的話而皺起眉頭張開嘴巴睜大眼睛歪著脖子抬起頭來,好像有點癡呆的樣子,然而盲人則安靜端坐微微低頭,仿佛瞑目沉思般,因此總顯得像是在深思熟慮。
到底一般說來是否這樣,雖然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佛陀菩薩的眼睛,所謂以慈悲慧眼俯視眾生的慈眼總是半閉的,因此看慣之后也許我們就覺得比起張開的眼睛,閉上的眼睛更顯得慈悲感恩,有時甚至令人敬畏吧。
【日】谷崎潤一郎《春琴抄》
10
/11
無論他,還是她,都無法說清這種相互依賴究竟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還是習慣使然。他們從不曾為此問過自己,因為兩人都寧愿不知道答案。
她早就發覺了丈夫腳步的日益蹣跚,脾氣的反復無常,記憶中出現的裂痕,以及新近養成的在睡夢中抽泣的習慣,但她并沒有把這些當作他最終衰老的確鑿標志,而是視之為一次幸福的返老還童。
她把他當作一個老小孩,而非一個難以伺候的老人。這種自欺欺人對兩人來說或許都是一種上天的恩賜,因為這讓他們避免了互相同情。
【哥倫比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11
/11
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地躡步前進,直到最后一秒鐘的時間;我們所有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
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
【英】莎士比亞《麥克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